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棉被19张、空调被50张、草席120张……10月10日,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避难场所内,各类救灾物资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场所内可容纳百余人,并划分了儿童区和休息区。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时,这里便是周边居民的第二个家。
这是三水区防灾减灾备灾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三水区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启动,至今年9月建设完毕,目前共建设提升68处避难场所,其中新建12处、提升56处,可容纳约4万余人,实现全区
70%以上村(社区)建设有避难场所的目标,增强了基层社区的防灾减灾备灾能力。
因地制宜
重点加强镇级仓库物资储备
“在购买物资时,市民的实际需求和天气特点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像雨衣、棉被、帐篷、应急灯等救灾物资都是必不可少的。”西南街道北江社区避难场所内,场所负责人龙铁亮说,今年,北江社区购进了60张草席、60床被套、20件冬服以及其他必需品,可供上百人使用。
由于三水受台风天气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多,三水区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主要选取室内公共设施作为建设对象,对社区居委会、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改造。其中少量是室外广场,选取符合通风、采光照明等要求的场所。各场所配备灭火器,并安排人员维护场所环境卫生和设备设施,保障场所环境要求和安全要求。
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避难场所仓库内摆满了应急物资。
该项工程开展前,三水镇、村两级的救灾物资储备较为薄弱,品种不够齐全,而物资是避难场所开展救灾工作的必备需求。基于此,本次工程以镇级统筹为原则,重点加强镇级仓库的物资储备,并适当补充社区避难场所仓库的物资。救灾物资主要以帐篷、草席、衣被等耐用品为主,食品、饮用水等非耐用生活物资,由职能部门与商家签订救灾物资储备协议,存储在供应商处。一旦灾害发生时,有关部门将调动各方资源,及时将物资送达灾区,实现救灾物资共用共享。
“安全是本次避难场所提升工程的第一考量因素,结合三水自然灾害的特点,对选址、物资选购都进行了综合考量。”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避难场所设置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转移安置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能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住宿等基本生活用品,保障受灾群众安全度过灾害风险期,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未雨绸缪
专人负责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运动服、铁铲、道具、饮用水、消防服……每隔一段时间,映海南社区避难场所负责人黄敏就会到仓库中清点救灾物资,对需要更换的物资进行报备,并及时补充。“平时主要是对救灾物资、避难场所进行日常维护,保证场所正常运转。一旦有需要,我就负责登记、发放物资等工作。”黄敏说。
随着三水区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完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各镇街避难场所均实行专人负责制,跟进避难场所各项工作,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避难场所的工作流程》《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救灾物资入库和存放制度》《救灾物资盘点和保养制度》《救灾物资出库和使用回收制度》,每种制度都制作上墙,方便避难人员及时了解到进驻场所的有关事项。
北江社区避难场所的疏散路径图。
此外,每镇街组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志愿者队伍,参与避难场所启用时的服务工作以及救灾减灾宣传、灾害风险排查、灾害应急演练等相关救灾减灾工作。
“目前社区共有130多名志愿者,他们大多是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社会人士。”黄敏说,平时会定期组织志愿者队伍培训,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同时也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到各楼盘派发防灾减灾宣传资料、讲解防灾减灾有关知识,在台风天气发生时,帮助疏散脆弱人群到安全地区,并对其进行安抚。
“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把自己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分享给大家,比自己掌握更加快乐。”映海南社区志愿者朱娇荣说。朱娇荣平时积极参与社区技能培训,学习了灭火器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并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信息公开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遍布全区
避难场所是为民而建,信息公开尤其重要。在映海南社区的大门口、道路路口等地,一眼就能看见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如今小区周围增加了许多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每次进小区都能够看见。”朱娇荣说。
据了解,本次提升工程中,各避难场所都印制了避难场所疏散路径图,设置在社区醒目位置,图上标注场所的开放条件和联系电话,方便受灾群众寻求紧急救助,快速抵达避难场所应急避难。
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
同时,参考有关文件,三水区应急管理局还制定了一整套标识指示牌规范,在颜色、尺寸、材料等方面做了规定。标识牌的位置设立也有明确要求,必须在场所周边对应的主干道和路口设置指示牌,在场所大门口设置主标识,场所内设置应急指挥、医疗救护和避难人员安置室三种功能室,部分有条件的场所,利用室外空旷的地方设置应急篷宿区、应急供水、应急发电、应急医疗、应急厕所等相关功能区,满足避难人员住宿、用水、用电、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
“平时很少去关注应急避难方面的知识,现在周围的防灾备灾氛围越来越浓了,会去主动了解一下。”映海南社区居民李先生说。
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接受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程度对于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尤为重要,目前全区七个镇街的避难场所均已设置应急避难标志,该局将积极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环境,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知多D
应急避难场所小知识
1.什么是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2.什么情况下可到应急避难场所避难?
政府部门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开放和关闭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第一,避难场所的开放条件:
依据《佛山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第十一条:“(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避难场所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自行开放相应功能的避难场所;(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避难场所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开放相应功能的避难场所;(3)发布各种应急预警,需启用避难场所转移人员避险的,就近就便开放避难场所;(4)其它需开放避难场所的条件。”
凡是满足以上条件之一的,居民可按就近原则到避难场所进行避难。避难场所工作人员对每个避难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根据避难人员的生活需要,统一安排临时住所,发放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第二,避难场所的关闭条件:
依据《佛山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第十二条:“(1)应急响应终止或预警信号解除,避难人员离开后,避难场所自行关闭;(2)因灾害应急期解除,避难场所可以关闭;(3)灾害结束后,改造或改建的避难场所需要恢复日常功能,避难场所可以关闭。”当应急避难场达到关闭条件后,避难人员需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批、有序地离开。
三水区避难场所名单
西南街道
文锋西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站前街
康华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康华路4号2楼
沙头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沙头二街7座南门二楼
布心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口岸二街1号116二楼
月桂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环城路9号
文锋东社区居委会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中山东路169号
北江社区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建设一路1号
云秀社区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中山东路79号
桥头社区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园林路27号
张边社区避难场所 西南街至华苑17座首层
青岐村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青岐府前路一号
五顶岗村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五顶岗新风西路26号
洲边村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洲边商业街68号 45
董营村避难场所 西南街道董营村民委员会 30
云东海街道
伏户村委会 云东海大道与千叶大道交汇点(区气象局后面)
上九村委会 芦西公路洞溪村路口
辑罗村委会 芦西公路与云东海大道交汇点
横涌村委会 南丰大道
鲁村村委会 鲁村村道
邓岗村委会 南丰大道邓岗市场附近
石湖洲村委会 石湖洲大道中
宝月村委会 西乐大道
映海南社区居委会 映海路(浅水湾楼盘南侧)
白坭镇
老人活动中心避难场所 白坭镇工业大道31号
周村避难场所 周村党群服务中心(周村市场旁)
岗头避难场所 岗头文化楼
乐平镇
保安小学 乐平镇保安小学内
乐平镇敬老院 乐平镇敬老院内
乐平小学 乐平镇中心小学内
源潭小学 乐平镇源潭小学
三江小学 乐平镇三江小学
南边小学 乐平镇南边小学
范湖小学 乐平镇范湖小学
范湖村委会 范湖村委会
源潭村委会 源潭村委会
念德村委会 念德村委会
竹山村委会 竹山村委会
保安村委会 保安村委会
黄塘村委会 黄塘村委会
大岗村委会 大岗村委会
乐平村委会 乐平村委会
三江村委会 三江村委会
三溪村委会 三溪村委会
南联村委会 南联村委会
新旗村委会 新旗村委会
湖岗村委会 湖岗村委会
华布村委会 华布村委会
芦苞镇
芦苞实验小学 芦苞镇华山大道
龙坡中学 芦苞镇龙坡二路
佛山实验技工学校 芦苞镇成功路
芦苞镇敬老院 芦苞镇成功路
芦苞镇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芦苞镇东风路
独树岗广场 芦苞镇独树岗
独树岗星光老人之家 芦苞镇独树岗市场
长岐村旅游中心 芦苞镇独树岗村委会长岐村
四合村委会 芦苞镇四合村委会
虎眠旧村委会 芦苞镇四合村委会虎眠村
蔡边小学 芦苞镇四联村委会蔡边小学
大塘镇
大塘敬老院 大塘镇大兴大道中
永平小学 永平圩永花路32号
永平社区 大塘镇永平村委
大塘中心小学 大塘镇育才街17号
大塘社区 大塘镇大塘圩大塘街16号
莘田村委会 莘田村委会
潦边村委会 潦边村委会
南山镇
南山镇中心小学小礼堂 南山镇侨兴路迳口中心小学内
南山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 南山镇六和村委会教育路六和公园旁
择善居委会 南山镇择善路择善居委会
原标题:物资储备足应急能力强
三水区今年建设提升68处避难场所覆盖超70%村居
来源|佛山日报 三水区应急管理局
文图|见习记者周传勇通讯员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