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也是生态廊道,让出行的人们有一路绿树繁花相随;在林间,古树参天、虫鸣鸟叫,一派醉人田园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放眼佛山,绿意盎然,处处“绿城飞花”。这一切离不开佛山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2007年,佛山启动“三年促变,绿地佛山”行动,大力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其间先后获得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
2013年,佛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航。2017年10月,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承德举行,市委书记鲁毅代表佛山正式接过“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牌匾,宣告佛山五年“创森”开花结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18年,佛山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佛山市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和《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相继出炉,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继续打造国家森林城市,致力于构建与湾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生态新格局。
2019年,佛山紧扣机构改革后职能整合的契机,将《佛山市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纳入《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体系,把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25类任务与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的九大重点生态工程优化整合为四大行动计划27类任务,建立起以“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的工作体系。
佛山率先在全国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标识试点,大力推进以万亩千亩公园为龙头的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绿心群建设,进行全域范围48个河心岛生态修复,大力实施“向路扩绿,向水借绿”,开展万里碧道佛山段和生态水轴景观带建设,打造“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片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佛山还下大力气开展桉树退改攻坚,将桉树林改造成为乡土阔叶林和珍贵树种,并按计划实施退耕还林和矿山复绿行动,逐步提升城市森林质量,有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2018~2020年期间,全市共完成新增造林面积6002.53公顷,年均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53%;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增绿”和现有绿地提质。河心岛拆违复绿47.9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佛山市城区绿化覆盖率45.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9平方米。
一系列举措,让人看到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走生态文明之路的魄力与决心,一场深绿之旅不仅让“大地植绿”,也在人们“心中播绿”。可以展望,一个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一个高品质绿色城市、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将佛山自然生态财富变成了全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禅城区:打造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城市“会客厅”
近年来,禅城坚持森林城市建设与城市升级、产业转型、民生提质、文旅提升有机衔接、融合推进,扎实开展高品质大湾区森林城市建设、千亩公园建设等工作,逐步建成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森林城市“会客厅”。
禅城优先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综合性城市公园建设。王借岗森林公园、半月岛湿地公园、大雾岗森林公园等新建设的大型公园成为重要绿化增量点,并与中山公园、文华公园、亚艺公园等成熟公园组成了整个城市绿色体系的骨架,建成四核、多点的公园模式。截至2019年底,禅城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1%,建成区绿地率38.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6平方米。
禅城岭南大道红棉花开。图/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影友容铸华禅城还丰富增绿途径,向城市立体空间、桥梁立体景观等方面挖掘增绿空间。今年5月底,市政府周边居民楼楼顶美化工程完成天面绿化2392.33平方米。禅城区已有16座桥梁完成高标准绿化景观提升,今年还将提升33座,绿化长度约10千米,将显著提升禅城道路景观。
2019年,禅城实施“花海禅城”三年行动,利用现有的道路绿地“提质增靓”。今年,禅城将继续建造点上绿色成荫、线上绿色成廊、面上绿色成景的“花海禅城”城市景观;对标国际一流,高标准建设东平河水轴滨水公园,建设一批主题公园、生态公园、口袋公园,打造一批绿化精品、标杆工程。
南海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亩公园
南海区以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河心岛生态修复、万亩千亩公园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改善生态环境。
2018年至今,南海区共完成公园建设、提质复绿、河涌整治、岸线改造等各种类型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313个,项目完成投资约20亿元,实现新增绿化面积约1.9万亩。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7平方米。
南海区内千灯湖公园、博爱湖、三山森林公园、西樵山风景名胜区、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在持续的生态修复和提升改造中有力提升城市形象。持续推进西樵山林相改造,改善森林生态体统。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完成了高海海心沙、柴洲岛、西岸海心沙三个河心岛的生态修复和滩涂绿化项目,恢复湿地生态平衡,提升生态湿地绿化面积。
南海千灯湖片区。图/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提供南海区立足全市自然生态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区内8个万亩公园和4个千亩公园,涵盖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成了一批城市、城郊市政公园,为实现南海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顺德区:向水借绿提升市域森林覆盖率
顺峰山公园的凤凰大草坪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等13项工程,共新增绿化面积约60.3公顷;顺德德胜新城中轴线改造升级项目——“金凤凰”改造升级后新增绿化面积约17公顷;德胜河“一河两岸”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5.5公顷;潭洲水道北岸(陈村段)景观改造,与南岸的绿化景观带相搭配,打造潭洲水道一河两岸滨河景观生态长廊……自2017年佛山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顺德区继续广泛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全区森林及绿地资源总量和质量。
顺德勒流街道勒北村鲤鱼沙岛。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顺德近年来大力种植水生植物,大幅提升湿地和水面的绿化覆盖率。2018年~2019年,顺德共投入600万元,在滨水内陆滩涂地种植40万株落羽杉,向水借绿。2018年至今,顺德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5941亩,新种植树木121万株,市域森林覆盖率提升2.11%,达到38.02%。
今年,顺德区新增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30个,跨年度项目20个,涉及项目投资总额64.5亿元,当中包括万亩千亩公园、城市公园、生态廊道、滨河水道、河心岛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建设。顺德还积极学习借鉴其他自然文明生态建设做得比较好的城市的做法,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高明区:深化区域生态底色让森林围城进城
高明区扎实开展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举行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并与各镇街签订责任书。重点推进控桉限桉、森林小镇、生态绿心群等工程建设。
截至2019年底,高明区市域森林覆盖率由2017年的58.28%提升至59.2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68%,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逐步形成“以千亩以上生态绿心为龙头,以城市综合性公园、镇级公园为骨架,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生态公园体系。
高空俯瞰高明老香山一带山体绵延。图/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高明区以大型生态项目建设为引领,重点抓好西江新城山水走廊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南蓬山森林公园(二期)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工作,不断推进东洲鹿鸣体育小镇、陌上花开花卉主题农业园、凌云花谷等公园的工程建设。
今年计划投资约6.91亿元用于64个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截至6月底,已完成年度投资约3.7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约54%。今年以来,高明不断深化区域生态底色,持续开展山体修复、控桉限桉等工作,截至2020年6月底,全区2018~2020年累计完成缩桉面积6.17万亩,超额完成三年6万亩的任务。继续实施森林围城进城项目和加快村镇公园建设实行全域提质增绿。高明还以西江、沧江水系规划建设为主线,推进水系和河心岛生态修复,落实河岸绿化和景观工程。
三水区:千亩绿心森林小镇提升城镇生态面貌
自2017年佛山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三水区继续坚持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绿化建设,不断提升全区森林及绿地资源总量和质量。
2018年至2019年,三水启动的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项目共193个,其中镇级公园完工7个、村居公园完工48个、滨水河道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完工5个、“三旧”改造增绿工程完工3个。南山镇、芦苞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完成限桉退桉提质工程20000亩。
三水芦苞涌畔粤韵花海,粉黛乱子草为古镇添上一层浪漫的底色。图/佛山日报资料图片2018年至2020年6月,三水区财政投入近6亿元,加上社会资金,全区共投入超过10亿元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项目。截至6月底,三水共完成新造林面积1263.11公顷,新种植树木120万株,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8.95%。
目前,青岐现代水产园区和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两个城市千亩绿心工程已启动建设。南山镇、芦苞镇和大塘镇三个森林小镇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生态面貌。
为了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生态红利”,三水区还依托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旅游景区和城市绿道网,打造多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并完成了南山镇珍贵树种基地、石笔木珍贵树种示范基地等苗圃基地建设。
原标题 | 佛山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让全民共享绿色福利
制造业大市的深绿之旅
来源 | 佛山日报
文字 |佛山日报记者吕嘉怡
编辑 | 徐嘉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