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荷城街道阮埇村背山面水,村前大道整洁而开阔,村中房屋排列整齐。自2016年启动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项目以来,村子一直保持着美丽宜居的环境。古迹重现丽影,也让阮埇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游客络绎不绝。
阮埇村焕发新活力的背后,是阮埇村祠堂群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祠堂群不仅见证了阮埇村辉煌的过去,更展现了新时代阮埇村乡村振兴的成果,成为凝聚民心、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
阮埇村传统民居古建筑。
承载乡愁 维系桑梓情增强凝聚力
步入阮埇村,古色古香的莲花池映入眼帘,几个月前的盛夏,这里的荷花开得正盛。宁静安好的阮埇村,隐匿在繁华闹市中,一池清水、一片青砖、一路小花,俨然成为现代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早在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曾官至蕲州刺史的区朝揖,因仕途蒙尘被贬,携子区璇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缰川(今阮埇村),并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28代。”年近七旬的阮埇村村民区庆堂对村中族谱烂熟于心。他说,宋末朝局内忧外患,当时的区朝揖一心只想远离庙堂,寻找他心里的世外桃源。
阮埇村比邻古耶山、凌云山、南蓬山,一圈活水环绕村落,犹如荷叶载珠。向往阮瑀、阮籍在乱世中韬光养晦,一心陶醉风雅意趣人生的区朝揖,把这里命名为“阮埇村”。“名为‘阮埇’原因有多种,其中这里地处洼地,河流从上方延伸,犹如月琴一般,为‘阮’。”区庆堂说。
区氏族人迁居于此后,随着子孙世代繁衍,逐渐以家为系、花开四坊,分为阮东、阮西、阮南、阮北,并在村中建起一座座祠堂。“最多的时候有27座祠堂。”区庆堂说,宋刺史祠(始祖旧祠)等祠宇已消失,如今只剩下显璧区公祠、柏堂区公祠、乐淡区公祠、大夫区公祠等7座祠宇,甚为可惜。
乐淡区公祠。
现存的7座祠宇,分布在阮埇村四坊。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宗祠当属大夫区公祠,它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后人为纪念清代族人奉直大夫区元士而兴建,距今已有238年历史。祠堂总面阔12.7米,总进深24.5米,采用水式山墙和灰塑博古脊,建筑梁架全部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整体布局完整。
位于阮西坊的乐淡区公祠则是阮埇村现时面积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制三大座。2012年迁址重建,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步入祠堂,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于祠堂楹柱上的对联“册周淮两藩托雅扬风太史诗篇追李杜;进圣学三劄正心诚意司徒奏议迈匡刘”,刻工细致,漆艺绝伦,反映了区氏族人勤勉好学的家风传统。
“祠堂的大小体现建设祠堂时敬宗睦族的精神。”区方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遍布村巷的阮埇村祠堂群犹如一座祠堂文化大观园,承载着族群的感情寄托与亲情伦理,是维护族人桑梓之情的纽带。特别是族人在祭拜祖先之后,都能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增强宗族凝聚力。
阮溪荷景。
诗礼传家 三朝六进士一榜四文魁
“敦崇礼让,劝勉儒业”是区氏家训对后人耕读传家的箴言,而“礼让宜敦、宗族当睦”则是家训给予后代立世的宝典。区氏家训中要求族人不论贫富都要知书达理,诗礼传家。
自阮埇村开村以来,村人崇文尚学,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素有“高明第一望族”之称。据史料记载,阮埇村先后走出了6名进士、17名举人,被称为“三朝六进士,一榜四文魁”。其中声名最盛的要数明代区大相、区大伦兄弟。
区大相曾任明万历皇帝的户部尚书,擅长写诗,给后人留下了三百余首佳篇,被誉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粤东诗宗”。他以“接地气”的诗作风格改变了明代岭南诗坛的风气,著有《太史诗集》《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诗文集。
据《高明县志》记载,明末,复古主义文风笼罩诗坛,馆阁体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写诗文“情寡而工”,在拟古口号下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区大相摒除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风,善于描述民间疾苦的现实,开岭南一代诗风。他创作的《即事感怀》就抨击了明万历年间宦官不尽职守、招揽事权的现象。在凭吊宋元崖门海战古战场时,他又写下“至今崖畔石,风雨洗胡尘”“聊持一蹲酒,波上醇忠魂”等诗句。
区大相同样以书法见长,如今仍悬在广州光孝寺的诃林匾,即区大相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手书,这匾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理学名儒”区大伦则担任当时的南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等职务,专门给万历皇帝起草诏令文书,并在多地建设书院为读书人讲学。曾坐落在南蓬山的南蓬书院,就是区大伦和区大相兴建的普教讲学场所,为当地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兴建南蓬书院,区大相和区大伦还兴修水利,惠及村民。明朝时,高明秀丽围一带地势低洼、河涌交错,阮埇村常遭遇水患。区大相为官后,将这一情况面奏皇帝,后奉旨回乡修筑了一条两公里长的“九纽基”(也叫“官基”),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区大相和区大伦又带头发起捐资,兴建了八角七层的灵龟塔,如今已成为广东省文化保护单位,区大伦还专门为此撰写碑文《龟峰塔铭》。
区大相和区大伦知书达理、忠厚仁爱的精神在当地代代相传。自全国恢复高考以来,村中走出了不少大学生,考上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有的还出国进修,这些年轻人学成之后,都积极回馈家乡,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阮埇村“大夫区公祠”广场摆放着“居仁”石匾,记载古阮埇人教育后人要“仁爱”而居、“仁爱”而举。
修旧如旧 古村传古韵祠堂焕生机
在兴衰起落的历史里,阮埇村人才辈出,绝非偶然。阮埇村人聚族而居,同宗同族,统村一姓,这种以家为系的宗族精神,透露着阮埇村强大的宗族力量。
而阮埇村祠堂群如同一位长者,维系着族人,向后人述说先祖的荣光与教诲。近年来,乘着乡村文化振兴之风,阮埇村祠堂群被注入新血液,变得越发年轻,功能更加丰富。
走进乐淡区公祠可以见到,大厅和房间的墙壁已被粉刷一新。在乐淡区公祠旁边还修有村史馆,一楼四周墙面挂着图文结合的彩色展板,详细介绍了秧地村黄氏历史渊源。游人到此参观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该村历史。
除此之外,老宗祠还摇身一变,成了农村文化“俱乐部”。闲暇时候,村民相约在此跳舞、唱歌、看书,十分热闹。逢节假日,祠堂外还变身“露天影院”,轮番播放精彩电影,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2016年,佛山启动古村落活化升级项目,乘此东风,阮埇村将祠堂修缮完好,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环境,吸引八方游客慕名前来。
阮北村村民小组长区少鹏介绍,为保护好村中古色古香的民居群,荷城街道建立了严格的文物保护单位考核奖惩机制,并与阮埇村签订了文物保护责任书,一旦出现破坏文物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同时,街道还成立了专项小组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定期清理区域内的杂草垃圾,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原有格局不被破坏,并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村民和游客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建立奖惩机制只是第一步,阮埇村还利用总投资达到1600多万元的古村落活化升级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并完善村中旅游配套。阮埇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葺巷道破损的石板路,并对阮北大夫区公祠进行修缮。该村以开展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升级活化为契机,启动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逐步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系统,啃下美化村容最难啃的“硬骨头”。
现在,立足村中的古建筑、古文化,村里计划使用“佛山十大最美古村”的资金扶持和部分村民集资,修缮美化阮西旧市集,打造一条别具特色的商业街,重现阮埇村古时圩集盛况。
区少鹏表示,未来阮埇村将打造区氏祠堂群的文化品牌,祠堂群周边配套文体活动广场、健身路径、篮球场,与新建的村史馆及现有的文化场室、图书阅览区域汇集成阮埇村的综合文化服务区域,并在祠堂周边选取墙体绘制一批农耕文化的手绘,延伸区氏祠堂群的文化功能。
延伸阅读:阮埇村传统民俗文化
阮埇村自古石阶石巷,闻名乡里,名人辈出,家大业大,人口众多,殷富昌荣。流传有到该村探亲访友者,进得中闸接明门前,在水埗浣石濯足,换上鞋屐。进大户者,主人可能还让沐足,换新鞋请入厅堂。乡人于是感触自觉,以免得失主人而失礼自己,并普高乡邻,因而有歌“接瑞臧阮,明阳晒石街;繁饶锦里第,缙绅鳞比排;堂主施厚礼,乡人学精乖;未带三双鞋,莫入阮埇街”。
村民在传统建造屋宅时,按传统旧例,择取吉日良辰,兴工大吉,行墙脚、上门头、上梁披红、埋龙口,并分别举行简单仪式。建造完成后,就乔迁新居,称“入伙”。“入伙”前择吉日良辰,到入伙时,安奉神位、贴入伙对联、安床,吉时入伙进宅,家人按先长后幼,男长辈捧着柴火炉,其余有的担水桶、手提着装有母鸡与小鸡的鸡笼等,外嫁女担鸡酒担、携帽(或伞)、担甘蔗等排队进入新居。再拜四角,祭祀众神灵。主家午餐设濑粉宴,晚上设饭宴,招待亲朋好友。
原标题丨高明阮埇村祠堂群:世外桃源中 古祠焕新韵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
图丨高明区方志办提供
编辑丨钟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