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城市文化·竞争的另一个视角

2020-07-26 19:41:17来源:佛山在线

本期主题:城市文化

进入新时期,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城市是承载人类活动的空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有哪种文化,既与城市的历史遗迹、人文名胜与城市建筑等外在的“硬件”相关,更取决于城市气质、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等“软件”因素。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期参考将以此为切入,围绕城市文化主题,探讨城市文化塑造等话题,期望能为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城市文化传播的“沉浸”革命

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感官系统,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沉浸成为人与城市、人与文化、文化与城市共存的主要形态。在这个沉浸状态中,人、文化与城市三者的边界在逐步消弭,人成为文化与城市的感知主体,而文化成为连接人与城市的主要纽带,城市则是承载人与文化的容器。既然沉浸成为当代城市与文化的主要存在方式,当我们看待城市、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时不可能忽视这一重要特征,而其中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沉浸”。“沉浸”包含两个方面——体验与场景。

体验主要指我们在与客观事物接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感受与认知。好的体验能够带来愉悦,恶劣的服务会带来差体验感,并在向别人诉说时会强化这种体验。在互联网经济发达的今天,用户的体验对于一个商业机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绩效表现至关重要。

体验在人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中也同样成立。

通过体验,人们可以感知城市与文化的存在;通过体验,人们去触摸城市发展与文化迭代的脉搏。南京夫子庙中的科举博物馆通过设置九曲回转的书简长廊,让参观的公众在刻意设计的长廊中感受科举的漫长历史与每一个参与个体的艰辛,参观者也因此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印象深刻,对南京夫子庙乃至南京作为“东南文都”的心理认知会更加强烈,这就是典型的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增强城市文化传播效果的案例。

要做到真正的沉浸,除了关注体验这个环节外,还需要注意场景。通俗地讲,场景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做了什么。场景不但可以量化管理人的体验,更可以激发、引导、增强人的体验感。如今遍布各个城市的超级购物中心,通过巨大的体量营造了一个无所不备的巨型消费场景,人们在这个场景中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即时性服务和产品。这种巨大的、封闭的物理空间在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之外,更激发了人的消费欲望、提升了人的消费体验。在这个巨大的消费场景中人的体验感会被无限拉伸,对于时空的敏感度会被降低,很多人可以在其中消磨一天而浑然不觉。

如果把这种超级购物中心放大,我们会发现整个城市也变成了一个更为巨大的场景。在城市这个巨大的场景中,文化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体验点,也可以是由点到面的体验流程,更可以成为囊括消费、教育、出版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验场。在城市的场景中,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全域、全要素、全维度的特征,文化的体验可以出现在城市的任何一个空间点上,比如城市商圈、绿道及交通工具上,也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与城市相关的刷屏事件。

城市文化的沉浸式场景必然给人们带来全场景、全体验与全感官的冲击,人们浸润在城市文化中,身处城市的地理空间内,行为更加追求体验价值感,同时与城市这个场景的结合程度日趋紧密。

他山之石

天府文化 滋养下的成都城市文化

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成都的城市文化是一种人文浸润式的文化。在这里有物质文化形态,历史与现代,新城与老城;也有虚拟文化形态,成都人的安逸与开拓,诗意与享受,成都不仅完整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基因,也在无意间契合了当下互联网时代体验至上的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的传播并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需要顶层设计与来自上层的强力推动,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与阶层中的文化碎片整合起来,把分布在历史长河与现代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有关城市的文化主脉。成都提出了“天府文化”作为对成都城市文化的引领性概念,即把天府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视为城市战略的重要部分,通过文化的亲和力与渗透力来关联城市内外的人群,通过文化的连结性实现对城市各要素的整合,以文化传播城市,以文化承载城市,以文化滋养城市。

成都的城市文化并没有浮在表面,而是浸入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与每个人身上,对于成都城市文化的解读也绝不仅仅限于川戏、川菜等。比如乡村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所进行的文创产业赋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城乡融合与文化传播之间取得最大公约数;城市绿道与文化长廊的共生共融也使得我们明白文化其实可以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社区咖啡馆的公益运营也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服务与文创融合的双赢道路。(刘祥 节选自《国际品牌观察》2020年1月刊《城市文化传播的“沉浸”革命》一文,有删改)

书店,城市文化的标杆

书店能体现城市的气质与格调,也能彰显城市的性格。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也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书店如人,它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它有血有肉,有脾气,有气质,有格调。我们在城市研究当中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许多城市往往都是“千城一面”,而国外“有个性”的城市却不在少数,其城市个性与风格的形成往往跟书店有一定联系。于是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有什么样的书店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书店可以成为这座城市给你留下记忆的元素之一。透过书店能看出这座城市对文化尊重的程度或是态度。当你到了东京神保町,出了地铁口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书店时,一定还会感觉到东京是一座有气质、有格调、有风度的城市。当你走进一家又一家书店,即使一本书都没有买,当你发现有一家书店从明治时期就在这儿,一直开到今天,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态度与文化立场。

书店是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一座城市书店不成形,那说明这个城市的形象支离破碎,或者有缺陷。从城市形象的角度来看,书店既是精神高地,同时也是民生工程,因为城市的形象跟城市的民生是密切相关的。当城市的书店跟城市口号、城市精神、城市色彩、城市氛围一并成为城市的形象代表,其将成为城市的文化标杆,将承载着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想象。

书店在城市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七个方面:其一,书店是城市多重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还需要文化,而书香弥漫的书店就是这种文化功能的体现。其二,书店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地标。城市书店容纳了这个城市所有的文化精髓,彰显着城市的文化思想、文明价值、传播水平的先进性与魅力度。其三,书店是一个城市的“公共客厅”。书店能为城市做很多在其他地方即使花钱都做不到的东西。其四,书店是城市形象的传播载体。图书是一种重要的传媒媒介,而作为装载图书的书店,也应该是一种强大的传播媒介,以凸显出它的传播力量和价值,这也是未来书店一个值得挖掘的潜力。其五,书店是城市变迁与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其六,书店能使城市的声音视觉化。书店能使城市的空间在高楼大厦中间具有节奏感,通过扩大时间的密度,为城市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带来一种舒缓感。其七,书店的存在能使城市的居民感受到一种日常生活的质感,能使城市的居民理解“悠闲时光的价值”,并使城市的居民更懂得“享受的过程”。(丁俊杰 来源:“丁俊杰看城市”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城市文化综合体会是中国城市的下一道甜点吗?

近年来,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呈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这种文化综合体是以文化为核心要素,通过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文化商业等多样化的商业形态,与行政办公、综合商业、其它服务业、总部基地、居住等互补的泛文化产业高度融合体。那么,城市创意文化综合体会是中国城市的下一道甜点吗?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文化综合体是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这种综合体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文化体验、文化消费、文化旅游为导向而进行的土地综合开发,是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比如昆明的金地星月项目、青岛的“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以及济宁市文化中心等都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地标。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动人的魅力。城市的形象、气质、性格都要依赖文化的涵养,而城市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若能够通过高度生活化的文化综合体,展示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亦不乏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双赢之道。

相对于传统公共文化设施来说,这种新兴的城市文化综合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体验的多样化,给公众带来了轻松感和主动权,让体验过程更加顺应公众的心态。二是内容的丰富性,除了文化元素外,还有更多的生活所需,各种商业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三是参与的便利性,在一个综合体内,随便走几步就可以找到不同形态的文化消费渠道。四是业态的时尚性,其既脱胎于传统文化又迎合年轻人时尚需求。五是强烈的归属感,城市文化综合体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城市的文化基因,可以消费、交往、独处。

所以,面对当前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建设浪潮,公共文化机构切莫认为这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敬而远之或冷眼旁观,相反,更应该走出传统文化设施的象牙塔,积极拥抱这一新生事物,让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走到老百姓身边。(任聿新 来源:“公共文旅在线”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城市文化》用文化激活城市“生命感”

《城市文化》的作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其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协调一致。《城市文化》一书发表于1938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整个评论界的赞誉,公众将它评价为是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这本书既是一部城市史,也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

从层层的史料中抽离出来,该书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当城市的规划者和建筑师无视其周围环境,建筑甚至城市会陷入无“生命感”的状态。这种生命感并不是人口稀少带来的,也不是指城市缺乏经济活力而垂垂老矣,没有活力的状态。而是指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罔顾对生命的需求,而仅仅以某种主义(经济主义、形式主义等)至上。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公共形式,都丧失了与普遍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当建筑物普遍脱离了人类需求的标准,从而变得便宜、小气、促狭的时候,好的建筑物(或其他公共形式)都变成了一件只是与尺寸和造价相关的事物。

文化虽然不能拯救一切城市问题,甚至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文化又如空气与阳光,是处于城市或者任何空间中的人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城市的产生基于对人类生命需求的满足,当城市渐渐忽视生命的需求,用其他东西压制生命时,城市不再会为了新的需要和需求而自我调整,渐渐扩大了违反人性和麻木不仁的缺陷。

对于文化的渴求可以视为生命的一种需要,此处的生命甚至不仅仅限于人类,同样适应于那些呆板的、但是有着“历史标签”的建筑。石和砖的本质表现使它们可以公然与时间对抗,并最终使它们能够对抗生命:建筑外壳由于其一直存在的事实看上去保证了连续性,不受外在事件转变的影响。然而事实是,外在形式只能够遵从内在生命,它是生命的表达。随着代际转换,一切有生命力的欲望和想法都必须不断地更新,重新思考,重新评价,重新建造。建筑的“生命”同样需要更新和激活。(徐春晓 来源:“言之有范”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原标题:城市文化·竞争的另一个视角

来源|佛山日报

文字整理|林润栋

制图|杨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