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边,胥江祖庙旁。穿过一条不起眼的青石板路,麦街6号的入口就在大榕树下,老老少少在附近散步、闲谈,深邃幽静中透出几分烟火气息。
与许多气势磅礴的红色地标不同,麦街6号位于三水区芦苞镇刘寨村委会三村的一个普通民居里。1940年至1941年,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三水县(工)委机关,就设在这间面积仅52平方米的民居里。中共党组织和地下党员在此频繁活动,麦街6号成为抗日救国、工农运动的历史见证,在三水党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普通民居变身革命驻点
4月1日午后,佛山日报记者来到麦街6号。站在外面看,它和周边民居融为一体,青砖褐瓦已被修缮一新,外墙上挂着“佛山市三水区红色地标: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三水县委机关遗址”“芦苞镇党员教育基地”等牌匾,讲述着党员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工农运动的峥嵘岁月……
轻轻推开麦街6号大门,不足10平方米的厅里,入党誓词、历史背景等红色展板映入眼帘。沿着右侧的狭长过道往里走,睡房、厕所、澡房和厨房等依次排列。这间只有52平方米的民居,是抗战时期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三水县(工)委机关所在地。
麦街6号位于三水区芦苞镇刘寨村委会三村,是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三水县委机关遗址。/组图由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芦苞镇党建指导员、麦街6号讲解员林雪莹介绍,1938年10月,广州、三水县城相继沦陷,县政府北撤至芦苞镇。紧靠北江河畔的芦苞,既是三水县偏安之地,又是从沦陷区进入战时省会韶关市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前线。
1939年1月,中共西江特别委员会成立,领导三水、四会、广宁、高要等地的党组织和抗日救亡工作。为恢复和发展三水县的党组织,同年5月,西江特委派遣10名共产党员和10多名进步青年从驻地四会到三水,在国民党三水县政府内建立中共三水县特别支部。至9月,三水县已有20名党员,党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1939年11月,中共三水县工作委员会成立,1941年初改为中共三水县委员会,县工委和县委领导机关先后驻大塘莲滘小学、莘田小学和芦苞镇麦街6号。同时,1940年至1941年间,西江特委机关迁驻三水县芦苞镇麦街6号。
“麦街6号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林雪莹说,当时商贸活动主要依靠航运,麦街一带有众多码头,距离当时芦苞墟不过数百米的直线距离,还有大量的善信途经此地前往胥江祖庙,人来人往的环境有利于开展秘密活动和情报工作。麦街6号是由一位华侨所建。抗战时期,华侨思想开明,愿意将自己的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驻点。
见证三水红色峥嵘岁月
百年激荡的党史篇章,红色地标是最好的见证。史料记载,麦街6号在中共三水党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6月,西江特委书记刘田夫驻在芦苞近半年,领导并发展了中共在三水的抗日救亡运动。刘田夫本人还参加指导由三水县工委举办的“巡河班”。“巡河班”在芦苞北江河的船艇上,以游河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培训了一批以女党员为主的干部,充实了抗日骨干力量。
麦街6号的影响力不仅在这一方民居。1940年,三水县妇女会在距离麦街6号三四百米的冠芳茶楼开办“三八”书店,作为麦少华等地下党员进行革命宣传的阵地,秘密出售《新华日报》《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给群众输送精神食粮。
讲解员(右)向记者介绍麦街6号的红色历史。
这一时期,中共在三水的抗战力量蓬勃发展,麦街6号成为中共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在这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为三水地区全民抗战乃至日后解放战争埋下了胜利火种。其间,北江特委副书记邓楚白曾驻点芦苞镇,负责指挥南三番工委及其所辖的两支武装队伍。
2019年4月,芦苞镇政府对麦街6号进行活化升级改造,并在旁边的麦街4号增建70平方米的三水抗战纪念馆。展馆采用图片、文字、物品的方式,真实还原当时中共西江特委、中共三水县(工)委在芦苞指挥抗日救亡工作的场景,再现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
80多年前,共产党员齐聚于麦街6号,擘画未来;80多年后,这座民居恢复宁静,当年革命先烈擘画的盛景,如今已成为现实。
这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这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学党史守初心
继承革命传统 创造美好明天
三水区文联副主席梁德荣:如今,我们怀念革命前辈,追忆他们的英勇事迹,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忘我精神,铭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不怕艰险、知难而上、勇攀高峰,用自己的才智去实现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去创造无限美好的明天。
芦苞镇党建指导员、麦街6号讲解员林雪莹:从老墙斑驳到焕然一新,从空无一物到展品丰富,我们在麦街6号可以看到革命先辈的雕塑和照片,看到战争年代的煤油灯和旧枪支,了解当年共产党员如何引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希望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麦街6号,学习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
更多党史学习教育新闻请扫二维码
原标题:芦苞镇麦街6号:老民居里的红色记忆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