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约在两年前,《佛山日报·今日三水》根据当时编订的《三水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研究》,遍访全区红色遗址以及亲历者和知情者,推出“三水红色印记”专栏。今年,新编撰的《三水区红色革命遗址大博览》面世,许多新增的遗址再一次增加了三水红色故事的厚度,也不禁令人回想起那些在历史的烽火硝烟中负重前行、甘为火炬的笃定身影。
为进一步推动三水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即日起,本报联合区人民武装部、区文明办、区国防办推出“重访三水红色印迹”专栏,重访红色遗迹,回溯发生在三水这片土地上的那些红色故事。敬请垂注。
抗日战争时期,扼守北江航运枢纽的芦苞墟三度沦陷。彼时的广东省、三水县多个机关迁至芦苞墟对岸的西河坚持抗战,与西河一江之隔的芦苞墟,成为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
毗邻芦苞墟的麦街,便处在当时三水抗日救亡运动的漩涡中心。当时,中共在此先后建立三水县工委机关和西江特委机关,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如今,为纪念那一段往事,人们在这里打造了两座纪念馆——麦街6号和麦街4号。
宛如矗立在历史长河的两处碑铭,透过它们,我们重读先辈那不屈不挠的抗争,重温那一段烽火燃烧的岁月。
于无声中见证历史
三水区芦苞镇麦街4号,是麦街东侧一处被称作“竹筒屋”的民房,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区域。如今,人们在这里增设布展,讲述发生在北江流域三水段的抗战故事。
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国华侨出于爱国赤忱,将自家房子提供给中共地下党员作为秘密活动点——这房子就是三水党史上有名的“麦街6号”,中共三水县工委机关、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先后以这里为据点,团结并发展抗日力量。
市民在观看麦街4号里陈列的抗战史。
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里曾有过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中国军民在北江西岸的老鸦岗与日军两次激战——最后一次反击,战斗从上午8时许持续到下午4时许,最终全歼阵地敌军200余人,潜逃的6名日军也被乡民擒获。
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共地下党员曾在这儿上演的潜伏传奇:地下党员麦少华在冠芳茶楼开设“三八书店”——搜集情报并秘密出售《新华日报》《大众哲学》和《新妇女》等进步书报,中共三水地方组织在此成功开辟了宣传阵地。
通过它,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中共西江特委书记刘田夫在此举办“游河班”——刘田夫利用芦苞一带河网密布,航运发达、商业繁荣等有利条件,在一艘艘来回穿梭的船艇上宣传抗日,发展进步青年,培养了一股以中共女党员为主的抗日力量。
通过它,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芦苞妇女踊跃参加救亡运动——查找现存的妇女分会会员名册,仅独树岗乡就有妇女会员108人。1940年10月,芦苞西河的村头村岑氏宗祠改为“三水县新运妇委会义民火柴厂”,组织120名难民开展生产自救,缓解了日军封锁造成的火柴奇缺的困境。
……
麦街4号,这一座小小的房子,见证过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如今它所讲述的,正是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这些动魄惊心的故事,这些不屈不挠的抗争,为什么会发生在麦街,为什么会发生在芦苞?结合史料记载并借助无人机从高空俯瞰,答案不言而喻。
从高空俯瞰,麦街4号的地理优势一览无遗:麦街紧靠北江,有众多码头、渡口,往江边对开100米左右曾经有一排商铺,加上麦街距离当时芦苞墟不过数百米的直线距离,又是当时善信来往胥江祖庙的必经之路,这里人来人往,易于开展秘密活动和情报工作。
——也就是说,中共地下党员在这里开展活动,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将视野进一步拉远,麦街下游不过2公里就是芦苞水闸,其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芦苞墟依北江和芦苞涌而建,占据芦苞墟,就等于掐住了北江航运的咽喉。1938年10月,广州、三水相继沦陷。三水县不少机关撤退到芦苞西河坚持抗战,侵华日军一旦再拿下芦苞墟这块战略要地,进可从跨过北江追击在北江以西的抵抗力量,并沿北江水道北上进逼广东战时省会韶关。
——不难理解,1939年后芦苞三度陷落,这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运动在这里从未中断。早在1939年5月,西江特委为恢复和发展三水县的党组织,设立中共三水县特别支部,当时陈少陵为特支书记,并先后吸收了杜国栋、李静山等人入党。1940年12月,西江特委为加强沦陷区的抗日工作,又专门设立了以黄万吉为书记的中共三水沦陷区工作委员会。1941年初,三水县工委改为中共三水县委员会,县工委和县委领导机关先后驻大塘莲滘小学、莘田小学和芦苞镇麦街6号。
中共领导的抗战力量得到发展。当时,三水县政府成立的抗日救亡政治工作队有10多位女共产党员,她们以举办夜校、妇女识字班等形式开展战时妇女工作,发动妇女参加歌咏队、抗日慰劳队,广泛宣传抗日主张,鼓励群众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中共地下党员如周玉珍、李静音、陈衡等人,在各乡村组织壮丁队、少年团、妇女队,并轮流集中军训。此外,利用新生活运动妇女委员会名义,募集资金开办火柴厂,组织难民生产自救。
据《三水县志》所载,在1942年和1943年,日军第二次、第三次攻陷芦苞,当时的形势是日军已经攻占河口,兵临源潭,此时占据老鸦岗,可以屏障占领区,还能登高远望军情,将东、南、北三个方向尽收眼底,并通过高筑炮台控制北江航运。为此,日军曾派遣至少一个小队的兵力在此驻防。后来,日军还封锁西河全线,还沿岸设卡放哨,又在岗上修筑炮垒和修挖战壕,大本营的周围埋设地雷和布置铁丝网,工事十分坚固。
为打击侵华日军,1944年4月9日,中国军队组织实施对老鸦岗的最后一次反攻,负责进攻的是国民党一五六师(刘振湘部队),他们先行切断日军封锁线,分南北两路围攻老鸦岗。战斗中,我方进攻部队先用钢炮轰击老鸦岗高地,然后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向山上冲锋。战斗从上午8时许持续到下午4时许才终于攻克阵地,全歼阵地上的敌军200余人,附近的村民不但帮忙照料伤兵,还将潜逃的6名日军抓获。
“战斗十分惨烈,但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中国军队冒着极大损失也要夺回老鸦岗,就是因为芦苞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占据芦苞墟的龙坡山和村头村,便可以从北江东岸、西岸居高临下控制北江航道,在麦街4号陈列这些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纪念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
80多年前,广州失陷之后,北江航道成为敌占区与战时省会韶关的唯一水道运输线,芦苞地处北江要冲,是战时三水的政治中心,也是广东军民的抗战前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芦苞一直战火密布,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80多年后,芦苞镇麦街4号,以见证者的姿态,默默诉说着这书写在北江流域的三水抗战往事。
原标题:麦街4号:历史的纪念
遥想芦苞北江边的红色岁月,重温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图| 通讯员林雪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