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片
成立于1992年的蒙娜丽莎是一家集创意设计、科研开发、专业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A股上市陶瓷企业。现有佛山西樵、广东清远、广西藤县、江西高安共四个生产基地,年产各类陶瓷砖、陶瓷板、瓷艺画1.2亿平方米。2020年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27.9%。目前,公司西樵总部和广西藤县生产基地分别建有智能制造数字中心,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水平均高于同行。
走进蒙娜丽莎智能制造数字中心,在三面大型电子显示屏上,可以清晰看到公司遍布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的四个生产基地每条生产线、每个工序的生产状况,能够实时监控产量、质量、耗能、耗电、耗水的时点数据,以及销售、物流、环保、设备等日常管理在线数据的变化。
以上场景是蒙娜丽莎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蒙娜丽莎围绕“营销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制造数字化”三大模块,实现企业产、供、销,人、货、场全范围的数字化,蹚出一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营销数字化
打通上下游服务链条
三年前,在没有实现营销数字化之前,令蒙娜丽莎感到苦恼的是:一边是厂家、经销商的仓库里积压了不少货,长时间卖不出去;另一边却是客户想要的品类、花色,厂商常常没有库存,送上门的订单白白溜走。
“由于厂家与经销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一张急订单过来,我们根本来不及排期生产。”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表示,而有时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又堆积在仓库,导致租金等成本沉甸甸压在厂商肩膀上。
痛定思痛的蒙娜丽莎意识到,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一体化的数字化营销平台。为此,公司不惜加大资金投入,基于前期业务基础搭建M2系统,打造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在蒙娜丽莎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该系统能有效支持50亿元甚至200亿元体量的业务规模。
目前,蒙娜丽莎搭建的数字化营销平台已打通上下游服务链条。在上游,厂家可以根据经销商的订单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在终端,经销商随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下单,而且经销商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实现随时调货;在下游,与70000多个货车司机签约进驻平台,根据“就近原则”,多个生产基地可以精准安排物流运输。
智能制造数字化
大数据贯穿生产全过程
蒙娜丽莎十分重视生产端新技术手段的应用。2008年,公司从原料加工自动化、能源管理、信息化计量和统计分析开始,率先启动数字化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已建设有包括APS、MES、SCADA、AGV、WCS、数字化中控中心等。
张旗康介绍,目前公司西樵总部和广西藤县生产基地分别建有智能制造数字中心,大数据管理系统贯穿生产全过程,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实现高自动化生产,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废渣废水零排放的绿色化生产。在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下,蒙娜丽莎成功打造出“艺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标杆生产基地。
蒙娜丽莎智能制造数字中心。/企业供图
引入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是蒙娜丽莎智能制造数字化表现之一。
在西樵总部,蒙娜丽莎建成国内首条绿色工厂示范线。在陶瓷薄板涉及的成型、抛光、打包、码垛等上百个工序中,以前每条线三个班需要100多名工人24小时连续作业,现在除了少数工序外,其他全部由机器人替代,只需要30名工人作业。如今,蒙娜丽莎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覆盖率已达80%以上,并不断探索在制造环节的智能化生产。
经营管理数字化
管理人员配备更加高效
2013年,蒙娜丽莎集团两个生产基地员工3502人,为企业创造了12.46亿元的营业收入。到2020年,蒙娜丽莎员工达到4471人,比2013年增长了约28%,却为企业创造了48.6亿元的营业收入,是2013年的3.9倍。这就是蒙娜丽莎经营管理数字化的成效。
蒙娜丽莎把数字化转型延伸至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告别以往的人海战术,引入了财务、采购、销售的信息系统,对订单、发货、库存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对新产品定价实行大数据分析等。
张旗康举例说,以前财务人员制作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往往需要半个月,而且靠人力手动拼凑出来,花费巨大精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后,每月最后一天零时刚过,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只需要人工简单复核、检查即可,次月第一天就能提交财务报表。效率之快、数据之准确,可见一斑。
转型心得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之下,蒙娜丽莎面临的不是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非转不可。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要素成本倒逼蒙娜丽莎下决心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拉通产销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柔性化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人机效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一些工具、方法、路径,已经不能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动生产端、管理端、营销端与财务端的数字化升级,抢占行业新风口。
原标题:蒙娜丽莎:依托“三驾马车”切入数字化新赛道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吕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