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6日,2020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走进佛山五区中小学,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8名老科学家为佛山学子带来了64场科普演讲。从古老地球诞生的历史,到现代尖端科技遥感卫星,老科学家们向佛山学子分享他们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向孩子们撒播科学的种子。
聆听老科学家讲解科学知识
“宇宙中有黑洞,是否有白洞呢?”“路面上为什么能看到海市蜃楼?”“假如所有行星围绕地球转会怎么样?”“现在无人机能实现的最高和最远距离是多少?”“人类和地球,谁会先消失?”……
10月12日~16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8名老科学家徐文耀、徐德诗、卢汉清、潘习哲、刘大禾、刘定生、陈贺能、徐邦年,走进佛山五区中小学。老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和宝贵阅历传播着科学精神和科普知识,生动的课件、通俗易懂的语言,大大拓展了青少年学生的视野,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学的热情。
在南海外国语学校,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文耀告诉同学们地球的演变历程;在佛山市第十四中学,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潘习哲讲授了航天遥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在伦教中学,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徐邦年揭示无人机如何应用在现代战争;在三水华侨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刘大禾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高明沧江附小,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徐德诗教会孩子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灾害。
在5天64场科普演讲中,孩子们记下满满的笔记,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老科学家们备感欣慰。“不怕孩子们天马行空、天方夜谭,就怕孩子们不提问题。”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贺能说,科普演讲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科学世界。
2020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走进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科普演讲活动受到学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南海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李西鹏表示,每年科普演讲团到佛山,学校都会尽力争取,让学生们能够与老科学家交流。“我喜欢物理,参加了学校的科学兴趣班,老科学家的讲座带给我很多启发。”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一学生陈俊熹说。
科普演讲已在佛山持续23年
为提高包括青少年在内“四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市科协每年坚持举行“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该活动已成为我市科普工作的品牌活动。
市科协副主席王月新介绍,早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刚成立之时,市科协就在全省率先邀请该演讲团在佛山市五区中小学作巡回科普报告,至今已持续23年。
每年,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都派出优秀的科普专家,为我市开展近百场高质量科普报告,内容涉及地球物理、航空、海洋、遥感、医学与健康等各大领域。历年受益的青少年总共超过60万人次,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为提高全市青少年科学素质作出重要贡献。科学家特有的科研阅历和丰富知识,引导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佛山市政府、市科协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有他们的努力,科普演讲将一直在佛山持续下去。”徐文耀表示,佛山是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在广东地区的第一个科普基地,现在已经发展到10个地级市基地。通过佛山的辐射带动,“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在广东落地开花,并惠及广大青少年学生。
在“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品牌活动的激发和带动下,每年都有来自佛山五区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的逾10万名学生,参加到不同专业、主题、形式的科技创新学习、实践和发明创造活动中;每年都有大批优秀成果和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在广东省、全国乃至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中屡获佳绩。此外,佛山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普讲师团”,成员已发展到14人,长年深入基层中小学进行科普演讲,指导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现场花絮
赠送中科院院徽 激励孩子探索科学世界
“今天我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我想把这枚中科院院徽送给刚刚提了相对论问题的同学。”16日下午4时许,结束科普演讲后,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文耀与南海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亲切交流,回答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六年级学生陈相廷提出一个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题,让徐文耀很意外,也很惊喜。
中科院院徽外环为“中国科学院”字样,为第一任院长郭沫若的手书。环内是由六个晶体组成的一个物质结构图案,象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六大学科融汇和结合的基础作用;中间自然形成一齿轮,象征基础科学凝聚、派生的技术科学的推进作用。
在64场科普报告中,不少学生收到了这份意义非凡的礼物,这种激励让他们心潮澎湃。“很激动,很珍贵,希望能沿着老科学家们的脚步,未来能在科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相廷说。
原标题: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第23次到佛山中小学演讲
64场科普演讲撒播科学的种子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唐易婷 实习生林洁茵 通讯员陈锋登、李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