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顺德对口帮扶 雷州宅湾村蝶变为宜居宜业新农村

2020-09-05 15:41:38来源:佛山在线

行走在湛江雷州市杨家镇宅湾村,绿树夹道迎宾,村道洁净如洗,新房鳞次栉比……一幅美丽乡村图画跃然眼前。

而回首过去的宅湾村,房屋破旧,村道凹凸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客商不敢进村”曾是真实写照。2016年顺德区对口帮扶宅湾村以来,经过顺德帮扶单位和三轮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已蝶变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想脱贫先修路

过去,宅湾村因为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支持、集体经济薄弱,被列入省定贫困村之一。

“以前,村里都是黄泥地,交通非常不便。晴天刮大风,就会尘土飞扬;下雨天,坑坑洼洼,满地泥水,寸步难行。”村民谭叔回忆说:“要想脱贫先修路,这是我们的期望。”

对于宅湾村民的期望,顺德区三轮扶贫干部感同身受。四年前,顺德区陈村镇人民政府、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顺德区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对口帮扶宅湾村,共同担负起帮扶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

刚到宅湾村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宅湾村的交通情况,顺德驻宅湾村第一书记肖滨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车子小心翼翼地开在村道上,肖滨总是提心吊胆,不知道哪里是“陷阱”。每次听到不平的路面擦挂汽车底盘的声音,他的心就咯噔往下一沉。

2020年5月14日,湛江雷州宅湾村番薯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在收红薯。/佛山日报记者关浩业摄

更让肖滨难过的是,前来宅湾村考察的客商看到宅湾村道路破烂不堪,总是摇头叹息,不愿到这里收购农产品,造成农产品销售无门,部分农产品因未能及时运出而烂在田里。

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帮什么。“路通财通,路一定要修!”肖滨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宽阔平坦的道路铺到村民家门口。

没想到的是,修路项目征地一开始遇到部分村民的抵触。宅湾村面积近30平方公里,下辖17个自然村。当道路从这个自然村修建到另一个自然村时,村民便认为修路占用了集体土地,其他村必须补偿。于是,肖滨和当地镇、村干部白天黑夜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磨破了嘴皮子,终于做通了村民的工作。“村村通道路,不仅利人更利己”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

通过三年多努力,顺德帮扶资金累计投入约400万元,为宅湾村修建了45公里4米宽的水泥道路。结合宅湾村实际情况,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宅湾村还同步建好生活垃圾池、文化广场、篮球场等基础民生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如今漫步宅湾村,只见村舍整齐,硬底化村道四通八达。“现在,在村里转转,脚上基本不沾泥巴!忙完农活后,我们还可以在文体广场散散步,做做运动,日子过得很滋润。”谭叔说,他家的位置在村里算是偏僻的,现在水泥路也修到了他家大门口。

产业扶贫拔穷根

“乡道硬底化,收购车辆都开到了田间地头。”宅湾村党支部书记吴庆华说,乡村环境变好,大家更知道爱护,发展的信心起来了,村民自己更主动去谋发展。

交通便利带动产业振兴。肖滨说,现在村里利用上百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1万亩红薯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引进了雷州龙头企业源果汇公司。其中,合作社负责土地租赁及基地开发和种植的所有资金,公司负责组织基地种植、管理、上门采收及销售,减少农产品运输环节和运输成本。

“根据雷州的气候特点,1年可以种植两到三季红薯。公司在基地的种植收益,按合作社的占股比例,划入合作社账户,再由合作社根据分红方案分配给贫困户。”肖滨说,基地还会优先考虑贫困户就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在宅湾村红薯产业基地采访时,记者看到二三十名村民分拣、包装刚收获的红薯并装车。一辆挖薯机轰隆隆地在地里来回翻犁着一垄垄红薯,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贫困户何伯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由于年纪偏大外出务工找不到合适岗位,从2018年起他以每天120元的工资,与其他村民一起到基地务工,实现增收脱贫。如今,他还计划自己种植红薯,借助源果汇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和公司固定收购的形式,让全家走上致富路。

“把产业和就业结合起来,是扶贫要走的关键一步。”肖滨说, 宅湾村因地制宜,合力发展红薯产业,就是希望通过就业和分红,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同时通过示范种植,调动更多村民生产的积极性。

数读脱贫攻坚

●基础设施建设

自2016年顺德对口帮扶宅湾村以来,国家、省、市累计投入约1200万元,顺德帮扶资金累计投入约400万元,对村里45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底化建设,现已村村通公路。

●产业帮扶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建成10000亩红薯产业基地。

扫一扫看视频

原标题:“村村通”铺就脱贫路

顺德对口帮扶的雷州宅湾村蝶变为宜居宜业新农村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