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枝成
人物金句:
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实践,每一次实践都隐藏着创新。
12月9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三水燃气有限公司见到了邓枝成。中等个子、身材瘦削的他,看起来充满活力,动作干练,说话铿锵有力。他笑着说,就在一个小时前,他刚跑完了10公里。
在参加工作的20多年里,精力旺盛的邓枝成从一名施工员快速成长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操中,他吃过苦、受过伤,凭借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钻研劲儿和责任感,完成了多项技术研究工作,获得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都藏在实操中”
参加工作前,邓枝成就是一个爱倒腾的人,家里的家具坏了都是他来修,小到电灯,大到洗衣机,能自己完成的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做。
工作后,邓枝成更是扎根一线。“在实操中才能发现问题所在。”邓枝成说,一线的工作经验为他的技术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他创新的灵感来源。
2014年,邓枝成到小区里检查燃气管线情况,发现同事正在用手推车一一进行检测,工作起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工作效率低、检漏轨迹难以跟踪统计的问题。
能不能研制一种既能够轻松完成工作又能达到检漏效果的工具呢?
左思右想,邓枝成一夜难眠。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再次去到那个检测点,想在现场找找灵感。当他走在人行道上时,一辆自行车突然从他身边掠过。顿时,他灵光一闪,能不能把自行车与检漏检测仪整合在一起呢?想到这,邓枝成激动不已。
经过研究,邓枝成发现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控制速度。为了确定合适的速度,他与其团队成员逐一进行测试。“当时也不知道测试了多少次。”邓枝成说,只能用笨的办法了,一遍一遍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推算,邓枝成团队发现当检漏端口离地面15厘米、自行车时速保持在10公里/小时,综合捡漏效果最好。在400米的检测距离中,步行手推车检测耗时15分钟,而检漏自行车检测只花了5分钟。
2016年,“检漏自行车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他参与的“气表内嵌式阻水装置和燃气表”“燃气管网变形监测装置”等7项技术创新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谈及创新发明的心得体会,邓枝成说:“创新都藏在实操中。”
“没时间害怕,我得上去抢修”
如今,作为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安全技术部经理,邓枝成主要负责安全和技术方面的工作。20年来,从一名一线工人到安技部经理,邓枝成参与了许多抢修。
邓枝成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的一次抢修。当时正值大年初五,大部分员工都放假了,值班室接巡线人员报案称有1个50公斤液相气瓶角阀漏气。
接到消息时,邓枝成正在去乐平镇检查的路上,他立即调头奔赴现场。抵达后,他立即同抢修人员一起用测爆仪对瓶组房内及周边进行浓度检测,发现在抽风机的作用下,燃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于是,抢修人员进入瓶组房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气瓶角阀已无法完全关闭。
凭借多年的经验,邓枝成与抢修人员一起把软管拆掉,将气瓶搬到气房门口空旷的地方,并用防爆风机不断对泄漏的燃气进行驱散,但气瓶还是不断泄漏。
“液化气泄漏处温度常低,但现场没有防冻手套。”邓枝成说,如果让气瓶继续大量泄漏,有爆炸的风险,最后决定穿棉纱手套进行堵漏。邓枝成和同事尝试用减压阀装到角阀上,但是由于液化气结冰后把角阀丝口封住,旋不上去,只能间歇进行堵漏。他们又尝试用减压阀将气瓶漏气处堵塞,但由于冷却结霜,无法与瓶口连接,只能一点一点堵。
“每次将手靠近泄漏口,手就感觉很麻木。”邓枝成说,经多次堵漏,终于将减压阀旋到角阀上,泄漏才停止。“你不怕吗?”当问及他的感受时,他笑了笑说:“怕啊,怎么可能不怕,但没时间害怕,我得上去抢修。”
尽管每次抢修都很危险,但邓枝成每次都冲在前面。他说,身上的责任重于一切。
原标题: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安全技术部经理邓枝成
以实践为师与创新为友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