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城市扫描丨用艺术思维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2021-10-25 18:21:01来源:佛山在线

城市建设的独特性,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所在。可以说,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正在步入“美学时代”,人们对“美的城市”的追求、对艺术化生存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止。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强调城市整体设计的关键作用,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艺术为门径的城市设计实践也日益增多。“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AUD)”和“软城市”理念的提出,便旨在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以“艺术塑造城市”为指向,构建怡人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彰显城市品格,活跃城市人文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讲述故事

传播记忆

公共艺术是将艺术植入公共生活土壤、对城市文化有生发作用的“种子”。以位于北京地铁八号线南锣鼓巷站站厅层的《北京·记忆》为例,其由4000余个琉璃铸造的单元立方体拼贴而成,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富有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每个琉璃块中都珍藏着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个老物件,在不经意间便勾起人们对北京的温暖记忆。公众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及其背后故事,让城市记忆以动态的方式保存、流传,激发市民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让各地乘客爱上这座城市、留下美好记忆,使大众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南锣鼓巷站公共艺术的呈现,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老物件的采集过程,众多零散的个体记忆被集合,最终升华为城市的集体记忆,并通过作品的多元传播延伸成“传递性回忆”。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公共艺术应进一步强化地域识别性和互动参与性,将公共空间、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场域,成为集艺术、公共文化、社会话题、市民互动、媒体传播于一身的新型艺术载体。

美育空间

人文滋养

公共艺术激活的城市空间,堪称承载美育功能的“美术馆”——艺术作为纽带,连接人们的生活,使城市文化具有生长性,不仅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大众审美水平,还以人文精神滋养民族品格。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其公共艺术整体规划的目标,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美术馆”。“人文机场”的建设是历史赋予的重托,采用艺术交互(公共艺术)、艺术功能(艺术化设施)、艺术计划(遗产活化)、艺术平台(天空美术馆)的方式,让新机场充满人性关怀、拥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机场空间和建筑紧密结合,成为既反映传统文化又注重人文精神的场所。

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种精神映照下的社会行为,它不仅仅包括物理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还强调艺术的孵化作用和生长性,并力求对城市文化品格、城市活力以及城市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

公共艺术是植入城市的文化“种子”,公众是公共艺术“萌发”“生长”过程的参与者。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型取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希望更多城市通过一面墙、一座雕塑、一条街道,让城市的历史长河流动起来,让人感受到城市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希望公共艺术播下的种子,伴随着城市文化的拔节声,发芽、生长。

(来源:《人民日报》,有删改)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