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革命时期南海三水高明相继成立共产党组织 唤醒贫苦农民投身大革命洪流

2021-04-17 10:21:50来源:佛山在线

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各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在工农运动的支持下,南海、三水、高明等地加快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步伐,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唤醒其反抗压迫的斗争意识,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投身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翻天覆地的国民革命运动热潮。

南海

革命铁村涌动红色热潮

南海铁村是今大沥镇钟边社区的一个自然村,曾因打铁而得名。这里是南海农村革命的红色沃土,有革命基因的“铁性”,诞生了南海农村第一个党小组,为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1924年,铁村农民为了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自卫防身,在村中开设武馆,聘请佛山武术师周侠生到铁村授艺。此时,共产党员梁复燃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被委派到南海开展农民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农民协会及发展党组织。

梁复燃首先获得大镇邮局开明局长欧阳聘如和周侠生等人支持,借助他们的力量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梁复燃的介绍下,周侠生深受启发,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工人、农民运动,在铁村一带一边传授武艺,一边宣传革命真理。

1924年冬,梁复燃还在大沥发展了谢颂雅、李羽吉等党员,并于大沥铁村建立了党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海农村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和建立的第一个党小组。

随后,大镇、钟边等地相继成立了第二、第三个党小组。此后,南海凡有农会的地方,都建起了党小组。

三水

贫苦农民奋起反抗压迫

1926年,广东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浪潮也涌向三水。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曾参加省港大罢工的共产党员梁应坤回到三水,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同年6月,梁应坤在家乡上横冲村建立三水首个农民协会,组织贫苦农民与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作斗争。

农会骨干纷纷清算或接管公偿庙产,将钱款充当农会经费或兴办群众福利事业,同时实行减租减息、禁烟禁赌,维持社会治安,迅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农会组织在三水全县遍地开花,会员达3480多人。1926年夏天,三水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三水县支部成立,书记梁应坤,隶属中共广东区委,县支部就设在上横冲村。

此时正逢国共合作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在中共三水县支部的积极发动和帮助下,三水各行业纷纷建立工会组织。工会发动会员积极支援北伐和省港大罢工,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等要求,取得了胜利。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三水党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巩固和扩大农会组织,建立农民自卫队等。

高明

进步青年回乡传播火种

高明作为中共广东组织创建人谭平山、谭植棠的家乡,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具备了建立党组织的思想基础。

1924年8月,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的进步青年阮贞元回乡,组织发动农民运动。阮贞元回到高明后,首先在高明合水地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革命,教育和组织农友们团结起来,有组织地参加工农革命运动。在蛇塘村,阮贞元找贫苦农民谈心,介绍工农运动发展形势,动员唤起民众,打倒封建地主、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

中共高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蛇塘支部旧址。

在阮贞元的动员下,农友们纷纷要求组织农会。1925年三四月间,高明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合水蛇塘村农民协会在阮氏大宗祠(三进祠)成立,主任阮贞元,会员60余人。农会成立后开展了夺取神会公偿财产、反抗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反对高利贷、要求减租等方面的斗争。至年底,农会会员发展到160多人。1925年6月,阮贞元参加在广宁县召开的西江地区十四县农民运动特派员会议后,在此组织成立蛇塘农民自卫军,有力地推动高明农民运动发展。

1926年1月,中共西江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共产党员冯从龙负责中共高明地方组织的创建工作。当时,高明有4名共产党员,分别为冯从龙、陈殿钊、黎汝高、李家球。

冯从龙在领导农民运动的同时,积极发展党员对象,先后在农工运动骨干中发展了阮贞元、阮光、李浩光、李萱等加入共产党,逐渐壮大党员队伍力量。

1927年3月,中共高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蛇塘支部成立。

尽管当时南海、三水、高明三县的共产党员人数不多,但党的组织在各地得到发展,推动了农民运动的高涨,对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取得国民革命重大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7年4月,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中共佛山、顺德、南海、高明、三水等支部被迫停止了活动,有的党员分散隐蔽,有的党员转入地下开展秘密活动。

本栏目由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联合出品

原标题:大革命时期南海三水高明相继成立共产党组织

唤醒贫苦农民投身大革命洪流

来源|佛山日报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奕纯整理

图|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