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油站
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得到国家部委领导和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肯定,全市先后有22个古村入选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1个古村获评广东省传统村落。
无论是汗如雨下的五黄六月,还是寒风凛冽的数九寒天,只要不下雨,都是邵成村外出工作的好时机,扎骨架、批灰、等风干再批灰、上色,这样的动作他已经坚持了30多年。他,就是灰塑非遗传承人、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工程师邵成村。
对于邵成村来说,做灰塑不仅是为了保护镬耳墙上那一个个造型雕塑的艺术价值,他更想做的是让灰塑这种“会呼吸”的建材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推广应用,让岭南建筑文化得到更深层次的传承。
灰塑修复
展现岭南手艺人高超技艺
远望青砖黑瓦,近瞧五彩灵动,佛山祖庙成为地标,离不开屋脊山墙、牌坊连廊、门额窗框上那一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灰塑作品。
邵成村从2008年开始参与到祖庙灰塑的修复工程中。为避免自来水中矿物质对灰塑的腐蚀,要先用纯净水清洗,然后仔细检查与分析大小形态,判断是否出现空鼓、骨架断裂等情况,有则安排重做,之后再是造型修复、重新上彩。
灰塑文化饱含先人的智慧,要传承保护,需配合现代科学研究手段。我想将其奥秘解码,更多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令世人了解岭南建筑技艺的精妙。——邵成村
因为构图、扎骨架、草灰打底、纸灰塑形、色灰、上彩等步骤只能在现场完成,雨天又不能作业,因此修缮一件灰塑,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数月,整个修复工程耗时近一年。修缮好的灰塑,不仅能够经受湿热天气的考验,还具备吸潮、防雨、防台风、防蚁、防虫等作用,是一代代岭南手艺人智慧的呈现。
除了祖庙,邵成村还参与修缮了佛山兆祥黄公祠、西樵山黄大仙祠、乐从陈氏大宗祠等古建筑。他把每一次的修缮工作都当成是学习,“灰塑展现的材质纹路是最具公信力的教材,上彩的深浅手法是最权威的答案。”谈起灰塑技艺的细节,邵成村眼中闪烁着热爱的光芒。
致力研究
用科学数据推广灰塑
夏日炎炎,倘若你走进祖庙大殿,会有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里没有空调,神奇之处就在于灰塑材料被应用在墙体中,让建筑冬暖夏凉。
是什么让灰塑拥有这样神奇的功能?灰塑是由稻草、纸浆、红糖、糯米粉等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邵成村为记者做了一个实验,用火将灰塑点燃,之后濮冷水,冷热相冲,一般材质的雕塑品会开裂,而灰塑不但没开裂,还将水全部吸入,且擦拭不掉色。“这就是灰塑会‘呼吸’的秘密。”邵成村骄傲地说,看似极不起眼的材料混搭,成就建筑材料最重要的功能,透气性好、吸潮性强。对此,邵成村一直在研究如何将其应用到现代大型建筑中。
因为缺乏一套标准的数据支撑,近年来,邵成村一直与同济大学等4所知名高校开展实验研究,致力解开灰塑奥妙,“已进行到第三年了,我希望能用科学数据向世界推广灰塑,让灰塑重回建筑材料常用名单。”
创新传承
赋予灰塑第二次生命
除了揭开灰塑“呼吸”之谜,邵成村说他变得“花心”了:他既会专门收徒,也会为建筑系学生上课,还常开展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体验课。此外,他积极组织文旅体验、文化宣传展、非遗巡回展、研讨会等活动,“唯一目的就是推广灰塑。”邵成村说。
虽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但邵成村认为,责任大于荣誉。“我在现代建筑应用的一小步,就是灰塑传承的一大步。”邵成村说,他已经和一个房地产企业达成合作,将在14万平方米的项目墙体中使用灰塑材料;同时他还参建了顺德麦氏宗祠等新式私人大院建设,在砖墙、装饰中应用灰塑……一个个落地的项目,成了邵成村推广灰塑的新战场,将古建筑的智慧融入新载体进行传承,赋予灰塑第二次生命。
“只有敬畏、肯定非遗文化,世界才会爱上它们。我想让世界听见岭南建筑的‘呼吸’。”邵成村说。
原标题:灰塑非遗传承人、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工程师邵成村
让世界听见岭南建筑的呼吸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记者吴琦媛
文|记者李文恵
图|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