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粤剧《红头巾》三水开演,超800名市民观看

2020-10-29 13:01:08来源:佛山在线

“‘带好’回娘家了,这群三水妇女真美!”昨晚8时,大型现代粤剧《红头巾》在三水区文化中心大剧场上演,再现100年前三水妇女“下南洋”谋生养家的往事,不少观众眼泛泪光鼓掌叫好。

据悉,粤剧《红头巾》由“省市区镇+广东粤剧院”历时3年打造,由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饰演主人翁“卢带好”。8月24日,该剧在广东粤剧院成功首演并连演7天,接下来将在三水区文化中心连续上演至9月23日。

一头红巾登台

观众直呼“泪目”

昨晚8时,三水区文化中心大剧场人气爆棚。拥有1200个座位的场馆内,吸引了8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粤剧《红头巾》。

“听说,新加坡街头上修建了‘红头巾’雕像,还把我们写进了课本里。”音乐响起,粤剧《红头巾》大幕拉开。上世纪80年代,在芦苞胥江祖庙前,年迈的三水阿婆卢带好、阿月、阿丽坐下闲话家常,回忆起数十年前结伴“下南洋”的往事。

就这样,故事以倒叙的形式徐徐展开。上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卢带好与姐妹三人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做女工。她们和众多三水妇女一起,每人包一方红色头巾,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族的生存,并参与新加坡城市建设,被当地人称为“红头巾”。

胥江祖庙、三江汇流、镬耳建筑……舞台上,三水元素频现。这不仅展现了浓郁的岭南特色,更映衬出那个时代背景下,三水妇女“下南洋”悲喜交集的命运。

“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在剧中,“捱”字被反复吟咏,唱出了三水妇女与命运抗争的勤劳勇敢,也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

昨晚8时,大型现代粤剧《红头巾》在三水区文化中心大剧场上演,讲述百年前三水妇女“下南洋”谋生养家的往事。/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粤剧《红头巾》剧情之丰富、演绎之生动,让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融入人物所处的环境中,不少人眼泛泪光,鼓掌叫好。

“看完之后内心很感动。‘红头巾’身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市民李苑说,红头巾的故事搬上舞台,作为三水人很骄傲。她小时候曾在电视上了解过红头巾的事迹,当晚在现场观剧,更深刻地感受到三水妇女远渡重洋、努力拼搏的生命力量。

该剧在采用传统粤剧唱腔外,还结合了西方音乐剧的现代舞和摇滚说唱等不同的艺术元素,加入了“船底舱”“建筑工地”等一系列的女性群体舞蹈。有观众认为,这样的设置让人耳目一新,享受粤剧传统艺术表演的同时,还有了更现代、更多元的感官感受。

粤剧《红头巾》于9月20日~23日20:00,在三水区文化中心连演4场,并计划于年内到北京展演。

历时3年打造

三水文化印记深厚

粤剧《红头巾》由“省市区镇+广东粤剧院”共同打造,具体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广东粤剧院、佛山市委宣传部、三水区委宣传部、三水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出品,特别鸣谢芦苞镇人民政府。

该剧主创团队“大咖”云集。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表演艺术家张曼君担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担纲主演。

历经3年筹备,10余次易稿,粤剧《红头巾》得以在8月24日在广东粤剧院成功首演,并于8月24日~30日连演7场,获得了省内外专家和观众好评。9月20日,该剧回到三水进行公演。

三水是红头巾的发源地。而三水红头巾下南洋的起点,是在芦苞胥江祖庙。早在今年7月,粤剧《红头巾》全体演员就曾前往三水区芦苞镇,到当年三水红头巾下南洋的多个重要节点采风,追寻近百年前她们漂洋过海的历史渊源,了解她们的成长环境。

“胥江祖庙在三水人心中很神圣,通过实地采风,演员能对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有所了解,从而代入到剧中人物情感中去。”主演曾小敏是三水籍演员,其太祖母也是“红头巾”的一员。

剧中“船底舱”“建筑工地”“走难”等一系列的女性群体舞蹈,让人感受到澎湃的情感表达。/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她说,“红头巾”是三水独有的历史文化,她们身上传递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也盼望着粤剧《红头巾》能被家乡的父老乡亲喜爱和传唱,让这种优秀精神代代相传。

“头红巾实际上是一条情感纽带,将一群三水女人的人生命运与家国紧密联系起来。”导演张曼君介绍,该剧在讲述三水妇女奋斗故事的同时,还着重表达她们离乡、思乡、望乡、返乡的情绪变化,希望通过作品礼赞这一产生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女性精神。

据悉,粤剧《红头巾》已入选《广东省文艺创作生产重点选题规划(2018~2021年)》、佛山市委宣传部2019年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三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区艳阳表示,“红头巾”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下南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三水和新加坡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三水的文化名片。粤剧《红头巾》再现了三水女性时代传奇,希望成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精品力作。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

“红头巾”的人格之美是肯吃苦、耐得捱

记者:在家乡出演《红头巾》,有什么感受?

曾小敏:三水是我的家乡,即使在外工作,也时刻挂念这里,基本上每年我都会回家乡演出。《红头巾》的创作取材自三水,它是三水人文精神的代表,是岭南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我们期待着,也相信家乡的父老乡亲会喜欢粤剧《红头巾》。

记者:作为饰演者,您是如何理解女主“带好”这个角色?

曾小敏:我所饰演的角色名为“卢带好”,“带好”寓意为国家、为家乡、为家人带来美好,带来好运。“带好”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卢带好”这个人物身上具备了隐忍、善良、包容的特质,是我们三水女性的缩影。我觉得“红头巾”的人格之美就是肯吃苦、耐得捱。

记者:《红头巾》对三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有怎样的影响?

曾小敏:我个人认为,用戏剧来推广地方文化的切入点非常好。戏曲是有生命力、代入感和情感共鸣的,《红头巾》能让观众对三水的记忆更为深刻。

此前,我们主创团队曾到三水芦苞、乐平等地进行采风,找到红头巾的后人了解那段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在戏剧中融入了叹歌、哭嫁等三水独特的文化元素,并设置了思乡、还乡这些情节,让三水人民更能感同身受。

记者:接下来粤剧《红头巾》有什么演出计划?

曾小敏:首演结束后,我们开展了研讨会,在收集专家的建议、受众的反馈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这部剧,将其打造成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化精品。接下来,我们也会将粤剧《红头巾》传播出去,不仅会参加省艺术节演出,同时也计划今年年底到北京展演。

扫一扫观看粤剧《红头巾》视频报道。

原标题:粤剧《红头巾》三水开演,超800名市民观看

“带好”回娘家再现三水女性传奇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见习记者卢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