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佛山十番传承基地在佛山六小揭牌 非遗文化传承从娃娃开始

2021-01-04 15:41:46来源:佛山在线

日前,佛山十番传承基地在佛山市第六小学揭牌,此举将进一步通过传统文化课堂培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继续开花结果。

近年来,佛山市第六小学与祖庙街道妇联、文南片区党委共同打造“爱心学堂”——文南·招李凯贤学堂,成为禅城区首家设在校园里的“爱心学堂”,并引入佛山十番课程,由非遗传承人马达明和马良辉父子为孩子们传授技艺。

2019年11月,在祖庙街道城市基层党建竞投大赛敦厚片区成果展活动上,佛山六小十番队上台表演。

经过科学、系统的学习,“爱心学堂”十番课程的学员们已经学有所成。学员们到各地参加表演、比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

编写“可以唱的谱”助孩子们快速理解演奏要诀

佛山十番最早源于禅城区大基尾,迄今已有200年历史,是佛山的传统文化,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艺术看似冷门,但多年来,大家在秋色巡游庆典场合也能找到十番队伍的身影,民间一度流传“无十番,不秋色”佳话。

“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传承十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三年来,马氏父子每个周末都会准时到“爱心学堂”为学员们授课,风雨不改。

据马良辉介绍,十番由大钹、高边锣、大民锣、铜鼓、单打、二锣、大鼓、云鼓、沙的、飞钹十种敲击乐器组成。传统的佛山十番教学都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开展,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今年1月,佛山六小十番队伍代表佛山参加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民间艺术节巡游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演奏要诀,提高学习效率,马良辉结合每种乐器的音色和每个声部的编排,为学生们编写了“可以唱的谱”,并将飞钹抛奏融入仪仗表演中。这样创新的乐谱,不同于简谱、五线谱等专业乐谱,能让没有音乐基础的孩子也能快速读懂乐曲,既有效帮助学员们熟记乐曲,又帮助他们提升乐感、节奏感,使他们在演奏时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马氏父子在教授演奏方面也下足功夫。在佛山十番里,有一种叫做“飞钹”的乐器,可与杂技、舞蹈相结合,观赏性很强,但其边缘锋利、奏法复杂,要“玩出花”来并非一件易事。

马氏父子创新地在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将飞钹的边缘磨平,并将飞钹抛奏融入仪仗表演之中,既降低了学习门槛,又让学员们能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

计划十番进课堂在全校范围普及

至今,参加“爱心学堂”十番课程的不少学员已学有所成,并到各地参加表演、比赛。据悉,今年1月,学校的十番队伍代表佛山参加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民间艺术节巡游活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佛山市第六小学校长江玮表示,学校将以佛山十番传承基地揭牌为契机,让佛山十番队伍更加壮大,擦亮佛山十番文化名片,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年来,马氏父子每个周末都会准时到“爱心学堂”为孩子们授课。/本组图片由马良辉提供

“目前十番的教学还是仅限在‘爱心学堂’中开展,人数局限在50人以内,推广面不够大。”佛山第六小学德育主任李健花表示,借助佛山十番传承基地揭牌的契机,佛山六小计划在全校范围普及十番文化。具体实施方面,在继续利用爱心学堂授课的基础上,推进十番教学进课堂。“接下来我们计划让两名音乐老师向马氏父子学习十番知识以及表演技巧,然后在课堂上教学,或者考虑编排一段十番操,增加十番教学的趣味性,让更多孩子接触十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李健花表示,另外,六小还计划组建十番表演队,挑选有兴趣的孩子,加强表演的能力,形成六小特色。

原标题:佛山十番传承基地在佛山六小揭牌

非遗文化传承从娃娃开始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