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明更合镇版村麦氏大宗祠:继世重家训 种学育英才

2021-02-05 13:01:20来源:佛山在线

版村位于高明区更合镇南部,历史悠久。在村口牌坊附近,一座岭南色彩浓厚的古建筑宗祠庄严而立,大门门额题着五个金色大字——麦氏大宗祠。该建筑样式古朴、气势恢宏、雕塑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版村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清朝。该宗祠蕴含着先祖的智慧和对后人的期许,默默地见证着一代代族人繁衍生息、求学奋进。如今,它已成为麦氏同姓认祖归宗、同宗联谊的寻根之地,传承麦氏文脉,团结麦氏族人,勉励后人遵循“文经武纬振家声”的家训,奋发图强,成长成才。

修建学堂

造福一方

版村地处丘陵地带,开村已历九百载。相传屈、罗、万、石四姓始居于村中,因四姓散居于长塘、石街、东头等坊,因此该村曾名为“散村”。随后,四姓族人陆续迁走。至北宋庆历年间,麦姓族人迁居此地,认为“散”字不雅,故将村名改为“版村”。此外,该村也曾用名“板村”。

版村麦氏大宗祠雕塑图画精美。

村民介绍,因为村落位置偏僻、条件艰苦,留下居住、繁衍的一直以麦氏族人为主。版村麦氏大宗祠就是为纪念版村麦氏分支先祖梦协公而建的祠庙。该宗祠占地面积达到511.98平方米,坐北向南,三间三进,建筑采用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前进环列耳房,于2012年被列入高明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踏入麦氏大宗祠,祠堂两边雕塑画像做工十分精细,大多数以老者向稚童、青年讲学为主题。祠堂中部建有一扇门扉,门匾题着“种学堂”三个金色大字。村人解释,种学是培养学识的意思。种学堂的功能就是教学育人,明理启智,该学堂房门主要是为了纪念版村先祖梦协公在文储山开办学堂而修建。

据版村族谱记载,麦梦协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受到书香家庭的浸染,遵从名师,勤奋求学,通过殿试考取进士后入朝为官,官至北宋礼部左侍郎、国子监祭酒。村人解释,“国子监”中的“监”是政府机构的意思,“国子监”相当于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一职相当于最高学府的管事,是正二品官员。

版村麦氏大宗祠雕塑图画精美。

随着年事渐高,麦梦协辞官还乡。不过,他并没有选择返回家乡,而是带着妻儿前往当时归属于端州管理、位于版村附近的文储山山脚定居。参与典籍资料整理的版村村民麦培珠介绍,先祖麦梦协对易学有一定的研究,当他行经文储山时,山峦连绵、溪水蜿蜒的景色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再加上此地离他的家乡不远,他便当即决定要定居此地,并在文储山山脚下重操旧业,开办种学堂,教书育人,造福后人。

如今,版村通往文储山的山径杂草丛生,一些地方难以通行,再加上年代久远,种学堂原迹早已难以寻觅。后人在重修祠堂时精心打造了“种学堂”大门,并雕刻芝兰芳草,勉励后辈崇文尚学、重视教育,以求学为乐,为家乡争光。

传承家训

教书育人

因为广收学徒,且学识渊博,梦协公颇受当地青少年尊崇。麦培珠还记得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文储山周边原先有不少他姓族人分散居住,梦协公与亲族定居文储山山脚不久后,便通过开办学堂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拥戴,一些其他族姓的村民对此颇有不满,甚至打算对其不利。

版村麦氏大宗祠岭南建筑特色浓厚。/佛山日报记者谢文骏摄

但多年来,梦协公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没有机会上私塾接受教育的贫困村民获得知识,教导学生孝义之道,赢得了学生们的尊崇。当得知密谋之事后,学生们立即将此事告诉梦协公,让其连夜带着族人暂避他处,这才逃过一劫。由此可见,梦协公热心兴教的善举已经深得人心。

麦梦协创办学堂、育人启智的事迹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清宣统二年(1910年),进士麦锡良在纂修族谱时就以《麦种学堂族谱》为名。一直以来,村人大多谨遵“文经武纬振家声”的梦协家训,一心向学,造福一方。

版村附近有着文储山、云宿山等多个山脉,受山水滋养以及先祖庇荫,版村人才辈出。自古以来,但凡有人考取举人、进士,版村族人就会在宗祠前为其立功名旗杆夹石碑。现在,版村内功名旗杆夹石碑有七对共十石块,三对存于麦氏大宗祠前,四对存于万福麦公祠前。其中,据《梦协房麦氏大宗祠纪念册》记载,麦梦协后人麦有福、麦而炫、麦锡良谨遵祖训,先后在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

版村麦氏大宗祠。

版村亦出过抗日战士,据版村族谱记载,民国时期,族人麦景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保卫广州、桂南会战等著名战役。麦梦协的后人中为人师、传承种学之志的亦不在少数。20世纪70年代,政府曾为镇内挑选一批教师前往周边村居教书,版村有20多名村民应选从教。麦培珠就有着30年的从教经验,他曾在版村、泽河、大漠三条村担任中小学数学等科目教师。虽然工资较低,平时还要一边做农活一边教学维持生计,但麦培珠一直坚信,像先祖一般教书育人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重视教学

乡梓情深

版村现存6座宗祠,其中,用中麦公祠、其中麦公祠两间建筑占地面积均达250多平方米。版村石街坊、长塘坊、东头坊各自在清代建有祥卿麦公祠、恭立麦公祠、万福麦公祠。其中,万福麦公祠曾于2017年重修,为左侧环列耳房。

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土客之争,清光绪十年(1884年),当朝中宪大夫麦捷元、进士麦锡良父子历经五年,按一连三进加两衬祠的规模完成宗祠重建。

后来,因祠堂年久失修,出现墙体变形、立柱倾斜的情况,版村麦根源等村民动员梦协公后裔麦小舟牵头重修祠堂,麦小舟现为全国知名老子文化研究学者和中国古诗词研究学者。在他的发动下,梦协公后裔子孙纷纷响应,村民踊跃出钱出力,麦氏大宗祠重修工程在2014年秋顺利竣工,历时仅一年。宗祠就像一条纽带,将整个麦氏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版村麦氏大宗祠种学堂。/佛山日报记者谢文骏摄

除崇文尚学外,版村人还特别重视后辈培养。麦培珠介绍,大约在1926年,当时的版村先辈普遍认为,宗祠是个培育人才的好地方,后辈在麦氏大宗祠学习可以获得先祖庇荫,便将后辈上学的学堂移到麦氏大宗祠中。经过发展,版村人口不断增多,虽然麦氏大宗祠三进均已被用作教学空间,但仍不能满足村中后辈读书求学的需求。

后来,村民决定在宗祠两旁新建两间平房教室,容纳更多学子。但宗祠两侧原本建有村民房屋,为了让后辈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两户村民很快搬到村子另一边居住,腾出位置。随后,版村人还在祠堂附近建了两层四间课室。直至版村小学撤并到更合中心小学时,未进宗祠先闻琅琅书声的浓厚求学氛围方才淡去。

近年来,版村村民几乎每年都会自发捐资筹办年会。一些此前曾在祠堂求学,后来出外经商的乡贤往往会十分热情地捐献书画瓷玉等物品。年会上,村民乡贤竞价购买物品,缴付的资金尽数作为村中的基金,激励后辈奋发求学。村中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可领取到奖学金,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亦能得到资助,圆大学梦,学成归来后也能回馈家乡,将家训一代代传承下去。

原标题:更合镇版村麦氏大宗祠

继世重家训种学育英才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谢文骏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