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青
文化是城市的命脉所在,城无文则不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全球范围的湾区经济看,文化是湾区经济“软实力”的最佳体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人文湾区”建设也驶上了快车道。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目前正致力于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在“人文湾区”建设机遇下,如何充分发挥佛山独特文化优势,构筑文化产业高地,赢取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红利?本期圆桌论坛邀请4位嘉宾就此展开探讨和观点分享。
打造岭南文化国际交流合作高地
重点围绕大湾区最具共性与代表性的岭南文化具体事项,创办一批文化交流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詹双晖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
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资源禀赋。讲好佛山故事,要以岭南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为主线,打造最具岭南风情的湾区历史文化空间,搭建国际交流合作与创新平台,凝聚湾区人文精神,推动“岭南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
一要打造最具岭南风情的湾区历史文化空间。佛山保留有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岭南历史风貌的古街、古镇、古村落,以及庙宇、会馆、戏台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形成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岭南历史文脉之所在。“十四五”时期,佛山要以历史文化空间整塑、活化为重心,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的微改造,深入挖掘隐藏在有形文化遗产里面的岭南历史故事、岭南文化艺术、岭南民俗风情、岭南文化品格等,并用现代人的审美视角、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方法将其转变为文化旅游网红产品,展现精致的岭南文化艺术、精美的岭南美食、精彩的岭南民俗,构建充满岭南文化风情的时尚化、IP化、体验化的湾区历史文化空间。
二要打造岭南文化国际交流合作高地。积极承担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所赋予的增进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高规格搭建以岭南文化为特色的国际一流的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岭南文化国际交流合作高地。建设一批、优化提升一批具湾区地标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重点围绕大湾区最具共性与代表性的岭南文化具体事项,创办一批文化交流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岭南文化展示、交流、创作、研究全链条的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加强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工作,深入挖掘佛山武术、陶艺、粤剧等传统文化,精彩呈现龙狮、彩灯、剪纸等岭南特色,向海内外华人讲好佛山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扩大岭南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三要构建浓厚岭南色彩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岭南文化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制造业优势,探索以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聚焦岭南文创、岭南文旅、岭南文化新业态,构建基于互联网生态的岭南文化现代创新发展平台,重点建设“海丝文化小镇”、大湾区数字娱乐创新中心、大湾区电竞文创中心、南方影视中心等,打造岭南文化创新创业高地,促进文化创新要素的集聚,构建浓厚岭南色彩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佛山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岭南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詹双晖
发展创意产业 为文化产业赋能
新兴文化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泛在性特点,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个性化创造,更多元化表达。
李丽华佛山市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
后工业化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可以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将步入转型与融合发展新阶段。
佛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良好条件:佛山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创意产业有厚实的资源基础;佛山制造业发达,产业文化空间广阔,文化创意产业有充足发展空间;佛山民风淳朴、开放包容,文化创意产业有宽松的人文环境;佛山政府管理高效快捷、公正透明,文化创意产业有强大管理保障。推动佛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着眼于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提升。
一是挖掘和活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创意的核心是内容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创意的产生过程就是故事驱动的过程。佛山传统文化资源丰厚,挖掘和活化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就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演绎它们的故事,如通过影视、演艺、文学作品、网络游戏、重构的文化空间等,用现代的日常的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古老的故事,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的隔阂,让传统文化介入、影响和渗透现代生活。如台北故宫的动漫电影《国宝总动员》,就是故事驱动的典范。
二是吸引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有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也有与制造业相关的工业设计和品牌运营等需求,创意人才需求也庞大。首先要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为创意人才发展提供创业环境。如英国的表演艺术行业繁荣,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剧院和博物馆,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全球创意人才蜂拥而至,使伦敦成为世界认可的“创意之都”。其次是颁布务实的人才培养政策,扩大创意人才基数。如英国曾发布《新经济下创意英国新人才战略报告》,提出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激发每个人的创意才能,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
三是认识和巧用文化技术。技术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如印刷术推动出版业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文化产业的萌芽。现在,文化技术已经发展到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时代。新兴文化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移动化和泛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文化创意产业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个性化创造,更多元化表达。如利用大数据平台记录、收集、整理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透露的消费偏好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依托数字化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做到精准营销。
四是塑造和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首先是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会带来新的想法、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类别的人群、新颖的价值理念和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这必然给当地文化带来新的变化,所有这些需要足够的宽容度才能一一落地。其次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投入成本和低复制成本的产业,这使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被“抄袭”的可能性;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是高风险产业,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和消费习惯的反复无常性让文化创意很容易失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获得更好发展。李丽华
发挥影视产业对文化发展的引擎效应
佛山发展文化产业,当下最有力的方式就是以影视产业为抓手、以本土文化为助手、以发达的制造业为帮手,实现对佛山文化产业的带动性发展。
贾毅 广东财经大学影视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文化产业既是塑造人文湾区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服务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载体性、传播性、传承性、经济性综合凸显。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巨大优势。
在文化产业的众多门类中,影视产业是具有传导性、主导性的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往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地域的人文、历史、美食、旅游景点等传向全世界,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塑造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佛山发展文化产业,当下最有力的方式就是以影视产业为抓手、以本土文化为助手、以发达的制造业为帮手,实现对佛山文化产业的带动性发展。
佛山已经吹响影视产业发展的号角,且势头迅猛。目前佛山正全力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将来有望成为国家级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在某种意义上,影视产业已成为佛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自南方影视中心落户以来,佛山影视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出台了一系列影视产业发展政策,近年来大量影视公司密集落户佛山。同时,佛山还与广东财经大学联合创立了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加强佛山影视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
佛山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且效果正在凸显。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影视产业同样如此。佛山是世界“功夫之城”“美食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丰富的本土特色文化是孕育影视产业的沃土,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借助影视产业传播、彰显其当代价值和魅力。佛山已经连续多年举办功夫电影周,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未来,佛山要充分利用功夫、醒狮、龙舟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塑造属于自己的影视名片,其中尤其需要做大做强功夫电影产业,并努力“走出去”。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带动力的产业,“引擎”效应显著。通过影视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四大领域多个产业的发展。一是文化旅游领域,如影视城、主题公园、酒店、音乐会、场景演出等,比如迪士尼就是这个领域的典型代表;二是内容衍生领域,如图书、音像、游戏等,比如《冰雪奇缘》电影原声的广泛传唱和音像制品的畅销等;三是产品制造领域,如服装、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可以说无所不能开发。比如前不久《哈利波特》再次上映,哈利波特的服饰、魔法棒等再次热卖;四是大型活动,如电影节、电影展、首映礼、路演活动等。通过打造影视产业,将带动佛山整个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制造业的发展,不但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也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的附加值。贾毅
深化文旅融合共建人文湾区
佛山应从大湾区整体格局出发,进行错位发展,将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注重“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并举。
杨丽东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副馆长
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佛山应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在“人文湾区”建设中擦亮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文旅产业发展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理、文化、语言、风俗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一直以来经济文化交流互动频繁,这为佛山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就目前来看,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已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都市休闲娱乐文化和游艺度假文化,佛山地处珠三角核心腹地,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和传承地,粤剧、陶塑、武术等文化繁荣兴盛,北帝诞、秋色巡游等民俗文化活动活跃;西樵山、皂幕山、西江、北江等山水文化资源丰富,在丰收节、油菜花节、濑粉节等节庆品牌基础上,“农业+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体验农耕文明成为潮流和趋势。
自然与人文交汇是佛山文旅资源特色所在。佛山应从大湾区整体格局出发,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竞争、强化资源互补,将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具体而言,应该以文旅融合为路径,注重“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并举。
就“以文塑旅”来说,一方面优秀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优质旅游产品,佛山在旅游品牌建设、产品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凸显自身文化优势,如具有千年历史的祖庙、享誉世界的顺德美食文化,本身就是旅游核心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规划中要突出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深挖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位,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
就“以旅彰文”而言,旅游行为本身就是人财物的互通和交流,以旅游为载体,有助于促进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产业化,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行为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实现文化的传播,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讲好佛山故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双赢。长远来看,通过文旅融合实现旅游资源内涵提升和升级转型,可有效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产业发展,实现真正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高明区、禅城区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佛山应以此为契机,从战略层面加强文旅融合的顶层规划、品牌打造、产品设计和宣传营销等。按照旅游行业特点和游客游览需求,充分整合统筹五区特色资源,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形成“一区一特色”发展格局,如禅城、南海的传统历史文化游,顺德美食游和工业游,三水、高明的农业游和山水游等,从而为人文湾区提供充足优质的文旅产品供给。也只有如此,“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才能落到实处、开花结果,进而推动湾区文化繁荣发展。杨丽东
原标题:圆桌论坛|构筑人文湾区的佛山文化产业高地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