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2020佛山非遗大数据出炉:佛山非遗项目数居全省前列

2020-08-26 17:01:19来源:佛山在线

6月12日上午,由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佛山日报社共同完成的《2020佛山非遗大数据》正式发布。该报告是佛山首份对全市非遗发展及市民对非遗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分析报告,全方位解读佛山非遗的发展状态。

根据对佛山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及3300名市民问卷调查,96%以上的佛山市民听说过和接触过佛山非遗,94%以上的市民消费过非遗相关产品,反映出佛山非遗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高度融入当下生活。

昨日,2020年佛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与会嘉宾展示彩扎(佛山狮头)。/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成绩:

佛山非遗从“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自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以来,佛山非遗保护工作稳定前行,如今佛山非遗已从“重申报”转向“重保护”,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促进非遗的职业化传承以及传承梯队的形成。

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6月,佛山拥有1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5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两项数据均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广州、揭阳;共有15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位居全省第三;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共58人,全省排名第六。

目前,佛山226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遍布全市五区,以禅城区人数最多,禅城区拥有的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达到136人,南海区42人、顺德区25人,高明区9人,三水区14人。

报告显示,佛山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以禅城、南海、顺德等区域人数最多,与这三个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不无关系;从非遗种类来看,集中在传统技艺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数最多,与佛山因手工业而兴的城市发展史相契合。

调查:

超6成市民非常熟悉佛山非遗

本次佛山非遗大数据调查选取3300份市民有效样本,针对市民对非遗的直观认知、非遗概念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调研解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佛山市民对佛山非遗发展有高度的认知,96%以上的佛山市民听说过和接触过佛山非遗,其中61%的市民对佛山非遗非常熟悉。

佛山市民主要通过媒体报道、网络传播等方式了解非遗,日常生活中接触也是佛山市民了解非遗的方式之一。

94%的市民认为非遗对现代生活有重要意义,他们还非常热衷非遗产品消费,94%以上的市民消费过非遗相关产品,其中11%的市民一年在非遗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

而市民最感兴趣的前三类非遗种类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及传统舞蹈。问卷中列举的40多个非遗项目,市民表现出极大兴趣的项目涉及传统美术、美食、传统音乐及广东拳术等,可以看出佛山非遗以“润物细无声”形式进入佛山人的生活中。

市场:

超两成非遗传承人开拓线上经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佛山非遗传承人重视市场化运营。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97名佛山市级非遗传承人中,有7成以上的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其中23.5%的非遗传承人开拓了线上经营渠道。

有非遗传承人认为,影响力、品牌以及人才资源是佛山非遗的最大优势。但他们也表示,骨干人才的缺乏、市场开发和文创产品研发不力、市场需求少是佛山非遗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建议:

多开设网店多研发非遗文创产品

未来,不少市民期待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市场。

其中,在非遗消费方式上,市民普遍希望到非遗实体店或体验馆实地体验非遗产品,公司职员、公务员以及个体经营者更关注非遗与旅游相结合的消费方式。90后和00后则对非遗二次元产品以及非遗+音乐、影视剧结合的新方式有浓厚兴趣。

对于非遗如何走向市场,市民也给出了建议,得票最高的是希望佛山非遗多与旅游业合作,或多参加有针对性的文化类会展,让更多人了解佛山非遗。同时,还有市民喊话非遗传承人:“多开网店”。

受访市民认为,佛山非遗要寻求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培养,需要传承人有大胆的创新思维和产品设计能力,非遗文创产品不仅要有设计感,更要适应当代人审美需求;同时,希望政府层面能从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加大对佛山非遗的保护和支持。

原标题:2020佛山非遗大数据出炉 佛山非遗项目数居全省前列

文 | 佛山日报记者束维

编辑 | 周志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