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调研笔记|以三元空间发展推进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

2020-08-19 10:21:33来源:佛山在线

佛山在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建设中,需要着力于从“物理+社会”的二元空间向“物理+社会+网络”的三元空间发展。

为更好落实《佛山市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中提到的建设“岭南文化魅力充分展现、文旅融合成效突显、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文化治理效能突出”的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近日,佛山市委党校成立文化课题组分赴佛山市文广旅体局、东莞文广旅体局等地,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在广泛听取了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基础上,笔者有几点思考。

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已有较扎实的基础:一是保护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佛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近年来,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都得到较好的梳理和保护,厘清了佛山的历史文化脉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二是日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佛山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抓手,构建了高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满足各层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三是较完善的文化治理体制机制。完整的文化管理机构,专业优秀的文化管理人才,覆盖全面的文化政策体系,较充足的文化财政资金。

随着信息化的进展,笔者认为,佛山在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建设中,需要着力于从“物理+社会”的二元空间向“物理+社会+网络”的三元空间发展。目前,佛山文化城市建设从三元空间来看,仍稍显不足。一是城市物理空间的文化韵味略有不足。城市空间外貌直接呈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佛山已经有某些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如岭南天地。但在整体空间呈现和细节表达上还有规划加强的地方,如城市雕塑的增加、垃圾桶的特色化等。二是社会空间的文化活力仍有不足。虽然文化设施较齐备,文化产品丰富,但相对来说,仍有民众参与热情不足和不平衡的情况。三是网络空间的文化意象不足。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三空间,不可忽视,不可或缺。不仅是文化本身在网络空间的发展需要加强,城市在网络空间发展中的文化参与表达也需要得到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佛山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有一些思考:一是加强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意识。高质量文化城市建设仅仅依靠文化管理部门远远不够。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城合作,政府各部门、企业、市民都应参与进来。需要强化文化意识,深刻认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文化表达。其中,政府部门负责起引导和带领作用。二是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文化韵味。不论是在城市物理空间还是网络空间,都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具有标识性的文化印记是区别不同空间的显著特征,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文化标识,而这种特色的文化标识应体现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样才能吸引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的不同优秀人群参与佛山高质量城市建设。三是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和基本文化需求。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则需要市场来提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文化产品是城市建设的题中要义。四是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品位,增强城市文化活力。文化品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可以养成,需要不断熏陶和陶冶。所以,需要打造有品质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精品,需要有畅通的市民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渠道,需要有促进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保障举措。五是畅通文化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文化治理不仅仅包括关于文化的治理,文化本身的治理只是城市治理的部分内容。文化治理更多是指在城市治理中融入文化要素,使治理更具弹性和柔韧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治理效果。如何使文化要素融入到城市治理,需要合理完善的体制机制。

原标题:调研笔记|以三元空间发展推进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

来源|佛山日报

文|李丽华 佛山市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