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南海:对接大院大所引进院士项目 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厚度

2020-12-17 10:21:17来源:佛山在线

11月,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又迎来了一次盛会。以“聚焦电子健康,助力智慧中国”为主题的2020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昨日正式开幕。这是中国生命电子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旨在搭建起生命电子学从科研到转化的通道,提升学术和行业整体发展质量。

生命电子,顾名思义,是电子学与生命科学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其衍生的产业非常广泛,生物医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南海区正在全面推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生物医药产业被寄予厚望。“国字号”学术会议的召开,为南海发展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提振士气,为南海企业赢得了对接最新科研成果、了解产业发展趋势的机会。

高端学术会议在南海召开并非偶然。对接大院大所,引导“院士项目”进驻,已经成为南海区近年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北京大学教授王凡、南京大学教授高翔等,均有转化项目落户南海,在此迈出尖端科技走向市场的第一步。而借助这些“科技顶流”力量,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更加厚重,走出了一条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全新路径。

生命电子学衍生产业潜力无限

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是生命电子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旨在为生命电子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研究生以及企业家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和项目合作的平台。本次年会由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主办,南海区人民政府承办,会议将持续到本月14日,每天都安排有专业论坛。

据悉,生命电子学是电子学与生命科学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既包含从电子学角度研究生命电现象,又可以运用电子学的理论、技术、方法解决生命科学问题,并根据生命现象与特征发展仿生技术。

安捷健康产业园技术人员正在演示隔离输液椅的使用方法。/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玉林表示,生命电子学的学科交叉特性,使得其具有无限的创新性。“这就形成了非常广泛的产业,例如医疗器械、健康干预、人机智能等。近年来,生命电子相关产业高速发展,各领域形成了良性互动。”

一些南海企业根据生命电子学特征,研发了新型产品,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2019年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立项团队、心妙(佛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带头人李舟将作题为“自驱动电子医疗器件”的报告,该报告中涉及的部分项目,就落户于南海区。

据悉,心妙(佛山)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以生命电子学技术为基础的“黑科技”智能手环产品,目前正在小批量生产,即将上市销售。不同于一般的运动手环,该产品具有更高的医学价值。公司总经理赵超超介绍,他们利用脉搏搏动的机械运动,转化成电子信号,研发出一款自驱动心血管监护系统。

该系统不需要外部供电,单靠脉搏即可产生1.52伏电压。其信噪比(即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可以达到46dB,远高于现有传感器的23~25dB,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和极强的灵敏度。使用者只要佩戴上这款手环,不需要做心电图,便可即时诊断出房颤、心室间隔缺损、冠心病等病症,便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控制。

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生产工人正忙碌着给中药颗粒的外包装贴上标识并打包入箱。/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除了心血管监护外,该产品还基于目前疫情需要,增加了测量体温、血氧等相关指标的功能,未来还将搭载血糖测量技术。

在健康诊断领域的应用只是生命电子学的“冰山一角”,通过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未来还可以发展人机接口以及仿生学技术,实现人机联合智能,实现划时代的突破,前景极为广阔。

南海生物医药产业走出科技化、专业化路径

“国字号”学术盛会在南海召开,得益于此前南海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招商布局。今年,邓玉林院士团队的“北理工亘舒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项目”落户丹灶镇。该项目有着中关村“血统”,其研发的产品,可以保障疫苗运输存储的安全性,并能进行实时监测,满足相关法律监管的要求,填补了同类产品市场的空白。作为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主任委员,邓玉林也促成了学会年会在南海的落地。

近年来,南海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大招商”方向与其他领域有所差异,更加注重与大院大所、尖端科技人才团队的合作。例如,钟南山院士团队产学研转化平台——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安捷产业园,首期已经与7个项目签署了入园孵化及产业化协议,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近年来,南海通过与大院大所合作,强化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基础,增加产业发展的厚度。这样的布局,更有利于大型项目的引入。”南海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树青表示。

2020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佛山日报记者毛蕾摄

南海区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技术力量得到了有效增强。目前全区已建设各级生物医药产业工程技术中心41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18 个、区级15 个,生物医药类院士工作站1个,医药行业协会4 个。

除了科技化、高端化的发展路线,经过近10年的布局,南海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呈现了专业化的特征。目前,全区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约770 家,其中有新三板上市生物医药企业3 家。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器械、新型药物制剂等三大领域,部分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领先水平。

这三大领域在镇街的分布也有集群性效应。区内已建成的2 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分别位于狮山和里水。其中,狮山镇在医疗器械、新型药物制剂方面集聚了一批优势企业,位于此处的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引入了南山安捷(南海)健康产业基地、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南海)医学转化中心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高端医学创新转化平台。而里水镇提出“健康产业概念”,引进一方制药、打造医药谷,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投资10 亿元打造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和健康管理平台,形成了以中药制剂为主导的完整产业链条。

桂城街道则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承接了许多成果转化前期的孵化项目。

通过这些布局,南海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销、服”的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今年疫情期间,产业经受住了考验,展现出极大的发展前景。例如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内,全面开展钟南山产学研团队研发的隔离输液椅、可形成幕帘阻断空气交叉传播的诊断椅、可实现“实时消杀”的隔离病床等设备的制造。一方制药“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制造中心”则推进“肺炎1号方”等抗疫产品的生产工作。相关企业获得了各方表彰,为区域发展提振信心。

南海营商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聚优势

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在南海举办,为南海带来了解更广阔的生物医药领域的机会。活动还特意安排会员参观本土的产业项目,希望借此推介南海的投资环境。

以营商促“赢商”,营商环境建设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2018年底,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王凡团队的国内首个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在南海的落户,看中的正是南海的办事效率和发展前景。

据悉,王凡与南海的结缘始于2013年,当时,核分子影像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投资周期较长,很多地区表现冷淡,南海却在当时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出资2000万元,全力支持项目落地培育。项目经历了长达6年的孕育,取得了关键性成果。正因如此,双方又以核分子影像项目为核心和龙头,启动国内首个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踏上打造核医学领域“华为”的征程。

位于里水镇的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效果图。/受访单位提供

南海的制造业底蕴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在项目50公里范围内,可以找到所有我们所需的配件和材料。我们希望借助本地的产业优势,尽快形成产值。”邓玉林表示,南海不仅对科技工作者有着很好的支持,积极帮助项目解决落地问题,而且产业基础雄厚,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地。

今年,南海区计划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根据征求意见稿,南海区将对医药技术应用领域、医药产业服务领域、特色产业及机构领域,以及其他经区政府认定的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生物医药领域项目进行扶持。除了设置投资奖励、租金奖励外,还专门对项目的产业化给予支持。

据悉,南海将对生物医药企业在本土的应用方面给予支持,推动项目资源与本土医院对接。

深化与大院大所、尖端科技的对接合作,引导高发展型产业化项目进驻,建设产业载体,展开集聚性布局,打造全产业链,出台系列的扶持政策……这种全方位的引导和服务,是南海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模式,成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制胜法宝。

部分专家团队合作项目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

安捷产业园项目

安捷产业园是以钟南山院士团队和广州医科大学为技术支撑,由钟南山院士团队产学研转化平台——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投资超过3亿元,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创新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园首期已与7个项目签署了入园孵化及产业化协议,包括国际首创的呼吸感染防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工程疫苗中试生产基地、国际领先特殊医用食品等。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由钟南山院士领军的创业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而来,预计5年内实现产值超3亿元。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团队——

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项目

项目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院士领衔的团队,是其国内唯一的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项目生产基地。项目利用长时间主动制冷技术(高效冷热分离技术)以及储冷和保温技术,建立以智能医用冷箱为终端的云监控疫苗智能医学管理平台技术,保障疫苗的储运安全,实现疫苗配送全程追溯管理。项目可以进一步减轻目前的人力工作强度和配送成本,并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规范化管理物流企业和配送链条上的相关岗位,具有先进的技术优势。

北京大学王凡教授团队——

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

南海区与佛山瑞迪奥医药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15日签署了《“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产业化暨中国同位素医药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成功引入了北京大学王凡教授团队的“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产业化”项目。在原项目基础上,南海区进一步与王凡教授合作,引入该产业链条上的数字化高性能全环SPECT/CT、高维度图像数据智能识别分析软件及乳腺癌诊疗的一类放射性药物研制三个项目。该产业链技术水平全球领先,且目前市场仍处于空白,将奠定南海在以分子影像为代表的先进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地位。

南京大学高翔教授团队——

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

实验动物作为生物医药研发的核心工具,是保障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战略科技资源。南海区引进南京大学高翔教授团队技术转化载体单位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及基于人源化动物药物研发支撑平台。该两大平台能够为华南地区带来9000种品系以上的模式动物资源库和每年30万只以上疾病模型小鼠供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快速发展起全面支撑作用。

原标题:对接大院大所引进院士项目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厚度

南海区承办2020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毛蕾 通讯员魏丽、蒋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