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站在新时代的前列,从中国的视角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运用我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16世纪,中国的典籍(如儒家经典《论语》)就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去。这些典籍所蕴含的中国优秀文化思想与精神也被国外(包括西方和远东国家)所认同、接受。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儒家思想和生态语言学的讨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备受关注。生态文明是一个人人关注的话题,因为它关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要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首先要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本质与内涵。
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生态思想
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核心就是“生”的问题,即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中国哲学不能离开自然而谈论问题,更不能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形成任何人文传统和精神。中国哲学精神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发展出来的人文精神。中国人的生态思想和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有着本质差异。
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生态思想的陈述,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论语·述而篇》中有“子钓而不纲”的记载,说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其隐含的意义是不贪、按需而取。《论语·乡党篇》有这样的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赶回来后问是否有人受伤,而不问是否伤到马。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王阳明的观点中找到答案。在《传习录·钱德洪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我们对禽兽和草木都一样有着爱,但我们用草木去饲养禽兽;我们对人和禽兽都一样有着爱,但我们宰杀禽兽以奉养亲人、祭祀祖先、招待客人;我们对至亲和路人一样都有着爱,但如果只有一箪食一豆羹,人吃了便能活命,不吃便会死,但我们又不可能同时拯救两个人,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只能去救亲人,放弃路人。因此,王阳明认为,《大学》中所说的厚薄,是良知上自然而有秩序(条理)的,不可逾越,这就称为义,遵循这个秩序,就称为礼;明白这个秩序就称为智;自始至终坚持这个秩序就称为信。无论是禽兽与草木之间,还是宰禽兽以养亲之间或至亲与路人之间,不能两全时就得选择,该取舍时就得取舍,这就是道理,也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有学者认为,王阳明主张在万物一体境界的观照下合理地取用万物;万物一体境界是爱万物和合理取用万物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为了生存,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取得生活所需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因此,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从来没有否定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所需物质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人在宇宙中的重要位置,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也要求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对待环境、对待他人,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虽然人与其他生命体都是自然界赋予的,但人与其他生命体不同,人有道德意识,有仁性,有语言。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在万物中的重要地位,人是万物中最具灵性的也是最宝贵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儒家思想的“以人为中心”说的是以人的“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利益”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