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造就了佛山陶瓷业的繁荣,佛山陶瓷业的蓬勃发展也孕育了一批批独具匠心的手艺人。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泽棉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今年83岁的刘泽棉出生于陶艺世家,是“刘胜记”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制陶技艺。从临摹复刻的小学徒到原创作品畅销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一路见证着佛山陶瓷业的发展变化。
见证石湾陶浴火重生
石湾陶瓷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素有“石湾瓦,甲天下”之说。在清代全盛时期,石湾共有陶窑170多座,从业人员6万余人。“新中国成立前,清末民初是石湾陶瓷最鼎盛的时候。”刘泽棉说,但经历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后,石湾陶瓷业已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仅存陶窑17座,其中能正常从事生产的只有7座,从业人员骤减到2000多人。
“我的一生见证着佛山陶瓷业从兴旺到衰落,又从谷底浴火重生。”刘泽棉介绍,1956年,石湾镇将所有生产石湾公仔的联营组合并,成立了公私合营的石湾美术陶瓷厂(今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的前身)。对于刘泽棉而言,这间陶瓷厂不仅是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更是他事业腾飞的起点。
刘泽棉83岁高龄仍每天坚持创作。/市总工会供图
进入陶瓷厂后,刘泽棉主要负责创作工作。当时陶瓷厂明确提出了“发掘传统,抢救遗产”的建厂方针。1958年,石湾重归佛山管辖,为了整合资源,集中人才搞研究创作,石湾美术陶瓷厂、石湾工艺社和艺术陶瓷工场合并,顺利地完成了对石湾陶艺的恢复和继承的历史任务。
此后30年,石湾公仔的创作和生产一直集中于此,石湾陶艺也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时期,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先后培养出9位国家级大师和7位省级大师,刘泽棉正是其中一位。
从石湾公仔看时代变迁
一名背着渔夫帽的老翁倚靠在石头边上,手握鱼竿,渔线上吊着一条小鱼,老人喜笑颜开,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在刘泽棉的工作室中,到处陈列着这样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
在父亲的熏陶下,刘泽棉从小就对陶瓷公仔感兴趣。刘泽棉翻看着自己的作品图册,跟记者讲述那些年的设计故事:“从石湾公仔种类的变化,你能看得出每个时代的变迁。在孩童时期,石湾公仔已经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尤其在建筑陶瓷、缸瓦、动物等方面,在东南亚一带很畅销。”
刘泽棉介绍,他的作品先从猪、狗这些小动物开始做起,后来听三国故事,又练习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物手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石湾公仔主要以长须公、钓鱼公等人物雕塑和代表着招财进宝等好意头的公仔为主,出口量较大。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创作主题开始转型集中为革命烈士、军人、劳动者和爱国诗人的形象。”石湾陶瓷在制作上更加侧重挖掘传统工艺,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形成了今天的百花齐放。
勤奋好学成就陶艺匠人
上世纪80年代,佛山发起“振兴中华”职工读书自学活动,鼓励职工通过多读书自学成才。刘泽棉作为佛山职工自学成才中的佼佼者,于1986年获得佛山市总工会颁发的自学成才奖,并在当年举办的佛山市职工“自学成才”表彰大会上分享经历。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培养支持。”刘泽棉还记得,入行初期,他先后到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北京故宫等地,通过临摹探索学习,平时则通过翻阅行业杂志《美术》《工艺美术》《美术研究》等学习先进技艺。1958年,刘泽棉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后来还前往江西景德镇参观交流。
在外界看来,刘泽棉是一位“高产”大师。“我学历不高,所以我需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在刘泽棉的工作室中,除了陶瓷行业的书籍,还藏有大量的诗集和历史书。“我创作《十八罗汉》的时候,翻阅了大量书籍去了解每个罗汉的故事,方能通过作品更好地表现他们的神态。”为此,他和胞弟刘炳、儿子刘兆津踏遍了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广东南华寺等艺术宝库,先后捏了160多个小泥稿,经反复筛选才塑造出18个姿态各异、富有个性的罗汉。
正是这种对陶艺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刘泽棉3次获得劳模表彰。1993年,刘泽棉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至今,83岁高龄的他仍在每天坚持创作。
原标题:陶艺匠人刘泽棉83岁高龄仍每天坚持创作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王旖荻 通讯员霍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