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咖睇佛山|吴江:佛山如何读懂“年轻人才密码”?

2021-03-17 15:41:33来源:佛山在线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佛山作为人口超800万、GDP过万亿元的新一线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的背景下,对于创新人才、青年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同时也面临引才竞争等挑战。

对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认为,佛山吸引人才有自己的优势,要在打造自身人才吸引力的同时,提高站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以及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中。

激烈竞争下的佛山“抢人”机遇

2020年,全国新增6座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GDP 万亿俱乐部”迅速扩容至23座城市,新增城市数量为史上最多。这些城市中,宁波、无锡等与佛山一样都以制造业为主,都有着因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端人才大量需求。在人才引入上,佛山一方面面临武汉、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的竞争,同时,也面对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对人才虹吸效应的挑战。

对此,吴江认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全国的人才流动加速,大量人才流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佛山而言是一大机遇。而在大湾区内,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不可避免,佛山不能与之“拼钱”“拼政策”。实际上,对于当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言,其人才的核心问题不在数量,而在结构。在这些城市不断优化“橄榄型”人才结构的同时,必将加速人才的流动。而佛山的整体环境与广深较为接近,创新创业的条件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距离上佛山跟广州也比较接近,并且佛山相对广深的生活成本更低。因此,在广深对佛山人才虹吸的同时,也不乏有相当一部分广深的人才将佛山列为流动的第一选择,这也是佛山的优势之一。

吸引人才要掌握“年轻密码”

青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当下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中,青年人才无疑是香饽饽。其中,有些城市如深圳、杭州等本身自带“年轻”标签,拥有较大优势。佛山经济在全国靠前,但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仍有待提高。实际上,佛山一直把引进青年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12月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吸引青年人才?吴江认为几个因素最为关键:收入水平、成家立业、事业平台、人才集聚。所以,人才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企业运作规律等。

对于佛山而言,要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引进青年人才,应如何发力?吴江认为,第一,要做好本地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引进外来的青年人才固然比做好本地教育的成本低,但对本地青年的培育,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本。尤其对于佛山这种制造业大市而言,本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吴江留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他建议佛山要办好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吸引全国青年投奔佛山职业教育。

第二,要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做好服务。比如,北京的中关村能吸引大量的青年人才集聚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拥有160多家社会服务组织,提供从报税到出入境等各种便利服务,甚至还有为单身青年拓展交友圈的服务组织。服务做好了,吸引青年人才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吴江

第三,要提升城市的“酷指数”。“酷指数”代表着这座城市是否具备年轻人所喜欢的文化空间与创新氛围。比如,在北京的798艺术区,有不少年轻人举办自己的画展,他们的画虽然无法进入美术馆,但在这里能获得关注,被人欣赏。而在创新氛围方面,年轻人渴望他们的点子被接受,并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落地的途径。所以,一座城市酷不酷,将是青年人才是否愿意来的重要条件。

融入大湾区创新链人才链

那么,在当前人才流动与引才竞争环境下,佛山应该如何做好自身,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呢?对此,吴江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佛山要打造自己的“珊瑚礁生态”。“珊瑚礁只占大海面积的千分之一,但却孕育了40%的海洋生物,其关键就在于珊瑚礁庇护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具有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吴江指出,佛山作为传统制造业起家的城市要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等形成与之对应的服务业,打造自己的产业链生态。此外,还要在“城”方面下力气,加强城市建设、城市环境治理,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以吸引人才的到来。

其次,落实“揭榜挂帅”,做好精准引才。“‘揭榜挂帅’的最大特点是以结果为导向,明确要做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吴江认为,城市要引进人才,先决条件是要张好“榜”——明确企业需要攻克什么关、需要哪些技术,并列出清单。政府通过清单来张“榜”,再由企业挂帅来解决人才问题。在对人才评价机制上,也不再是“伯乐相马”,而是“市场赛马”。要建立起人才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决定作用。弄清人才的供需关系、确立人才的竞争机制以及遵循人才价格机制。实事求是,人才以用为本,而不是以评为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仅要会聚,也要会用。此外,针对佛山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引进人才资金不足等问题,政府也要搭好台,帮助企业实现人才的柔性引进。

最后,要提高城市站位,在区域的人才协同与流通中找准位置。当下,无论是京津冀还是长三角,国内的几大城市群都在加强人才的协同发展。佛山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也围绕“9+2”出台一系列促进人才协同与一体化的措施。这些政策给佛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与平台,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就不能各自为政。“人才是否能在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形成人才链,关键是能否打造创新链,而你在创新链里处于什么位置,你对人才的吸引力与集聚效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排次。”吴江建议,佛山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来考虑产业的升级、承接、转化问题。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为突破点,与大湾区内的高等院校、大院大所“结对子”,来对接领军人才、高端人才。

原标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

佛山如何读懂“年轻人才密码”?

来源|佛山日报

文|佛山传媒集团记者林润栋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