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扶持今日事,和平奋斗千秋业。”徜徉在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由谭平山、孙荪荃夫妇为纪念爱国志士所创作的《满江红》,字字句句蕴涵爱国主义情怀,引起每一位来客的强烈共鸣。
“相信你们能继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展示粤中纵队的光辉史迹。”12月27日,位于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圩的粤中纵队纪念馆改造提升后重新开馆,老战士韦芸难以按捺心中的兴奋之情。
今年,高明谭平山故居、粤中纵队纪念馆陆续完成修缮,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成,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挂牌运行。在佛山倾全市之力、集八方智慧共建博物馆之城之际,高明把一个个独具区域辨识度的红色文化基因嵌进城市文博的肌理,把红色文化底蕴融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时代战略,递出一张大气磅礴、气韵悠长的红色文化名片。
红色地标:
擦亮红色文化
过去的一周,主题为“博物馆启迪城市未来”的博物馆文化周在全市掀起一股“文博热”。在距离中心会场中欧中心数十公里之外的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下称“教育基地”),一个个重点打造的红色文化地标同样游人如织。
教育基地位于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委会七社村,由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展览区以及红色记忆主题公园三个部分组成。教育基地设置有基本陈列展厅、史料馆、多功能厅、会议室等。基地展陈分为固定展和临时展,共展出百余件珍贵史料及革命文物。其中,固定展为高明红色廉政文化历史陈列展。
5月17日,高明纪念中学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高明区博物馆参观高明历代碑刻拓片展。
高明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明历史悠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中,创造、积累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色廉政文化,高明红色廉政文化历史陈列展综合运用展板、实物、场景复原、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系统地展现了高明作为革命老区光辉的历史,以及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培育积淀的清廉为民的优良传统和闪光品质,同时展示了高明区廉政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弘扬传承廉洁家风等内容。
临时展为谭平山生平事迹展,以七个部分展示谭平山“爱国、为公、奋斗”的革命人生,通过文图、视频等形式,再现了谭平山在五四运动、建党建团、南昌起义、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展览中的许多史料来自武汉、北京等地,属于首次公开展出,更加生动全面、详实地展示了谭平山的一生。
全市博物馆文化周期间,高明还借举办“守护初心·奋力前行”徒步活动之机,将教育基地设为活动终点站。在这个面积不过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参加徒步活动的市民依次经过沧江河古航道、文昌塔等历史人文景观。“以徒步的方式来走读,我觉得很特别,很有纪念意义。”市民谭汝祥说,在畅享田园与历史人文风光的同时,也接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让红色地标成为有温度的城市风景,让高明人民以徒步体验家乡蝶变,以行动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是高明助力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的一个新探索。
一堵泥墙:
为官清廉的见证
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粤中纵队纪念馆、谭平山故居……手握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明,是全省知名的革命老区。今年以来,高明对粤中纵队纪念馆以及区内多个红色文化点进行提升改造,一个面向全市乃至全省的红色文化矩阵加速成形,过去近百年时间里沉淀于高明9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革命精神正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在教育基地,从红色廉政文化展览区出发,再走不过数分钟,就可以抵达谭平山故居。这不到五分钟的路途,却是移步皆景:沿途是镌刻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的文化墙,以及文天祥、谭平山等不同时期历史名人的事迹、诗句。
修缮后的谭平山故居恢复了以青砖墙面为特征的清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其卧室内却保留着一堵以泥土和瓦砾砌成的墙。
“这堵墙是谭平山为官清廉的历史见证。”谭平山侄孙、谭平山故居义务讲解员谭超雄说,谭平山故居曾被洪水冲毁,谭平山摒弃了衣锦还乡的思想。相反,他以身作则,禁止家人对其故居进行修缮,践行了其“爱国、为公、奋斗”的精神信条,留下了廉洁爱民的好榜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
谭平山是高明红色文化的一座精神丰碑。高明在谭平山故居的建设过程中将廉洁文化、廉政主题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同时打造成为弘扬高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新载体,是高明人民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时代阵地。高二学生梁汉琴说,参观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后,不仅了解到家乡名人的辉煌事迹,更为自己树立了努力奋斗的好榜样。
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基因,还激发起文艺创作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仅今年以来,高明已有舞台剧《信仰的力量》和现代粤剧《风雨满途砥砺行之谭平山》等本土原创作品搬上舞台。
汲取精神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中纵队在高明更合镇合水圩宣布成立,70多年过去,漫卷烽火连天浴血奋战的岁月沉淀为高明人民引以为豪的老区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
粤中纵队老战士韦芸,曾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办公室主任、现广州地区老战士联谊会粤中纵队分会会长。他认为,高明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对红色地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助于继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展示革命先辈的光辉史迹。
今年,高明加快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的改造提升。粤中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在粤中地区的人民军队,为粤中地区的人民解放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3月,粤中纵队老战士倡议在当年纵队诞生地合水圩建立粤中纵队纪念馆。
这只是高明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个缩影。在昔日游击战士战斗过的地方,处处留下了英雄赞歌。因袭红色文化基因的奋斗进取精神,同为革命老区的小洞村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主动申报成为全区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通过结合乡村旅游等元素,利用文选楼、历史纪念碑等村中多个极具历史意义的红色文化地标,构建小洞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在文化和经济上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老区振兴的发展路径。
“合水粉葛、合水西瓜、高明濑粉,还有毗邻的老香山、泰康山等一张张高明名片,与红色地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小洞村通过建设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已成为广佛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其实践恰恰证明了,在佛山,红色文化有着天然的凝聚力、号召力。
12月19日,高明区党员干部参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打造具有浓厚本土乡村韵味的红色革命路线,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红色旅游,真正感受、领略和接受革命历史文化教育。”该负责人还说,红色研学游意味着不能仅停留在参观革命老区等传统“游”的过程,还要有相关“研”和“学”的红色内容,高明有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基因,以及优渥的生态禀赋,发展红色研学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面向未来:
助建博物馆之城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之一,全市大力建设博物馆之城,高明也在不断探索中。
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今年伊始,高明区博物馆携手区书法家协会,打造了“高明历代碑刻拓片”巡展。经过专业人员持续的挖掘整理,一批有文献参考价值的碑刻再现于人们视野,佐证了高明“文风甲端郡”的历史美誉。如刻于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的《劝借义民出谷备荒碑》,该碑记载了高明设县以前先民慷慨出谷备荒、帮助肇庆高要莲塘抗洪复堤的故事。由明代诗人朱英所书的《高明县成有感》,碑文与《肇庆府志》所载的高明设县的历史信息相互印证。
今年9~10月,携手民办博物馆历史影像馆共同举办“生于1949”摄影展,除了为参与者拍摄照片,还邀请他们讲述亲身经历,通过用图片和文字集结成书的形式,呈现个人、家庭与国家共同发展的故事。高明还为华南地区最早登记注册的民办专业钱币博物馆——世纪钱币博物馆提供免费的办馆场地,馆内收藏展出中国历代货币及文物5万余件(枚),陈展了与钱币相关的铸钱模具、钱山、钱罐等文物。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么一个角色,只要你在某个领域有才华、有资源,我们就给你提供场地,提供相应的便利。”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有责任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希望以联合办馆的形式,拉动全区文博事业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全市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要求,高明稳步推进区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博物馆大楼二楼内部装修工程、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等,切实提升区博物馆软硬件水平。同时,圆满完成2019年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博产品服务需求。
还有一个消息让人期待。高明正加快推进古椰贝丘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期工作,《古椰贝丘遗址保护规划》已上报审批,《古椰贝丘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据悉,古椰贝丘遗址是广东重要的先秦时期古文化遗址,其考古发现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未来我们会因应不同的群体开展主题不一的主题活动,增强市民与博物馆之间的粘度。”该负责人还说,目前,区内所有公办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前来参观的市民还可以预约讲解服务。近期,高明区还将启动红色旅游季,以及举办“你手中的传家宝”等活动,特别是面对中小学生策划一系列的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博物馆,不单单连接起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还串联起文创、宣教、农旅等产业,成为推进乡村战略实施,描绘全域旅游蓝图的新动能。沉淀百年的红色文化基因,正融入这一片数千年来文脉绵延的土地,迸发它独特而蓬勃的活力。
助力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高明有着不可或缺的资源禀赋和时代印记。
原标题:擦亮红色文化名片 助力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杨丽东
图|记者吕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