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佛山如何在高校建设大潮中破局?

2021-11-15 15:41:32来源:佛山在线

大学是人才和科技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升广州、深圳地区高校建设水平,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核心引擎;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

《规划》透露,支持珠三角其他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筹设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等高校,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眼见周边城市高校建设写进《规划》并加快建设进度,对高水平大学需求迫切的佛山,难免有些失落,不急不行。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广州、深圳、苏州、杭州、青岛、济南等城市都在加速新建大学,至少有30所大学(含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纳入建设计划。一场围绕高校建设展开的争先抢位之战,在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打响。

尽管各地建设高校的具体路径各异,但最终都指向以高校补齐城市短板、加速创新驱动这一核心目标。

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当下的佛山,能否抓住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纵观国内其他城市兴建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又有哪些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院。/佛山日报记者贡阳摄

短板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能级不匹配

《经济观察报》曾评出一份“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榜单,佛山位居榜首,成为中国最缺大学的城市。该榜单统计了中国GDP百强城市的前35名城市高校在校生情况,按照该城市每万人大学生在校生人数高低,排出了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其中,佛山大学生密度在国内GDP35强城市中最低,甚至不到平均水平的1/3。

尽管这一评选未必完全科学,但佛山在同能级城市中缺少高水平的大学,佛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不匹配、不适应,却是不争的事实。

放眼全国数百座城市,佛山多年来位居于全国城市GDP前20强,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今年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佛山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4位。

纵观经济发展,佛山身为制造业大市、民营经济强市,一直被外界视为世界观察中国制造的窗口之一。近年来,佛山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然而,在政府、企业大力推动创新的氛围下,人们发现,佛山高等教育的实力,尚未能满足产业、城市、人口的发展需求。

一个最直观的事实是,从质量上来看,目前全国GDP排名前20的城市中,佛山是少数几个没有自己的“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城市。佛山本土实力最强的本科高校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尽管其近年来办学水平提升迅速,但与同为地级市的苏州的苏州大学、扬州的扬州大学、宁波的宁波大学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从数量上来看,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级以上城市大学数量,佛山仅有13所,不及宁波、泉州等城市能级相近的城市。

有人说,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大学。一方面,高校是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是城市人才持续供给的“蓄水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本身就吸引和集聚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高端人才。城市创新发展、社会管理和城市治理都需要高水平教育体系的支撑,大学作为重要的科研、文化资源聚集地,全面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佛山城市发展水平、能级不匹配、不适应,很可能成为影响佛山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

因此,几乎每年佛山两会上,都有来自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要大力发展佛山的高等教育,助推高水平人才汇集、文化建设。

更有人士指出:佛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加快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撑,佛山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是走不出去的。高等教育就是佛山的短板,必须要把这个短板补上。

当前,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争相揽才,有的高校资源相对丰富、人才外流较多的城市甚至针对性地推出了让大学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措施。如何推动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打造南方高等教育名城,培育更多高层次人才,增强源头创新实力,蓄积城市发展后劲?这对矢志不移当好广东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佛山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重大课题。

现实

有所作为但仍须加快高校建设速度

在这样的呼声中,近年来,佛山也为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努力。

2017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次发文,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的专项政策,释放“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建设城产人教融合发展的南方高等教育名城”的决心。佛山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2所跻身国内一流的理工类大学,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达30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18万。

“十三五”以来,佛山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交出一张“增量”成绩单:截至今年9月,佛山有普通高校13所,包括市属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2所,省属本科高校5所、高职院校5所,在校生15万人。其中,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入选“国家示范骨干校”“国家优质校”“双高计划”的“大满贯”,入选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公办)排行榜前十。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也宣布在两校佛山校区推进全学段办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新设可支撑佛山市新兴六大核心产业(技术)的专业,并启动本硕博专业招生;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陆续投入使用。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预计2022年6月底动工,2024年投用。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环境优美。/来源:学校官网

除了目前在佛山设立校区的高校外,承担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任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也实现综合型向理工科转型,整体实力大幅提升。2021年7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全省第二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升格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8月首次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0强,位列全球高校第801~900位,内地高校第126~142位。

佛山也正在筹划新建高水平大学。佛山2021年教育工作要点提出,将高起点规划建设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此外,佛山还提出将建设佛山城市大学,定位为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立足佛山、服务湾区、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但与深圳等城市相比较,佛山推进新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还需加把劲。“十三五”以来,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哈工大(深圳)、深圳技术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先后获批设立,5年新增5所大学,跑出了高等教育的深圳“加速度”。深圳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校要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市。按《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高校。

不只是深圳,在珠三角,东莞、中山等城市也在抢抓机遇,加速加力新建高水平大学。如大湾区大学,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合作背景下,由广东省、东莞市规划筹建的综合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该校已于今年4月举行奠基仪式,力争2023年完成松山湖校区教学区的建设,并实现招生办学。中山科技大学则致力打造成为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顾文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主校区用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入约100亿元,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第三期建设。

展望

借湾区东风加快打造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建设浪潮中,要在高校资源争夺的赛道上不落人后,佛山需要有更大作为,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找到符合佛山自身实际的高校建设模式。

不少城市选择扩大合作版图,通过引入其他外部高水平高校资源来发力高教。

如深圳、青岛、重庆等城市近年来大手笔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引进省内、国内知名高校,还吸引港澳台和海外高校入驻,形成了一定规模。佛山可继续利用比邻广州的优势,着力引进省内、国内高水平大学到佛山新建校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新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然形成,佛山的高等教育要趁着东风,在打造国际科创走廊的形势下,顺势而为,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尤其是粤港澳高校资源,或建大学校区,或成立研究生培养机构,或建立兼具科研和成果转化作用的研究院,或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形成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

富有竞争力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富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系统。如何让各类各层次高校更好地服务城市,做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这一规划设计既要与佛山发展阶段和产业层级的要求相适应,也要与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比如,佛山是一座制造业大市,是一座以民营经济为主、拥有庞大中小企业集群的城市,因此要结合佛山的产业实际,进一步坚持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包括擘画佛山职业教育发展蓝图,瞄准“高精尖缺”,推进佛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甚至是新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造职业教育的“佛山清华”“佛山常青藤”,为民营企业、制造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支撑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高校植根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作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佛山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高瞻远瞩,长远规划,着眼于城市未来30年、50年的发展,持续发力,长期投入,久久为功。

我们期待,佛山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赛道上快马加鞭,展现新作为、新突破、新进展,矢志不移,努力让更多、更高水平的高校成为推动佛山城市能级向上跃升的强大引擎,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邹婷婷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