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幻,风云际会,起飞正当时。9月27日,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来到上海举办城市品牌推介会。这场推介会的目标群体非常清晰,那就是面向在华的德欧企业,展示佛山这个城市蓬勃发展的投资机遇及其对德对欧合作的决心与意愿。
当今产业的竞争,不仅是城市的竞争,更是城市群的竞争。过去数十年,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外资最大的聚集地。而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加快,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两个合作区加速建设,珠三角将成为外资往南迁移的首选地。
佛山位于珠三角腹地,在中德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两国政府支持下诞生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用近十年时间打造成为佛山对德合作第一平台,积累了优势资源。
面对全新的历史机遇,依托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对德合作腾飞正当其时。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上海举办城市品牌推介会。/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供图
回眸
佛山成珠三角中德合作桥头堡
世界上的制造强国不少,外界为何如此青睐德国?
虽然德国的土地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广东省,但德国的制造业实力长期处于欧洲第一、世界领先的位置。根据《福布斯》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德国有SAP、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保时捷等10家企业上榜,并且绝大多数是制造企业,中国唯一上榜的是华为。德国8200万人口,诞生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是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的基石。
一直以来,德国是中国的好朋友。中德关系始终走在中欧关系发展的前列,两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今天,中德一天的贸易额相当于两国建交初期一年半的贸易量。
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包括佛山在内的众多制造业城市也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德两国企业合作空间巨大、潜力无限,尤其是在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自动化、工业4.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
正如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德大使史明德所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仍将是中德关系未来发展的主流。
在中德合作中,佛山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走在了珠三角城市的前列。其中,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更是承担起对德合作桥头堡的作用。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201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作为省重要战略合作平台写进党代会报告,成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六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同年7月,中德工业服务区正式挂牌,成为佛山开展对德对欧合作的省级重大平台。
自成立以来,中德工业服务区主要做三件事:服务德企融入佛山、助力德企立足湾区、协助德企连接中国。
在产业合作方面,中德工业服务区促成了库卡机器人生产基地、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德国机器人学院等约50家德企或中德合作项目落户。
与其他城市不同,中德工业服务区将对德合作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上。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落户后,为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提供了全程的设计和运营咨询服务,助力其打造“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也让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荣获“2020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名区”称号。
依托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对德对欧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德工业服务区牵头发起成立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目前已有27个中方城市和20个德方城市成为了联盟成员。
但如果把目光放在全国,聚焦在长三角,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在对德合作的广度、深度、密切度来看,仍有不少提升空间。佛山作为探索对德合作的先头部队,需要有更大作为。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一角。/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环顾
粤港澳大湾区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要超越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德资企业来说,长三角究竟有何魅力?德资企业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集聚,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20世纪80年代,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德国大众汽车进入上海,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这标志着德企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缓缓拉开。在大众的示范带动下,上海逐渐成为德资企业在中国的大本营。
现在的上海是绝大部分德资企业来华投资的第一站。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聚集了全国70%的德资企业。而这,也是佛山选择在上海举办德资企业招商推介会的主要原因。
早期来长三角投资的德企,都会在上海设办公室,然后以一小时车程的半径画圈,在圈内选择生产基地。在上海这座超级城市辐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对德合作生态圈。基于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周边的昆山、太仓等地的德资企业开始集聚发展。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对德合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苏州的太仓。
也许佛山人对太仓这个县级市并不熟悉,但在德国企业圈中,太仓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对于太仓与德国的亲密度,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这样评价:“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
“德企之乡”名不虚传。太仓陆域面积仅6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才83万,这里却聚集了超400家德资企业,项目总投资超50亿美元,年产值超500亿元,是中国集聚德资企业最多的县级市。
在来上海举办城市推介会之前,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多次前往太仓考察学习,他们不停追问:究竟是什么让太仓成为“德企之乡”?当地政府给出的答案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太仓与德国企业的缘分开启于1993年,德国一家弹簧隐形冠军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选择在太仓落户。
他们最初选择在太仓落户时,公司场地是租的,员工也只有10个人,但依然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这样的服务不仅让太仓留下了克恩-里伯斯,还示范带动了托克斯、舍弗勒、慧鱼等一批德企相继落户。
随着德企的集聚,太仓开始出现“技工荒”,周边的城市甚至开始过来“抢项目”。太仓想出了一个“大招”——2001年,太仓在全国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20年来,太仓相继建立国内首个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长三角规模最大的“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等多层次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正是这一张“服务德企到底”的“蓝图”,让太仓成为了对德合作的典范。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对外合作局副局长李杰看来,对于德国这种秩序感极强的“理工生”来说,透明、稳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是他们所期待的。这也是佛山能够持续发力的地方所在。
展望
佛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德企之乡”正当时
而今,新的“天时”正在形成。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的制造业正进入加快转型升级期,相比长三角地区,仍是对德合作的洼地。对于德资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粤港澳大湾区是他们不能错过的重要据点。
在9月27日的推介会上,有10家德欧资项目宣告了落户佛山的决定。他们选择佛山的理由都非常相似: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大势所趋,佛山加快了对接在华德资企业的脚步,专门到上海向他们展示一个具有超高“性价比”的佛山:佛山的一小时半径可以同时享有广、深、港三大核心都市的城市配套;佛山拥有19万家制造业企业,与德国智能制造领域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在产业运营综合成本方面,佛山是湾区同类城市中最低的……
最重要的是,佛山与太仓一样,同样拥有一颗“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德企提供透明、稳定、长期、可持续营商环境的决心。今年,佛山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适合所有企业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在推介会上,佛山现场发布了针对德国、欧洲企业来佛山落户及开拓市场的专项政策及专有服务,佛山称之为“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目的就是为了陪伴德企落地成长发展壮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份计划是基于佛山前期的扎实调研,梳理出德企在华南地区投资的三大需求,包括投资落地、采购贸易、市场开拓,对这些诉求给予对应的解决方案,细致到办公场地哪里找、公司设立如何办、员工去哪里找。
在介绍这份陪伴计划时,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任刘怡提到了一个细节:这份陪伴计划在向市政府报批时,两次被打回头,因为力度还不够大、服务还不够全。最终几易其稿,才正式向德企发布。因为佛山深知:要成为德企的中国下一站,需要坚守初心、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专业的精神去服务德企。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机遇就在眼前,期待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下一个十年能乘风而起,让佛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德企之乡”!
文/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
编辑 | 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