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托着调色板,一手持画笔蘸取颜料在墙壁上绘画。11月12日,站在杨和镇新清村村口房舍的白墙边,双手沾满颜料的90后墙绘师彭美琪正在聚精会神作画,勾勒框架、调试颜色、涂抹填充……经过一番创作,墙壁上的图案渐渐成形。
近年来,墙绘师将艺术融入生活,并将其绘上墙面,丰富了城乡景观。这种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新兴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在农村,手绘墙与乡村文化建设相融合,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拉近了艺术与村民的距离,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彭美琪是一名墙绘师,她希望通过墙绘,创造出更多富有生活感和美感的艺术作品,展示乡村的独特文化。
刻苦钻研
反复锤炼手艺
彭美琪的家乡在高明区杨和镇,四五岁时,彭美琪便很喜欢掏出彩色画笔在白墙上画画。母亲看到后,决定带她到绘画培训班接受专业培训。经过系统学习,彭美琪练就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后来,彭美琪遵从内心的热爱,踏上了美术特长生的道路,日夜学画、练画。“那是一段枯燥又有趣的日子。”彭美琪说。
彭美琪与丈夫一起创作墙绘。/受访者供图
在彭美琪的大学时光里,墙绘是一种时兴的艺术表达方式。彭美琪刚接触墙绘时便疯狂地爱上了它,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墙绘大师。彭美琪说,墙绘比较大,路人经过时往往能够一眼就看到。未来,墙绘甚至可能成为城市、乡村的文化标志之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当得知学院有前辈从事墙绘工作时,彭美琪厚着脸皮凑上前请求加入。最开始,她只能站在一旁打打下手,按照前辈定好的框架填充颜色。后来,因为看得多、问得多,彭美琪渐渐摸出了点墙绘的门道。离开校园后,彭美琪大胆决定与丈夫潘嘉明一起组队从事墙绘工作。
优秀的墙绘比例一定要恰到好处,其次,室外墙绘绘制结束后,往往还要注重墙面保护的方式,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全身心投入到墙绘事业中后,彭美琪遇到了不少难题。虽然常年四处奔波创作墙绘,但彭美琪依然会挤出时间与丈夫跑到工地,向装修师傅请教墙面处理的相关知识。
后来,彭美琪通过朋友圈、线上平台接单前往乡村创作墙绘,渐渐学会了木雕、灰雕、玻璃画的修补方法。在进行祠堂、乡村古物、古建筑雕塑修复的过程中,彭美琪不断翻阅图书,耐心寻找古物的制作方法与材料、古画的颜料质地和色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还原旧物原貌。在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的过程中,彭美琪逐渐掌握了多门技艺。
义务绘画
美化村容村貌
上个月,在丈夫的鼓励下,彭美琪加入了高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家亲”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文艺志愿者。童年时,彭美琪就渴望能够成为一名义工,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但由于培训课业繁重,她很难抽出时间参与志愿活动,只能通过捐钱、捐书、捐物献爱心。如今,彭美琪发挥墙绘技能,参与志愿服务,虽然绘制一幅墙画往往要花费数日,甚至半个月时间,但是彭美琪还是希望通过发挥自身的美术特长,为志愿服务、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彭美琪创作的墙绘。/受访者供图
杨和镇是彭美琪的家乡,但平日里,她时常往返于广州、禅城、南海等地创作墙绘,鲜有机会返回家乡。近日,彭美琪与丈夫接到了第一个志愿服务任务——为杨和镇新清村、大楠村绘制墙画。得知消息后,他们二话不说,马上答应下来。暗地里,彭美琪与丈夫还花了不少时间敲定墙绘图案,决心为新清村村容美化添上绚丽的一笔。
此前,彭美琪与丈夫曾负责高明区明城镇水镇村、云勇村的墙绘绘制工作,水镇村的“知青文化墙”有一部分就出自他们之手。一幅幅构思独特、色彩斑斓的绘墙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合影。
在云勇村,彭美琪绘制的墙绘主要突出和谐乡风的特点。彭美琪还记得,创作时正值冬日,寒风刺骨,为了不辜负村民们的期待,彭美琪坚持不带手套,以免影响绘画手感。长时间下来,她的双手冻得没有知觉,只能稍稍暂停手中的工作,将手焐热。双手刚刚恢复知觉,彭美琪又急着脱下手套作画赶工期,重复了多次后,才顺利完成作品的创作。当村中百岁老人伍尚亦称赞其墙绘为乡村增色添彩时,彭美琪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事实上,墙绘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创作者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性,能够忍受酷暑寒冬。最初,彭美琪的父母并不支持她投身墙绘行业,后来,彭美琪用她的坚持和作品赢得了父母的支持。在十年的探索中,彭美琪吃过不少苦,一次次挑战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热爱墙绘的心。如今,她还希望通过积极参与文艺志愿教学活动,传承墙绘技艺,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美术、了解墙绘、学会勇敢追寻心中最美的风景。
原标题:90后墙绘师、文艺志愿者彭美琪:
一画一风景乡村添色彩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谢文骏
制图|孔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