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端访谈|何桂彦:以公共艺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0-08-26 19:41:02来源:佛山在线

专家简介

何桂彦

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重庆雕塑学会副会长。曾出版著作与编著17本,策划过数十个当代艺术展以及双年展,发表批评文章60余篇,近40万字。

■核心提示

今年年初印发的《佛山市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要把佛山建设成岭南文化魅力充分展现、文旅融合成效凸显、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文化治理效能突出的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近年来,文化营造在城市发展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潮流,其中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营造的重要选项。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更可以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实现地方环境、人文精神的重塑,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和形象价值提升。

由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策展的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拓展的剧场》,上周刚刚结束在千灯湖公园的展出,这场艺术展在带给人们对公共艺术更多了解的同时,也带来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何桂彦认为,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艺术尤其是公共艺术、文化产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未来城市发展寻求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新生力量”,佛山可以利用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改革开放成果等资源,以公共艺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1、用艺术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气质

艺术走出美术馆、博物馆,走向城市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不仅能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让更多市民感受、欣赏和了解艺术,提升市民人文素养,还可以丰盈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气。

《理论周刊》:在城市公共空间办大型艺术展,在佛山尚属首次。这次展览主题叫“拓展的剧场”,请问有何深意,您如何解读?

何桂彦:这次展览是一场公共艺术展。所谓公共艺术,是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形象艺术等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它不仅是物质层面城市建设的独特标志,而且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的引导。

这次展览主题用到一个专业词汇——“剧场”。从广义上来讲,“剧场”有点类似看电影,有作品、有观众,分享的是整体上的感受。针对公共艺术来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艺术作品本身的拓展。过去一提到公共艺术,人们想到的更多是城市雕塑。但雕塑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它都有明确的主题,比较具体。我们所说的“拓展的剧场”,作品在形态上是更丰富的,可能是雕塑,也可以是装置,还可能是其他艺术形式,它跟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这次展览的吴笛笛和陶磊的《空园》,它有建筑的形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雕塑,作品的呈现是开放性的。

另一方面,则是对艺术放置空间的拓展。我们希望让艺术走出学院、美术馆、博物馆,走向城市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让艺术与公共空间和城市环境发生联系。这样不仅能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让更多市民感受、欣赏和了解艺术,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还可以丰盈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气质。

《理论周刊》:公共艺术要注重“在地性”,一定要有地域特征,如果融不进城市的历史人文,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又为何选址千灯湖?

何桂彦:公共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寻求公众参与,因此,对放置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以及如何融入当地人文环境,是有考虑的。

首先从空间环境看,千灯湖公园是南海的中轴景观带,这里有自然敞开的公共绿地,以水为魂,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办公共艺术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空间环境更为重要的,则是人文环境。佛山这座城市本身有它的魅力,它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非常厚重的城市文化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希望这次展览能与佛山过去的文脉和历史人文发生联系。像这次展览中,艺术家杨诘苍的《止庐问疾》,就是以佛山的诗人、书画家、教育家黄少强为题材创作,曹晖的作品《南风古窑》,则是对佛山文脉的挖掘,而广州美院教授范柏的作品《千灯印》,则将佛山产业转化联系起来,体现“在地性”。

2、未来十年是城市寻求个性化发展的十年

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不动声色的精神表达,它赋予一座城市格调与内涵。现在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都需要不断去开发挖掘既有的历史资源、地域资源和现代资源,赋予城市个性特色。未来10年是城市发展寻求差异化、个性化和在地性的10年。

《理论周刊》:您如何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城市发展以及市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公共艺术如何拓展城市的人文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能量场?

何桂彦: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都与经济社会的转型,甚至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首先是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生活、便利性。当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都得到保障时,人们就会希望人文环境变得更好。在城市的环境和人文、审美趣味当中,毫无疑问,艺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种艺术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有雕塑,有装置,也有跟环境、科技、商业文化相关的艺术,这些都会为城市注入活力,给人们的审美、欣赏提供很好的资源。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其在艺术、审美、精神趣味和人文品格上的特点,都会让它有自身的性格,人们也会因为这些性格和特点,而爱上这座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不动声色的精神表达,它赋予一座城市的格调与内涵,代表了一个城市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发达程度等,是城市的名片。

《理论周刊》:通过公共艺术推动城市产业和人文的对话,在国外或国内其他地方,有哪些成功的典范?这对当下的城市发展有什么借鉴价值?

何桂彦: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个人觉得,艺术与城市文化、社会之间的联系,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国际上重要的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意大利佛罗伦萨等,这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是随处可见的,而且艺术与建筑、城市文脉是完全融会在一起的。如西班牙毕尔巴鄂,因为古根汉姆博物馆以及围绕博物馆所形成的艺术产业,让这座城市的旅游收入一度占到GDP的40%。这种城市艺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不仅对佛山有借鉴价值,对全世界来说都值得学习和探索。

过去,人们可能认为艺术文化不直接产生GDP,因此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多,从而导致中国的城市发展太雷同,走到任何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摩登大厦,但并不是一个有文化和艺术特点的城市。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艺术与相应的文化产业,成为各城市差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现在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都需要不断去开发挖掘既有的历史资源、地域资源和现代资源,赋予城市个性特色。未来10年,将是城市发展寻求差异化、个性化和在地性的10年。

3、公共艺术需各种力量共振

佛山可以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作为艺术创作或者说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把这种资源视觉化,艺术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理论周刊》: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厚重的人文底蕴,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又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今年初佛山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怎么用公共艺术这股“新生力量”推动城市发展和形象价值提升?

何桂彦: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艺术渗透到城市的各公共区域,包括一些重点街区。它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到美术馆、文化设施、艺术公共社区的建立,小到一些雕塑公园、艺术公园的改造。

佛山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气候、人文环境以及政府对文化艺术体育的重视,都是其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优势。因此,佛山可以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作为艺术创作或者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把这种资源视觉化、艺术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当然,说到将艺术产业化就很具体了。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艺术并不是自主地发展起来的,它需要各种力量的共振。

首先是理念上要达成共识。公共艺术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区域百姓、企业的事,通过活动、展览、公共艺术教育、媒体宣传推广等,让这种观念形成共识,有了根基,艺术项目、文化项目就有了商业化的可能性,从而慢慢形成产业。

其次是政府立法和城市规划。政府要为公共艺术发展提供土壤和经济支持,包括对艺术扶持的政策,对公共艺术项目的建设,支持相应文化艺术企业的成立,为公共艺术发展提供土壤和孵化器。

在这方面,纽约的经验值得借鉴。纽约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改造机构。公共艺术的建设,往往是通过这种机构面向全球艺术家发出征集,再请专家评比,最后选出优秀作品落户到公共区域。

相关报道

理论前沿:以公共艺术构建城市文化新语境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城市理念更新的当代,文化艺术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创新的重要引擎。很多国家愈发重视通过公共艺术彰显城市活力。

在中国,20余年来公共艺术经历了被接受、去探讨、再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外部形态到学理体系,在实践与理论相互推动下不断调整,衍生出众多符合社会诉求、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类型、新方式。从最初的建筑、园艺、水体、雕塑、壁画、城市设施等常见类型,到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光电烟火等新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不断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创新变化,并出现在大型节庆、广场表演等公共文化活动中,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综合性、开放性、前沿性艺术门类。公共艺术被纳入社会、生态、人文、历史的多重关系中进行整体构思,进而实现城市文化创新,助力城市发展。

例如,“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便意在探索以公共艺术唤醒城市。展览以“跨领域、跨学科、跨媒介”为策划理念,统筹实验建筑、环境景观、装置与动态艺术、公共雕塑、壁画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实体创作,呈现艺术家立足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展览通过开放性思维、多元互动形式,实现公众与艺术的对话、与城市的对话以及与历史、当下、未来的对话,成为天津以公共艺术构建城市文化新语境的一个生动案例。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关于当代城市话题不断拓展,公共艺术充分发挥着激发城市活力等重要作用。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公共艺术发展纳入城市规划与产业创新发展之中。

公共光影艺术——灯光秀,以灵活的表达方式、现代化的审美,成为讲述城市故事、彰显城市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杭州G20峰会期间的钱江新城灯光秀,配合大型音乐、自然山水、人文、建筑等元素,呈现一幅幅具有“中国气派、江南韵味”的画卷;青岛上合峰会举办期间的灯光秀,以全城联动的方式将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打造得流光溢彩,不仅映照出新时代青岛城市发展的娇影,也向全世界展现了“塑山海景观、展历史建筑、显城市肌理、创文化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众多公共艺术助力城市发展的案例表明,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言人,为城市文化发展开拓新视野,提出新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景观环境,它更强调以文化价值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是展演、节日庆典、城市故事偶发或派生的催化剂。所以,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基于城市母体文化的文化创新,它强调艺术的孵化和生长性。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公共艺术当以开放的文化姿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营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艺术助力城市发展”。

原标题:高端访谈|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

以公共艺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叶小青

文|记者黎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