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借阅儿童读物,到哪里最方便?”“李阿姨家。”在明城镇明城花园小区,“李阿姨”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深受邻里喜爱,小区内的小朋友都喜欢到她家做客。
这位“李阿姨”就是李景慧,她既是一名资深“书虫”,也是明城镇有名的志愿达人。这两种身份一碰撞,便有了“景慧邻里图书馆”。这个小小图书馆里,既有古典小说,也有现代文学作品,保存良好,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客人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乐无穷。李景慧爱读书、读好书,她以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的人,日前,她的家庭获得2020年高明区“书香之家”称号。
出生书香之家自幼喜爱读书
李景慧出生在黑龙江一个书香家庭。从记事起,她就和书结下不解之缘。
李景慧对书最初的印象,是妈妈捧着书给她讲故事,那时的她对世界充满好奇,觉得书里藏着另一个世界,“啥都有。”随着年龄增长,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摸索着认字、读书。
李景慧手捧最爱的《三毛全集》。
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让李景慧从小浸润在书香气之中。那时没有网络,电视节目也比较单一,读书看报成了最好的休闲娱乐。李景慧说,这让作为孩子的她能够静下心来多读书。而作为家里的老幺,已经成年的哥哥姐姐更是为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哥哥姐姐都是知识分子,收藏了很多好书,加上家里很支持买书,所以我从小就接触各类古典名著和文学作品。”
书架上一排陈旧的古典小说,为她这番话提供了最好的注脚。轻轻翻开一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封神演义》,内页已经明显泛黄,部分书页也开始脱落,能够看出这本书常被翻阅的痕迹。而那一套《儿女英雄传》的书脊已经裂开,她自己用胶水重新粘了起来。
这些旧书都是她在高明成家后,特意让家人从家乡寄过来的。“它们承载了我小时候的回忆。”李景慧说。
不打麻将不煲 剧偏爱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跟随一位表姐的足迹,李景慧来到高明,在这里工作、成家、生子,最终定居明城。在高明20年来,她一直坚持阅读。
“一到高明我就进了工厂,那时厂里人下班或者去打麻将,或者去看粤语电视剧。刚好我既不喜欢打麻将又听不懂粤语,只好窝在宿舍继续看书。”李景慧取出一本厚厚的、已经散开的《三毛全集》,“这就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书。天天看,时时翻。后来翻到整本书都散开了,页码全乱了,还没修。现在眼睛不太好,看不清书上的小字啰。”
除了一本珍爱的《三毛全集》,每逢工厂放假,李景慧还会到明城图书馆借书。表姐家住荷城,离高明图书馆近,李景慧有时也会去高明图书馆借书。“那时候借书还是用纸质的小卡片,写着什么时候借、什么时候还,现在刷身份证就方便多了。”回忆起往事,她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人结为伴侣,有了自己的小家。在她带动下,丈夫和孩子也逐渐爱上阅读。
李景慧珍藏的旧书。
李景慧的丈夫冯先生在家具厂工作,经常要加班,每天回到家基本在夜晚9点以后,他说:“下班已经很累,原本是不太看书的。但孩子出生后,她要求我每天回来必须读书,给孩子树立榜样。”于是,慢慢地,冯先生爱上读书,现在已经形成习惯,每天陪孩子读一小时名著。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今年读六年级的冯天翼已经是一名小“书虫”了。他的床头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每天睡前他都要翻看一阵,然后才去休息。“最近在看《三国演义》,这是老师指定的课外书,我很喜欢。”冯天翼说,由于经常看书,能熟练运用成语和各种典故,现在作文已经能拿到27分了,“最低一次是26分!”
热衷志愿活动 成立邻里图书馆
随着工作、生活逐渐稳定下来,李景慧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到她喜欢的志愿活动中。每逢周末,她都会带孩子到离家不远的明城镇文化站参加图书志愿活动,帮助维持图书室秩序,整理馆藏图书。
李景慧的这份热情,让明城镇文化站负责人印象深刻。今年7月,在该文化站支持下,“景慧邻里图书馆”正式开馆,主要服务楼上楼下邻居的阅读需要。
为了开好这个小小图书馆,李景慧专门调查了解小区居民的阅读喜好,之后,从文化站的藏书中挑选了200多册公共图书,分门别类整齐放置在“景慧邻里图书馆”中。这些图书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和文学作品,还有一些实用工具书。邻里闻讯,都纷纷拜访、参观、借阅。
“来借书的暂时以小朋友居多,他们会借《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类学校推荐的古典名著。我会提醒他们不能损毁图书,要按期还书,希望大家都能形成爱书护书、遵守承诺的好习惯。”李景慧说。
借此,她还注重锻炼儿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如何快速帮小伙伴找到要借的书、如何分类摆放已归还的图书,等等。做起这些事来,冯天翼现在已经有板有眼了,前阵子还在学校获得“志愿小达人”第三名。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平日生活里,身上虽然只包裹着粗衣劣布,但只要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就会光彩夺人。这句话描述的,或许就是李景慧一家吧。
原标题:高明“书香之家”李景慧:以己之力带动邻里读书热潮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李祥锐
图|记者麦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