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一幅色彩斑斓的河堤彩绘在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沧江河畔徐徐展开。文昌塔、云勇森林公园、陌上花开、东洲书院等高明的文旅印记成了彩绘的主要元素,讲述着高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打卡”。
这幅长约200米、宽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彩绘,出自高明区美术家协会2名艺术工作者和4名志愿者之手。他们走进文旅资源丰富的明阳村开展艺术创作,将绿水青山融入到彩绘画卷中,成为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载体。
彩绘艺术上河堤
8月,高明明城镇明阳村沧江河畔碧波荡漾。在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前的河堤廊道上,行人们隔岸观赏色彩斑斓的彩绘。昔日的河堤,在高明青年的笔下披上了绚丽多彩的外衣。
“经过近一个月的创作,这个巨幅画卷总算完成了。”8月12日下午,创作团队成员彭斐斐为这幅画卷添上了最后几笔。看着眼前的彩绘作品,她满意地笑了。
色彩斑斓的江堤彩绘在高明明城镇明阳村沧江河畔徐徐展开。
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明人,在彭斐斐的心中,此次创作有着几分特别的意义。今年6月初,明城镇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堤岸美化提升项目,于是向全区广大青年发出河堤彩绘的邀请。看到消息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彭斐斐和谭杰麟积极响应,与4名志愿者一同走进明城镇开展艺术创作。
创作彩绘前,创作团队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精心构思、设计底稿,选取文昌塔、云勇森林公园、陌上花开、东洲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标作为创作元素,色彩以绿、蓝色为主,着重突出高明的绿色生态和田园风貌。同时,他们采用了调和漆等环保材料,让彩绘能够更好地保持亮丽色彩。
20多天内,队员们克服了烈日炙烤、暴雨突袭、蚊虫叮咬等多重困难,用手中的画笔一点一点地描绘出高明图景,让原本平平无奇的河堤变得灵动起来。“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机,我们才能将自己的作品和名字留在这片土地上,因此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个创作机会。”望着团队的创作成果,队员谭杰麟深有感触。
河堤彩绘也让明阳村的红色历史故事更加可触可感。“沿着江堤一边欣赏彩绘一边学习党史,的确不虚此行。”趁着暑假,来自江门的余先生带着孩子专程前来体验高明的红色文化。
美丽乡村添新景
在骄阳的映衬下,多彩的河堤彩绘与对岸的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明城镇历史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
“这些画家们来了以后,村里的游客增加了很多。”说起村里的变化,明阳村党委书记谭荣坚喜笑颜开。他说,河堤彩绘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为明阳村带来了新的活力。
此次彩绘创作是明城镇堤岸美化提升项目之一,项目以公共文化艺术为起点,积极推动沧江河两岸空间提质建设,带动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提升。明城镇宣文办主任陈建红表示,彩绘不仅提升了文化内涵,展现了乡村变化和人民美好生活,同时也为明城镇增添了活力,让更多村民和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明文化的熏陶。
文昌塔、云勇森林公园、陌上花开、东洲书院等高明文旅印记成为河堤彩绘的创作元素。
彭斐斐也在探索明城镇堤岸美化提升项目向文化产业延伸的更多可能。她认为,可以结合高明本土文化元素,通过艺术彩绘等多种艺术形式,发挥艺术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村,明阳村拥有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不久前,明阳村还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除革命老区自带的红色基因外,创作团队也积极从当地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更丰富的素材。
“今后,我们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明阳村的建设和发展,让更多年轻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谭荣坚说,希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把明阳村打造成时代特色鲜明、示范引领力强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和组织振兴示范村,为全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优秀经验和样本。
原标题:200米彩绘扮靓乡村风景
位于明城镇沧江河畔,吸引游客驻足“打卡”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冯慧雯
图|记者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