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他的油画藏着三水人的百态人生

2020-11-29 15:41:34来源:佛山在线

简介

吴迪南

三水80后青年画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佛山市青年美协副主席、佛山市三水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木马画室创办人。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省级各类画展、大赛并获奖,其中作品《男人体》入选全国九大美院优秀作品巡展,《演讲家》获得广州美院王嘉廉油画奖学金铜奖,《一街旧铺》入选“全国首届油画写生大展”。

提起三水青年画家吴迪南,常常会出现这个关键词——写实主义。

法籍华裔著名画家司徒立曾说:“‘抹去-重画-再抹去-再重画’,去呈现‘痕迹叠痕迹的画面’和‘没完没了之感’,以体现画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意志。”这句话始终触动着吴迪南的神经,这与他的艺术追求存在着共鸣。

吴迪南身上佩戴的皮带已经用了好几年,他说:“从棕色褪成皮肤的颜色,这是我使用后留下的痕迹,这种痕迹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才会被欣赏。”这就是吴迪南,善于从事物的质感纹理中捕捉痕迹,关注现实题材,用笔触记录人情世故、带出趣味,他的作品极富情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追求自由之魂

摇滚音乐和美式咖啡是吴迪南治愈自己、逃离纷扰的生活方式,这两样东西简单干练,率性而为,吸引着同样追求自由灵魂的他。

十几年前,他认识了五条人乐队。在他的记忆中,在广州大学城的一个live house里,茂涛、仁科两名乐队成员就坐在楼梯上弹唱。“他们的音乐很小众,他们的模样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样貌,那种随性、自在的表演风格一直令我着迷。”

吴迪南说,艺术文化能够被多角度解读,才会丰富、多元、有趣。吴迪南看着自己创作的《食不言》系列油画作品,一一向记者介绍,“这是以‘我’的视角来感受生活,真实还原喝早茶的场景。有的人看出了一派祥和与温馨,有的人却品味到了落寞,不论对错,都是心境使然,毕竟人生积淀使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有所不同。”

吴迪南布面油画作品《小港湾》。

油画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将观赏者带入画家的艺术境界中,引起情感共鸣,反过来,观赏者根据生活经验的解读,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红酒、音乐与笑声是他办画展的必备元素。“我希望大家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这些画作,这样更容易打动观赏者的心灵。”

如今,吴迪南开始追求与真实生活接轨,作品中也流露出人文关怀。他不喜欢幻灭、虚无、空灵的感觉,更不喜欢一成不变,看上去没有期待、没有出路的事物。所以,他说自己特地住在一楼,因为比起俯瞰单一的风景,他更愿意落地,探索弯曲小路通向的未知事物。

吴迪南认为,“具象”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烙印。

他将油画作为宣泄与表达情感的媒介,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创作的激情。他说:“在画具体的对象时,要跳出对象的框架,服务于画面。比如你画一个水果时,要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的脸或其他意象,融入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作品才能显示出生机。”

以梦为马守初心

吴迪南将木马画室从广州迁回家乡三水,已经11个年头了。

2004年,刚进入广州美术学院的吴迪南创办了“木马画室”。2008年,他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了,开始为生计奔波。当时,他是最早一批在广州小洲艺术村画画的人之一。随着城市发展,那里有了很多艺考培训机构,为了满足日常创作和生活开支,吴迪南选择适应市场需求,开放木马画室,白天画画,晚上教艺考生。

一天忙忙碌碌,但收入依然难以维持在一线城市的生活。一年后,他独自回到家乡三水,并把木马画室带回了家乡,提供成人艺术教育、艺考生培训等服务,成为三水较早的一批艺考培训机构。

“大学以前我在广州老马画室学习,自己的画室沿用了‘马’字,以梦为马,代表着我的创作初心未改。”吴迪南说,他的作品不是为参展而生,而是充满情怀的产物。

吴迪南布面油画作品《食不言·打边炉》。

除了木马画室外,吴迪南还有自己的私人工作室。他常常邀朋友前来做客,他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执笔绘画,这里是他留给梦想的一片净土。

作为三水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迪南致力于发掘三水本地艺术人才,为年轻艺术家、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他的学生中,有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有回到画室教学的,还有很多学生反哺家乡,回报故土,在三水从事设计、电影、插画等工作。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有两名学生获得了“德国红点奖”。

吴迪南认为,窝在狭小的画室里天马行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感受泥土的质感,笔触才会有生命力。为了看到触动内心深处的风景,他经常走出画室,还和五个好友一起成立了“旅·涂”画会,到广西黄姚、贵州苗寨、广东赤坎等地进行风景写生,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

抚摸城市肌理

“你这批画,画的感觉不对。”这是大学三年级时,吴迪南去四川丹东县写生后,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反馈。不甘心的他,回到家乡再次作画,兜兜转转中,终于寻到打动人的趣味东西,突破了学画的瓶颈。

吴迪南是土生土长的三水人,自小在烟火气十足的西南旧街成长,他对三水最初的图象记忆是门神、遗照、挂历,他解释道:“这是我小时候能接触到的画面语言,这原始的视觉刺激,成为我最早期特有的视觉记忆。”

后来,他经历了老房拆迁,这种变故刻骨铭心,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更偏向于写实主义,尤其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实际上,他的一些作品还强调了油画的光感,倾向于灰暗色调,像取材于三水旧城区的系列画作,在看似杂乱的场景、物件中,也能察觉到光线与希望。画面虽然不是明亮、跳跃的,但是仔细品味,也会嗅到一丝丝人情味。

吴迪南布面油画作品《食不言·饮早茶》。

《一街旧铺》就是这个系列的一个代表作品,在2008年入选了中国油画写生大展。画面中,一排造型各异的老房子紧挨着,虽然大门紧闭,但仍可以看出不同人生活过的痕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浓缩了一个城市的繁荣与沧桑。他认为,一座城市,能让人有记忆点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它的味道。在三水老街里,老人身上散发的药酒味、烧煤球的烟味和木制品的发霉味,都能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他说:“我贪恋的,不只是家乡的风物,还有老街里的市井风情和烟火气息。”

去年,“写生中国”到三水举办活动,吴迪南也参加了,在大塘镇的江边画出了作品《小港湾》。当时,他迎着江风,看着江面上的水上人家,渔船上满是生活的痕迹,触发了他的创作冲动。

在吴迪南的创作中,人物画也有很重要的位置。至今他还保持着画速写的习惯,朋友、家人、模特、路人、景物都是他创作的对象。“我是从学习素描开始走向艺术之路的,相对于油画来说,速写只是一个手稿,一个瞬间的记录,一个试验性的尝试,但是能显示出画家的感悟和才情。”

扎根三水的吴迪南,正在努力摸索城市脉络,寻找自己与城市的关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从局部与细节发现个人,也能在一个特定情境里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我希望在三水留下自己的痕迹,留下有趣的作品,这个有趣不一定是快乐,更多指的是可以令人回味。”

吴迪南说:“如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所说,艺术从来不会像燕子那样成群出现,而是像陨石一样单独出现。”他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个性,观察和思考人和事物,“这两年走得慢一些,回归生活多一些。”

对话

慢下来,品味人生乐趣

记者:可以谈谈您的创作风格吗?

吴迪南:我没有想过自己的风格取向,但如果要给一个标签,那应该是人文情怀与现实主义。我之前的创作一般取材于我的生活场景,或是以身边的朋友、家人、模特为绘画对象。我的创作范围大多数仅限于我经历过的人和事,没有太多“虚构”的“理想”的呈现。

我的创作需要建立在我的观察与思考当中,也需要借助生活体验。从2012年开始创作的《食不言》系列作品,这些画面都是来自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食是大事,但在食的过程中会发生细微的变化,无论是同桌人的表情和动态,还是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都会传递出饭桌以外的信息。我觉得这样的情绪和气氛非常有意思,本身“食”是一个个人行为,但大家围坐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个人行为”就会出现很多跟“食”无关的东西,如规矩、礼仪,或一些让你不想“食”的情绪。我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作画,这个“我”并不代表作者本人,而是想营造一种现场感。

记者:你有其他爱好吗?会对艺术创作带来影响吗?

吴迪南:画画以外的我还喜欢种植和收藏烟斗。种植植物是想让工作室多点自然的气息,因为我很怕小动物,所以就全心养植物,后来慢慢就迷上了。有意思的是,植物生长速度缓慢,但在管理过程中,你会发现它们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趣味。

玩烟斗可以让我品味收藏的乐趣。使用烟斗吸食烟草是人类最原始的吸烟方式,抽完一斗烟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在此期间,可以体会到不同时间段烟草燃烧的层次变化。

可以说,这两个爱好都是一个慢节奏的生活体验。我的作品不是批量生产的,慢下来会让我有回味人生的乐趣,让我在创作时更有感觉。

原标题:他的油画藏着三水人的百态人生

三水青年画家吴迪南主张艺术是痕迹的表达

来源|佛山日报

文|见习记者卢丽华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