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发现佛山丨历史上高明那些著名读书人

2020-10-23 19:41:18来源:佛山在线

原标题:历史上高明那些著名读书人

区氏兄弟 革命三谭

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国都在这天发出人人读书的倡导,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在中国,除了学习这一层含义以外,“读书”更被理解为“学而优则仕”的一种行为。千百年间多少文人学士日夜苦读,除了修身养性以外,更希望他日能够治国平天下。高明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文风甲端郡”“颜硕辈出”的美誉。据统计,从北宋到清代,总人口不多的高明庶民近学入仕者达到200余人,涌现了不少著名村落和读书名人。

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前的“三谭”雕像。(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吕润致摄

阮埇村

两朝四进士一榜四文魁

提起高明文风鼎盛的村落,阮埇村可谓无人不晓。据统计,自阮埇村开村以来,文风鼎盛多杰,先后出过6名殿试进士,17名乡试举人,当中像区朝揖、区大相、区大伦这样的历史名人,皆是从阮埇村走出来的进士。阮埇村历史上封赠、征辟、贡生、国学生不少,更因为曾经出现过祖孙父子皆科甲,父子兄弟获钦点的情况,被称为“两朝四进士,一榜四文魁”。

“两朝四进士,一榜四文魁”主角,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区大相。区档案局相关资料显示,区大相和父亲区益、哥哥区大枢、弟弟区大伦都是成功中举的读书人。区大相登第后被选为庶吉士,先后授任检讨、国修国史、经筵展书等官职,负责草拟皇榜诏令。

与区大相并不显赫的官职相比,他在岭南诗词文学方面的造诣可谓首屈一指。称病回到岭南生活的区大相,终日吟唱诗词。他创作的诗“为文有奇气,下笔千言立就,工于诗,持律既严,铸词必炼,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终其一生,区大相著有《太史诗集》《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诗文集。除此之外,区大相还捐资修建了如今高明的地标性建筑灵龟塔。

除区大相外,区大伦也曾担任当时的南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等职务,并在多地建设书院为读书人讲学。同为阮埇村人的区朝揖、区璿父子则在南宋中举担任地方要职。现如今,随着古村落活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铺开,阮埇村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文化历史,这里出过多名优秀读书人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榴村陆家鹅湖世泽锦石家风

在高明很多村的祠堂前,都会有一种叫旗杆夹石的石板。这种旗杆夹石是古时村里为表彰考取贡生、举人、进士等功名之族人,于祠堂竖立旗杆,以此光宗耀祖。官阶越显赫,旗杆夹越宽大,旗杆越粗长。而在榴村陆家的陆氏大宗祠前,这样的旗杆夹石左右各一排,彰显着从榴村陆家走出过众多人才。

榴村陆家的镬耳屋。(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摄

根据村中的《榴村陆氏族谱》和榴村《君佐房家铺》记载,榴村陆家在明清两代取得较大功名的人就有30多位。其中明朝万历年间的陆光裕、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的陆本仁等人比较出名。由于考取的功名多,因此村里祠堂前的旗杆夹石也就越来越多,这些旗杆夹石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榴村陆家人奋发图强,努力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榴村陆家最引人注目的镬耳屋,也和村里的读书人有着直接关系。榴村人考取功名、功成名就之后,都会饮水思源回乡建设榴村。于是,象征读书做官、官运亨通,形似官帽的镬耳屋,便像雨后春笋一样建起,榴村陆家至今这样的镬耳屋还存有22间。

榴村陆家村民都说,村里之所以有这么多名人,与村中一直秉承“鹅湖世泽,锦石家风”的祖训有关。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祖训前半句引自南宋著名哲学家,陆姓名人陆九渊、陆九龄,表示村中好学的风气是从陆九渊、陆九龄在江西鹅湖山讲学时留存下来的。而后半句“锦石家风”,则是为了纪念汉朝使者陆贾一诺千金的作风。两者结合成为了榴村陆家人一直传承下来的“诗礼传家,诚信之意”好家风,警醒陆家族人勤俭孝悌。

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的文昌塔。(资料图片)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吕润致摄

人文明城

百年书院“三谭”闪耀

与阮埇村、榴村陆家等一些村落相比,明城镇在培养读书人方面也是不逞多让。在明城,有历经百年的学校,有“一门四进士”的望族,还有就读北大投身革命的义士。

“说到明城和读书的关系,就不得不提明城东洲书院”。明城镇文化站站长廖志明说,这座历史悠久的书院不仅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在近代还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办起了自己的“现代化”教学,数学、地理、音乐等无所不教。

据历史记载,东洲书院是在清代光绪年间建造,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高明的最高学府。东洲书院建成的100多年间,这所学校曾经历多次停办、搬迁而屹立不倒。而就在这段时间里,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陈汝棠等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纷纷从东洲书院学有所成,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去。

除此之外,在明城镇的七社村,谭氏一族曾经在宋代出了4名进士。村民表示,七社村始祖谭宏帙与后来的伯仓公、谭惟寅、谭奋龙都是宋代的进士。其中谭宏帙一度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都察院左右侍郎等职位。每年清明,来自世界各地的谭氏后人都会回到七社村,一起祭祀这几位祖先。

有趣的是,廖志明说,明城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多的人才,还和明城的地标建筑文昌塔分不开。民间记载,文昌塔原本是明代时任高明县令张佐治为减少自己在位期间多次破坏高明风水而遭到的报应,因而筹款修建的。文昌塔取意“文曲星”,即掌管天下功名大权的神仙。塔建成之后5年,阮埇区大相、区大伦兄弟双双高中进士,自此开启了高明“文风甲端郡”的时代。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丨记者何志勇

编辑丨梁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