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村里环境好了,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三水区乐平镇新旗村委大旗头村村民陈二妹说,整条村都“年轻”起来了。在大旗头村北队,20多间古朴村屋穿上岭南风新衣,逐步变成民宿、展厅,与大旗头古建筑群相互呼应,成为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内的一抹亮色。
近日,乐平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评定为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成为本年度佛山市唯一获评的镇街。
作为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所在地,乐平镇的城市名片一直具有浓重的制造业色彩。这个工业强镇,为何又凭何获评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短短三四年,乐平镇又是如何从制造业一枝独秀,走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其农旅文新IP如何在乡村旅游领域成功出圈,盘活特色资源走出一条IP化、全域化的特色农旅文融合道路?
与老牌文旅镇并驾齐驱,乐平凭什么?
近日,乐平镇被评定为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一起获评的还有一批文旅产业链成熟的地区,如天然温泉资源丰富的广州市温泉镇,沉淀千年茶文化的“中国乌龙茶之乡”潮州市凤凰镇等。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评选自2013年启动以来,我市此前只有顺德区均安镇、乐从镇曾获2015年度的示范镇。
大旗头村镬耳屋建筑群。
能与温泉镇、凤凰镇等一批老牌文旅镇并驾齐驱,并成为佛山市内为数不多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乐平镇的底气在哪里?
游客走在大旗头村里,会发现,河涌水更清了,岸更绿了,花更艳了。“这几年,村里环境好了很多,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新旗村委大旗头村村民陈二妹说,整条村都年轻起来了。
百年古村再现青春的背后,是村里的资源都“活”起来了。
大旗头村素有“广东第一村”之称,百年古建筑群内,建起了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摄影活动基地、清代军事陈列馆;古建筑群周边,大旗头村景观公园、粤韵花海等景点串珠成链……以大旗头古村为核心,周边的景点、配套日益完善。
大旗头村在近年的蜕变,是乐平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缩影。一个接一个新建成的景点,为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
2019年国庆黄金周,300亩粤韵花海正式开门迎客,黄金周期间,到花海赏花的游客平均每天超过5000人次。新旗村党委第一书记陈继秋说,花海成功地引爆前来新旗村的人潮,来乡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带旺了周边的餐饮、特产销售。
乐平镇农林渔业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镇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带动辖区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收入超7000万元。乡村游客流量主要来源于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侨鑫生态园、小农街自然农国等景点,这3个旅游点横跨多个行政村,在镇域范围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
乡村文旅景点形式日趋多元化、吸引人气能力不断增强、镇域辐射能力强,为乐平镇评为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奠定了基础。
千亿工业大镇,如何锻造文化新IP?
一直以来,乐平镇以制造业被外界所熟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37名、“千亿工业大镇”等都是其耳熟能详的城市名片。乐平镇这次在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评选中脱颖而出,刷新了大众认识,同时,也让人好奇:这个产业强镇的农旅文IP是如何成功出圈的?
时间指针回拨至2015年以前,乐平镇内成熟的、上规模的景区仅有侨鑫生态园,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由于开发成本高、难度大等原因,在过去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对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并未体现。2015年以前,大旗头村古建筑群每年参观游客仅约1万人次。
2016年,大旗头村迎来了转折点,也是乐平镇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当时,全市正重点推进古村落保护活化,乐平镇正处于由第二产业一枝独秀迈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阶段,需要对城市形态、服务功能提升有较强带动力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撑,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是其两大抓手。
文旅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品牌效应、凝聚效应和认同效应,品牌效应在打开市场中发挥着先导作用。换言之,让辖区特色的文旅资源实现IP化,将有利于乐平镇迅速打开文旅市场。
粤韵花海。
纵观整个辖区,乐平镇当时最具挖掘价值的文旅名片便是“广东第一村”大旗头村。
“2016年,我刚来到乐平镇文化站,古村活化是当时文化线上的头等大事。”乐平镇文化站站长刘光辉说。当年,乐平镇借全市古村落保护活化的东风,投入7000多万元对大旗头村进行活化改造,修葺、翻新古建筑群,建设历史文化展览馆、文化活动基地,集中资源擦亮“广东第一村”招牌。
单单一个古建筑群的活化,并不足以成就今天的农旅文IP。刘光辉说,古村活化是基础性工作,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只是一个激发点,要形成具有实质内涵、能集聚人气的品牌效应,关键是如何依靠这个点扩大品牌的辐射面、带动力。
以“广东第一村”为基础延伸出的广府文化,是乐平镇一大特色文化。要将广府文化发展成为具有辨识度的新IP,离不开载体和项目的转化。
2017年,佛山市拉开特色小镇建设大幕。以此为契机,乐平镇以大旗头村为核心,规划广府创意文化示范区,挖掘周边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特色风俗等,挖掘一批新的文化名片,充实广府创意文化示范区的IP内涵。位于示范区内的尹边村,不仅是曾子后人聚居村落,还走出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小敏,凝聚了浓厚的儒家文化、粤剧文化。
以文化为底色,一批新的景观项目相继落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粤韵花海、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南粤古驿道水航线、水韵西岸和东岸等,在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内鳞次栉比地开花,项目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2016年开始,乐平镇连续4年举办“广府印象”文化嘉年华活动,引爆游客人气,增强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的IP 辨识度。2019年,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年接待游客量超10万人次。
农旅文全域发展,社会资本带来了什么?
大旗头村从待字闺中到品牌效应突显,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从无到有,仅花了三年多时间。乐平镇文旅项目高效率推进的背后,动力来源是什么?
经过十多年发展,乐平镇积蓄了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同时夯实了财政实力,能快速推动配套文旅发展的公建项目、配套设施落地。财政有导向的投入,为后续更有活力的社会资本进入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近,乐平镇把粤韵花海的运营管理权移交给三水区大旗头广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该花海前期由镇财政投入建设,后续将由该公司投资运营。大旗头广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新泉说,花海位于高速路出入口附近,去年国庆已经体现出其人气吸引力,花海后续将对整个景区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乐平着力建设大同湖生态示范区,文旅、生态资源有机融合,促进产业提升发展。
粤韵花海只是乐平镇抛砖引玉的其中一个小项目。随着乐平镇2019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与大同湖生态示范区,由礼运路串连成面积达9.6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20条自然村、超过10万人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丰富的文化、历史、乡村、田园资源,成为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田。
从小小的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到初具规模的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再到连片振兴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乐平镇文旅产业迈向农旅文融合新阶段。更大的发展规模、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更成熟的开发运营体系,这仅靠政府力量并不足够。
整个乡村振兴示范区预计投资约34亿元,其中政府、村组投资约8亿元,社会资本约26亿元。乐平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卢志安说,社会资本的进入,明显使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的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去年,蓝城集团正式进入乐平镇,与深圳市本味文化共建三水区大旗头广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超20亿元打造包含康养颐养中心、民宿酒店、特色美食、民间艺术展览、田园综合体等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集聚区。
蓝城集团在国内曾运营了陕西袁家村等上百个成熟案例。蓝城集团进入乐平镇不到一年时间,广府绿野仙踪、岭南民宿、岭南美食荟等项目已经陆续动工,带动农村、农业共同发展。
以岭南民宿为例,该项目盘活了大旗头村北队的闲置民居,20多间古朴的村屋穿上了岭南风新衣,逐步变成民宿、展厅。“村民通过出租这些民居用于民宿开发,增加了一笔收入。”陈继秋说,文旅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也为村民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
随着乐平镇“一轴两片四段24节点”乡村振兴示范区深入推进,乐平镇的农旅文融合发展版图将不断扩大。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的荣誉,让其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据介绍,接下来将以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东延、大同湖生态示范区为载体,充实粤韵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冠军文化的产业内涵,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加快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内的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乐平镇还将发挥农业优势,打造广府粤韵花卉基地,结合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推进文与花、人与产相互融合和谐发展,开展乡游驿站规划,将全镇农旅文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乐平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发展计划
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
重点促进本味蓝城项目投产运营,建设康养颐养中心、民宿酒店、特色美食、文旅文创、民间艺术展览、地方风俗节庆活动、亲子研学教育基地、浪漫花海、田园综合体、智慧农业等于一体的特色文旅产业集聚区。
大同湖生态示范区
依托大同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周边自然村落人文和乡村风貌,打造优美城乡生态环境,大力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创建5G技术智慧城市管理新样板,成为彰显人文情怀、生态价值、创新驱动、产城共融、城乡一体的“城产人文乡融合”示范区。
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东延
包括乐平村委的水西村,华布村委的米土布村、尹边村,以乐平涌为连接轴线,形成“一涌三村”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东部片区。发挥东部片区门户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共享,拓空间、补短板,以乐平涌为连接轴线,打造“一带三区”:岭南水乡文化展示带、广府田园水西村主题片区、南国红豆忠孝尹边村主题片区、水乡人家米土布村主题片区。
原标题:工业强镇如何唱响田园牧歌?
三水乐平以IP化、全域化焕发乡村旅游新活力,打造特色文化IP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楚欣
图|记者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