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的碉楼大部分散落在乡间,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自力村、马降龙等地的碉楼群落,本期“周末旅游圈”带你体验碉楼的别样魅力。
自明朝起,位于四县交界的开平就土匪猖獗,洪涝频发,因此村民便修建碉楼自保。清末民初,很多开平人出洋务工,在海外卖苦力谋生,成为“金山伯”。“金山伯”历尽艰辛挣得钱财,都寄回家中供养妻儿老小,但匪患异常严重,一旦遇匪,几乎就是家破人亡,钱财尽失。于是,“金山伯”把血汗钱与外国建筑图纸寄回家中,修起一座座高大坚固的碉楼,保卫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情感寄托。很多人终生就只回来过几次,很多夫妻一生也才团聚过几回,很多思念永远跨不过茫茫的太平洋。所以,这些碉楼,天生就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忧愁和悲伤。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潭江边,是一个在竹林掩映中的碉楼群落。据说当时修建得十分隐蔽,又隔着潭江,外村人少有踏足,自成一个世外桃源。
这一带的碉楼比起瑞石楼、铭石楼等显得更加秀气,又背靠青山面临绿水,深藏于茂林修竹间,更有种别致幽静的美。登楼望远,只见天遥地远,满眼葱绿中有似城堡的小楼独立其间,有点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处之感。
自力村的碉楼群。
如今人去楼空,那些颠沛流离的苦难故事,只留在了历史记录中。现在碉楼的主人,已经是华侨的第二代、第三代,基本都是定居海外,只是清明时节回乡祭祖。碉楼,已成为家族的历史遗产,铭记着父辈的艰辛岁月。再也没有兵荒马乱,没有土匪强盗,没有那铜墙铁壁锁住的一辈子的守候。
其实,在开平的乡间,还时不时能看到一两座孤零零耸立的碉楼,因为零散分布等原因,并未开发成景区。像自力村、马降龙、加拿大村这些地方,碉楼气势更宏大,造型更精美,而且聚集成了群落,因此更有游览的价值和便利。
自力村的碉楼群,一座座直挺挺地站立在平原上,似一颗颗国际象棋的棋子,稻田、草地、荷塘和田埂便是景色丰富的棋盘。
这些碉楼风格各异,糅合了欧式建筑巴洛克、洛可可、哥特风格,又加入了中式古典传统,飞檐翘角的样式、凤凰麒麟的图案,还有自创的封闭泥墙、铁窗铁门、瞭望台等,远远望去,田园诗意中又有威严庄重。
漫步在开平碉楼与村落,那些中西交融的建筑,的确是通过华侨一封封书信中的建筑图纸、钱票而建成那个年代的生活细节,人的精神气质,似乎都在远去,又似乎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现在。
原标题:走进开平感受碉楼别样魅力
来源|佛山日报
文|见习记者卢娇娇整理
图|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