傍晚时分,在4米高的厂房里,两名工作人员站在需要更换的灯泡下,缓缓地将伸缩杆升到数米高,当方形灯筒套进灯泡后,快速把节能灯泡拧了下来。从卸灯泡到更换新灯泡,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迅速又安全。
以往,更换高处灯泡需要三人作业搭设脚手架进行,耗时至少半个小时,且高处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佛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发起的第二届百万职工岗位零事故创建行动中,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中转站电仪班班组人员自主研发了一款换灯“神器”,只需站在地面,就能快速更换高空的节能灯,大大降低了高处作业风险。
实干加巧思杜绝高空作业隐患
“有了这个小玩意,换灯泡又快又安全。”检修员陈伟进口中的“小玩意”,正是他所在的中转站电仪班全体班组人员自主研发的高空换灯“神器”。
以往,检修员更换较高位置的灯泡,一般都需要搭设脚手架,爬到高处,用手拆卸和安装灯泡,这样容易摔下,也容易遭遇触电的危险。去年,陈伟进和同事在一次检修活动中萌发了制造“站在地面就能换灯泡工具”这一想法。随着第二届百万职工岗位零事故创建行动的启动,电仪班10名检修员集思广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工具选材和图纸设计,经过一个月的实践,研发出了第一代工具。
最初的一代换灯工具由节能灯纸皮包装盒和PVC管组成,实用性并不强。二代工具在实用性和耐用性上有很大的提升,一支可伸长至7米的伸缩杆、用来隔绝电流的黑色绝缘胶套,以及定制的方形灯筒,操作起来方便且安全。
瀚蓝绿电中转站电仪班班组人员自主研发的换灯“神器”。
“将灯具套筒套入故障的节能灯,逆时针旋出,缩回伸缩杆,再用同样的方法装入新的节能灯。”陈伟进介绍,整个流程只需要一人作业,一人监护,5~10分钟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高处作业风险,作业现场安全系数得到了较大提高。
经过优化后的换灯工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不少同事称作是换灯“神器”。加配的伸缩杆不仅方便了检修工具车携带,其材质也更具稳定性,而不锈钢方形灯筒内嵌纸包装盒,能保护节能灯不受损坏,以及避免灯泡掉落砸伤人。
工作中创新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换灯工具的制作成本很低,但实用性很强,能为公司同事们制造便利的作业工具,电仪班班组人员都很自豪。”陈伟进说,如今换灯“神器”已在全公司推广使用,得到公司的肯定后,同事之间形成了更浓烈的创新氛围。
中转站技术检修部电仪工程师邹巍表示,得益于百万职工岗位零事故创建行动,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发了基层员工创新思维,身边同事们热衷于在工作中创新,平均一年有六七项小创作、小发明。
“技术改造的灵感来源于工作中的细节,能发现这些细节说明大家对安全生产越来越看重。”邹巍说,在政府部门和公司带领下,员工积极投入创新,发生安全事故后的紧急抢修量和加班量大幅下降。
据悉,在这次百万职工岗位零事故创建行动中,瀚蓝绿电共有3个班组得到公司授予的零事故班组荣誉。“创建行动将安全理念和土壤撒播到每个企业,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才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技术检修部经理助理韩孟贤表示,员工从以前的“要我安全”逐渐变成“我要安全”,最后变成“我会安全”,观念的转变带来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最终受益的也是员工。
原标题:自创高空换灯神器降低作业风险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创新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环境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唐格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