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区松岗镇,穿过显纲村一条长长的窄巷,可见中共南海县委旧址。这是一座清末砖木卷棚顶建筑,鲜红的党旗挂在房屋的显眼位置,两侧墙壁陈列着大量的照片、资料,让人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回到那段红色岁月。
1927年初,祖籍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的共产党员陈道周,调到南海县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带头成立了中共南海县支部、中共南海县委并任书记。
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在陈道周的领导下,中共南海县委扛住严峻考验,重新恢复党组织和农会,组建农民赤卫军,配合广州起义组织大沥战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杀了我一个,还有千万个陈道周站起来”
1899年,陈道周出生于花县花山镇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陈道周又名陈杜,从稍微懂事起,他就感受到中国贫苦农民家庭的无奈和艰辛。因家庭贫苦,他只在村里的私塾读了3年书,随后,年仅十多岁的他便到南海县五眼桥(现属广州市芳村区)的一间中药店当杂工。
一边是贫病交加的农民,一边是贪婪粗暴的老板,陈道周愤然离开药店,并立志要打破这个剥削、黑暗的旧世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先后考入由中共广东支部举办的平民教育学校——建国宣传学校学习,再回到家乡花县从事革命活动,并于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的前身),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5月,陈道周被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前往故乡花县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在花县,陈道周首先从平民教育入手,开办农民识字班,将九湖、仙阁、广岭一带的农民组织起来,还用山歌、双簧、龙舟、南音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唱方式作宣传,启发农民的觉悟。他说:“我们都是给地主耕田的,跟奴隶一样。要是我们都联络起来,结成全县农民的大团体,那我们农民的力量就强大,谁也不敢欺压我们了。”
就这样,金珠岗、元田、广塘等乡的农民协会很快成立起来。附近乡村也闻风而动,不断派人到天和圩花县农会筹备处申请,要求派员前去帮助组织农会。
1924年10月19日,花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陈道周主持成立大会,会上通过实行“二五减租”、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苛例以及组织农民自卫军等决议。1925年初,中共花县支部成立,陈道周任书记。
花县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让当地土豪劣绅坐立不安。他们成立花县田主维持会与农会抗衡,并以花红悬赏,收买歹徒暗杀农会干部和会员骨干。
在敌人的疯狂进攻面前,陈道周指出:“反动地主仇视的不是我道周本人,而是仇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你们不要怕,只要坚持斗争,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再说,陈道周是杀不尽的,杀了我一个陈道周,还有千万个陈道周站起来!”
农会会员深受鼓舞,坚决与反动地主作斗争,多次挫败土豪劣绅的阴谋。
点燃南海革命之火配合广州起义英勇战斗
革命星火一旦被点燃,便能照亮前路,指引胜利的方向。
1927年初,陈道周作为农民运动特派员被调往南海县,在显纲村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大力发展党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不久,中共南海县支部在显纲村成立,陈道周担任支部书记。
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南海县的中共组织在白色恐怖的高压下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党员失散。在艰难的环境下,陈道周的革命信仰没有丝毫动摇,中共南海支部转入秘密活动。
1927年七八月间,按照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南海县委员会在显纲村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海县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组织机构,陈道周成为中共南海第一任县委书记。
在陈道周的领导下,县委一边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的工作,一边着手恢复农民武装组织,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至广州起义前夕,南海县农村先后建立起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约70人。革命之火在地下星星点点汇集起来,很快呈燎原之势。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的枪炮声划破了寂静的夜,在广佛交界的共产党人迅速响应。
根据历史记载,1927年11月25日、28日和12月1日,省委连续发出紧急通告和《暴动宣言》,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广州起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南海县委把已经恢复发展起来的农民武装,组成南海农民赤卫军第一团和第二团,两个团均由南海县委书记陈道周统一指挥。”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按广州起义计划要求,这两个团的任务是:第一团协同广三铁路工人赤卫队攻占石围塘火车站和南海县大沥圩,然后配合第二团攻占佛山,控制广三铁路沿线,巩固广州外围。
12月12日凌晨,一阵密集的枪声撕破寒夜,南海农民赤卫军配合广州起义的战斗打响。两支队伍挺着长枪,挥着大刀,以钳形攻势,分别从东、西两面夹攻。不到20分钟,大沥圩上空便飘扬着锤子镰刀旗帜和犁头红旗。指挥这场战斗的,正是陈道周。
广州起义的爆发和广州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极大地震惊了中外反动势力。12月13日,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广州起义军遭到了疯狂反扑。13日傍晚,反动分子纠合各区乡反动民团2000多人包围了大沥圩。此时,大沥圩内有枪支的农民赤卫军只有200多人,情况紧急。
当晚,陈道周召开县委委员会议,决定由县委委员张霭泉组织一支70多人的决死队,掩护主力部队突围,陈道周与县委委员、农民赤卫军一团团长周侠生率领农民赤卫军主力突围向蚬岗方面撤退。
12月14日凌晨,激烈的战斗打响。在决死队掩护下,第一团队伍突破敌人重重包围,安全转移。尽管寡不敌众,决死队从未退缩,数次击退敌人的进攻。陈道周走在队伍的后面掩护撤退,迟迟未见张霭泉的队伍跟上,于是命令队伍继续向松岗方向转移,自己带着几个同志折回寻找。
可是,陈道周一行遇到大批追赶前来的敌人,不得不掉头向松岗方向撤退。当他们撤退到张边围河时,大队伍已顺利渡到对岸和转移,陈道周因不熟水性,在最后渡河时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在此次战斗中,南海农民赤卫军牺牲104人。年届九旬的老人谢岳,从幼年时就开始跟随堂兄谢颂雅参加革命,他仍清晰记得:“经历了几乎一天一夜的战斗,除了堂兄等少部分人突围成功,向西北面撤退,多数英烈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我们的红色政权。”
本栏目由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联合出品
扫码了解更多红色故事
原标题:陈道周:用生命捍卫红色政权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