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谭秋成教授一行带着创新项目课题,深入三水区镇街、乡村,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查研究。此前,调研组先后在湖南省、江苏省进行课题调研。
这是近一年多来,第三批到访三水、把三水作为观察广东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样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博士调研组。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三水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显著、机制灵活、制度创新,探索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试点成效
重基础改革探索持续开花结果
云东海街道有一个毗邻三水城区的城乡结合片区,欧南村坐落于此。村内百年古树青翠苍劲,青砖房屋错落有致,凉亭湖泊相映成趣,小公园、篮球场、儿童游乐中心、党群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这个生态湖泊,您一年前来看的时候,还是个不起眼的小鱼塘。”云东海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莫琳边走边向谭秋成介绍。今年以来,莫琳已经收到不少人征询,问能否在村里租一两间房子作为文创类工作室。“我们打算整体包装打造,再统一招商引资。”莫琳说。
今年,三水又涌现了一批颜值与内涵兼具的美丽乡村、新晋“网红村”,如福田村、下灶村、莘田村等,备受游客、投资者青睐。三水乡村的点滴变化,三年来每一天都在发生。
近一年多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组三次到三水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谭秋成均参与其中。“看得出三水花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大力气,三水要更有信心。”谭秋成认为,三水通过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做法,路径精准,也落到了实处。
自2018年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以来,三水将乡村振兴作为全区的“头号工程”谋划部署,以“五大路径”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六个协同”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示范片区创建、带动全区全域高品质振兴,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三个年头,三水提出更高标准的定位。9月21日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全省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以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强化城乡要素相融,以城乡一体化打开区域发展新战略空间,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全省构建城乡互补、深度融合空间格局贡献三水方案。
机制灵活
敢拓新干事有平台更有动力
“这个是新做法。”在云东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展馆内,谭秋成拿出手机,拍下“党员‘五事带头’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
“党员五事带头”,即党员带头管好家庭事、带头干好本职事、带头完成组织事、带头做好身边事、带头参加公益事。这是云东海为明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梳理出来的责任义务清单。
三水白坭镇沙围村七彩花田成为乡村游热门打卡点。/三宣供图
连续三天的调研让调研组成员感受到,三水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新,也有探索深化的新气象。
今年初,佛山日报记者在大塘镇莘田村采访时,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此次随调研组再次走访,莘田村由外而内换了一副全新模样。
“聚梦家园”党群服务中心、法治广场、初心广场、励志园、廉政长廊、党建中心、社团活动中心等已全面投入使用,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莘田村还是今年大塘镇重点打造的一个“四会联动”示范村。大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的2条示范村显现出良好效果,乡村建设更加灵活、更有主动性。
自2018年底三水南部的白坭镇探索出“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以来,三水陆续在全区规范化推广该经验做法。如今,北部大塘也加快深入推进。
“四会联动”,是通过村民议事会、乡贤慈善会、家乡建设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之间有机联动,有效破解农村治理能力协商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实现村中有人议事、有钱办事、有人做事、有人监事。谭秋成对这一基层治理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具备在全省推广的潜质。
近年来,三水在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制度、人才、组织、惠民、善治“五大路径”,形成了党建三级网格、村组重要事权清单管理、“三单”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实践,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清晰的框架、灵活的机制、高效的平台,增强动力和活力,从而推动落实重点工作部署。
制度创新
广覆盖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村里的文化生活怎么样?有组织活动吗?”“公共服务都有哪些内容和开展形式?”“民生微实事搞得好,村民直接受惠。”调研组一行非常关注三水如何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
去年初,三水提出以“六个协同”(规划同一、发展同步、管理同标、服务同质、治理同效、政社同向)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针对服务同质,围绕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和政务服务,制订了四大融合提升行动计划。
谭秋成对“六个协同”印象尤深,在调研中多次提到。“‘六个协同’做得好,三水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谭秋成表示,三水的公共服务投入大,而且办成的、解决的都是紧贴群众最迫切需求的实事。
9月中旬,三水区2020年第三期“民生微实事”项目出炉,46个入选项目中绝大部分落实到村,且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三水区“民生微实事”立办制自2014年实施以来,每年投入资金由1000万元提高到240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达2.7亿元,受益群众达数十万。
通过制度创新探索,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水一直在努力。目前,全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站)57个,7个镇(街道)全部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打造区镇村“1+7+N”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五公里政务服务圈”构建成型,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无差异的政务服务;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探索“政银保+合作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直接融资……
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将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坚持以“六个协同”精准补短板、激活潜力板,以共建共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原标题:从三水看广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组三度赴三水区调研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欣莹 通讯员余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