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圆桌论坛|新时代工匠精神要传承更要创新​

2020-09-24 13:01:39来源:佛山在线

主持人|小青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佛山制造“品质革命”,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从2016年起,佛山已三届隆重命名“佛山·大城工匠”,大力激发工匠精神的创新创造伟力。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重任,今天工匠精神被赋予什么新内涵?如何培育和弘扬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工匠精神?本期圆桌就此进行探讨。

用创新视角重构现代工匠精神内涵

穆向民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现代工匠精神,需要结合时代需求,以创新的视角将工匠精神与现代企业相融合,将工匠精神具体化、社会化、制度化,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

工匠精神是产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文化结晶,既传承着历史,也代表着时代的气质,满足着创新发展的需要。重构现代工匠精神新内涵,对于构建创新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工匠是工匠精神的承载者、实践者,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终生从事一种职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匠也从传统“小匠”演化为“巨匠”“团匠”“创匠”等更加多样化的形态。工匠的发展必然引致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不仅在现代制造领域得到重视,而且其外延也日益泛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各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在现代工业背景下,我们既需要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工匠精神,需要结合时代需求,以创新的视角将工匠精神与现代企业相融合,将工匠精神具体化、社会化、制度化,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首先要从现代工匠的形态变化拓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例如作为行业领袖的“巨匠”,必须以大视野大格局引领行业创新、开辟产业蓝海;“团匠”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展协同创新;“创匠”需要有超越常规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其次要根据现代科技和现代制造体系快速发展,平台化创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产业链纵深化等相互叠加的新趋势,从产业创新视角深化工匠精神的内涵。再次要从社会视角提升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全社会着力培育面向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发展战略,以及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真正使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综上所述,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既有其专业性特点,也有其社会性特点。综而言之,可以分三个层面界定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是在思想层面,突出工匠精神的职业情操和人文主义关怀。其具体内涵概括为“爱、敬、诚”。爱,是从业者在学习与实践基础上对所从事的职业深度理解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并能够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实现最高的人生价值。敬,是以虔诚膜拜的信仰情怀对职业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和崇敬,通过自身的精研细自觉维护职业形象,彰显高贵的职业尊严。诚,是将自身融入事业的精神支撑的一种真诚付出,并视这种付出为个人回报社会的思想自觉。

二是在专业层面,强调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其具体内涵概括为:“精、新、严”。专业工匠,首要在精,善于用全身心的投入打造最好的产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砥砺高品质的专业竞争力。其次在新,始终保持强劲的创新意识,善于突破传统、超越现状、改进技术、挖掘潜力。再次在严,用近乎苛刻的标准勤严精算,注重细节,不多费一毫一厘的财物,不允许一时半刻的机巧。

三是坚守职业底线,保持职业操守的高贵洁操。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义、守、畏”。义即担当,能够在保持专业性基础上,走出职业局限,树立担当有为的职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情怀;守即坚守正道,在专业精进与经济核算之间不偏不倚,不因见利而忘义,不钻牛角而偏执。畏即敬畏,怀揣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敬畏市场,坚守职业底线,恪尽职业操守,用自己的坚持坚守,为行业树立高品质的标杆,为社会高扬起高质量的旗帜。穆向民

工匠精神需与企业家精神同频共振

罗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实质是共通的。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激发企业家精神,是工匠精神得以全面落地生根的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工匠精神,并需要企业家精神同频共振。

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特质。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才能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打造中国品牌,建设制造强国。何为企业家精神?2017年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做出了以下界定:第一层次,爱国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第二层次,勇于创新、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第三层次,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服务社会。

可以看出,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实质是共通的,内涵都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追求品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管哪个行业、哪个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而企业家层面的“工匠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激发企业家精神,是工匠精神得以全面落地生根的关键。现代工匠精神并非传统手工至尊,而是强调传统工艺、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真正的工匠精神是在创新中成就产品。然而,传统工匠们更多聚焦于产品或服务本身,对于现代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差异性需求变化缺乏足够的灵敏度。企业家精神则更注重于发现市场机会,甚至创造市场机会,重点在于生产要素组合、产业重新组织等。也就是说,虽然工匠精神是保证产品质量、效用和信誉的关键,但是只有激发企业家敢于创新、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捕捉市场机会,开拓进取,才能为企业、产业的发展赢得长期机会;也只有激发企业家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质量激励制度,注重培养技术精湛技艺高超的高技术人才,才能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品牌;同时,也只有企业家不局限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积极服务社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民营经济活跃是佛山的鲜明特色之一,当前大量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激发企业家特别是二代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实现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同频共振,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从法律层面,要进一步健全产权保护相关法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从政府管理层面,需要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从教育层面,需要全面构建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教育体系,让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深入年轻一代的内心,同时大力推进与企业共建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优秀的产业技能型人才。罗锋

在专业中坚守 在沉淀中创新

鲍杰军 佛山欧神诺集团董事长

今天谈弘扬工匠精神,尤其要强调的一个核心品质,其实是创新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不是不断重复、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专业中坚守,在坚守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

近些年,举国皆谈工匠、谈工匠精神。当我们谈论工匠精神时,我们实际上在谈什么?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瓷器、丝绸、家具、建筑等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是古代工匠精神的生动反映。人们把匠人身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誉之为工匠精神。

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彰显的价值、担负的使命也有所不同。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大国急需向制造强国跨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任务面前,谈论工匠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技术革命、品质革命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谈弘扬工匠精神,尤其要强调的一个核心品质,其实是创新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不是不断重复、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专业中坚守,在坚守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工匠精神强调在细节上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我国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大批能工巧匠特别是各类技师,诸多技术现实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今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更需要激发工匠精神中的创新能动性,在追求工艺的极致和完美中,敢于挑战技术难题,设法寻求解决之道,才能实现在传承中突破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以陶瓷行业来说,从陶演变为瓷,从日用瓷到艺术瓷,再到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正是一代代陶瓷工匠通过不断创新,才使得陶瓷材料不断迭代,生生不息。如今,中国建陶行业面临着百年之大变局。随着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装修的兴起,传统的建陶材料正面临被其他材料替代的威胁。行业要生存发展,需要行业的科研人员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从底层的材料研究做起,通过科技创新,找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5G的出现,万物互联,大家居朝着智能家居的方向发展,我们建陶行业能不能在智能家居领域找到一席之地呢?

我们设想,如果将陶瓷薄板做到一毫米厚,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像压电陶瓷一样,装上传感器作为触发器,不管是铺在地下还是贴在墙上,或者作为面板材料,通过触摸或者感应,就能对室内的智能电器进行触发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材料研发已经转向了发泡陶瓷,材料的形态和功能已经跟传统陶瓷没有太多关联。目前,发泡陶瓷从生产到应用还不够成熟,规模小,成本高,同样需科技创新进行再造。

所以说,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要坚守传统技艺,还要勇于创新精进现代工艺。正是这种在传承中坚守、沉淀、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推动着中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不断腾飞跨越。鲍杰军

打通工匠成长通道锻造技能人才队伍

毛卫东 佛山市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联盟促进会秘书长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对年轻人的择业影响较深,往往认为工匠“低人一等”。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需在培育工匠精神上形成文化氛围和工匠制度的支撑。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目的是培育、锻造一大批服务现代制造业的新时代工匠。机器化大生产时代,工匠精神不但不能弱化,反而要更加注重产品的精度与品质,更需要各种技能型人才发挥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工匠精神的争相迸发。

前不久,我市某知名电梯企业的一则紧急招工启事引人深思。该企业在各机械人士微信群发启事称,“因今年订单剧增,急招熟手焊工30名”。茫茫人海,区区30人,为什么还要“急招”呢?原因也不难理解。随着时代变迁及社会发展,在舒适与多元化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很少会把焊工这样的专业列入职业选择了。他们认为焊工工作环境恶劣,从事焊工既不够舒适,也不够体面。其实,在制造强国战略下,尤其是国家鼓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背景下,属于基础工种的焊工需求量逐年攀升,职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近年来,弘扬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联系上述例子,笔者认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需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和制度支撑,着力打通现代产业工人成长通道,努力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就上述案例来看,首先是因为传统价值观念在源头上抑制了人才供给。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对年轻人的择业影响较深,往往认为工匠“低人一等”。父母也觉得如果孩子做了产业工人会没有面子,不愿和亲戚朋友多谈。这导致新一代年轻人从小开始,内心深处就不愿意把成为新时代工匠作为人生目标。现代社会年轻人想法多元、观念开放、心态浮躁、消费欲强,外部环境和岗位特点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对工匠精神的践行造成冲击。

其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如今职业教育获得的资源相对处于劣势,产业工人进入工厂后,获得学历提升培养的机会也不多,自我提升的途径少,难度大。整个社会对产业工人的培养、投入力度远远小于对各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投入。

第三,城市生活成本影响了产业工人的稳定。普通技术工人要想在城市立足,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社会保障及父母赡养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是横亘在产业工人面前的几座大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造成产业工人队伍不稳定,从而导致他们放松对业务的钻研,直到逃离制造业。

因此,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首先要千方百计打通产业工人的成长通道,并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文化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在舆论导向上,要大力宣传劳动创造财富光荣,社会进步离不开产业工人的劳动成果,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制度层面,要制订有利于产业工人生存和发展的政策,形成工匠制度,给他们提供上升通道,创造美好生活的条件。只要让产业工人充分感受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长空间,定能使他们扎根佛山安居乐业,推动佛山制造蓬勃发展。毛卫东

原标题:新时代工匠精神要传承更要创新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