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患结肠癌去世,终年43岁。不少人在表达惋惜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结肠癌。
“在高明,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高明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治医师谢建立表示,结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同时,结肠癌也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谢建立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肠镜检查列入体检清单。
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患癌风险
结肠癌发病率上升、发病群体年轻化,是广东、高明的现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在全球和中国,结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癌症。对于癌症的预防,一般的建议都是戒烟、控酒、控制体重和健康饮食等。但对于结肠癌来说,健康饮食更为重要。多项研究数据表明,饮食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上结肠癌的可能。
完成结肠癌根治术后,医生正在为患者检查手术伤口。/高明区人民医院供图
现代人饮食越来越精细,粗纤维摄入量低。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报告中明确指出,摄入富含大量纤维的膳食类食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可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另外,红肉摄入过多(尤其是二次加工后的红肉食品),高油脂、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摄入过多,也被一些研究证明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联。
肠镜检查是早诊早治关键
随着现在结肠癌发病趋于年轻化,谢建立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隔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50~75岁的人群,无论是否有症状,每年都应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可以更早开始肠镜筛查,把时间节点提早到30岁,甚至20岁。有炎症性肠病,有家族性腺瘤病等高危人群,建议早点做肠镜筛查。除此之外,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人也建议早筛查。
“结肠中的一些息肉,如果放着不管,可能会发生癌变,这就是所谓的‘癌前疾病’。”谢建立表示,有必要尽早将结肠息肉切除,以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曾有过息肉病史,或有持续性炎症肠病、一级亲属患有结肠癌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密切观察、定期检查,避免其发生癌变。
“随着肠镜技术的成熟,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是易患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肠镜检查10~15分钟,胃肠镜加起来20~30分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大多数肠镜都是无痛的,对于患者而言,检查就像是睡了一觉。”谢建立介绍。
◎相关链接
警惕“三多两痛”症状
需要警惕的是,当前居民对结肠癌的筛查重视度并不高。谢建立提醒,如果出现“三多、两痛”的症状就要警惕肠癌。
“三多”指的是: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放屁次数异常增多、便血次数突然增多。如果最近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就要立刻对肠道进行检查。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也要警惕肿瘤出现。结肠癌的便血主要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这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两痛”指的是:腹部疼痛、肛门处疼痛。当癌肿引发肠梗阻之后,患者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如果肿瘤发生在肛门附近,比如直肠内肿瘤就会导致肛门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
原标题:结肠癌发病趋年轻化
40岁以上人群需将肠镜检查列入体检清单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