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南派武林盛佛山”,佛山是我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推动佛山功夫最早走向世界的是佛山鸿胜馆的蔡李佛拳。
近日,记者走进鸿胜馆,聆听佛山鸿胜纪念馆馆长黄镇江讲述鸿胜馆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故事。
“鸿胜”来源
创始人张炎救国救民的情怀
夏日的清晨,记者从禅城区兆祥公园南面一个小门走出,穿过一条四五百米的内街小巷后,眼前便呈现一座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封火山墙镬耳屋,这便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鸿胜馆。
鸿胜馆看上去不大,总面积约360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式建筑。门前石碑上雕刻的文字记载了这座建筑的来龙去脉。鸿胜馆建于清康熙二年(1665年),清末民初被作为鸿胜分馆。1998年3月,定名为佛山鸿胜纪念馆。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堂上悬挂的“鸿胜祖馆”匾额及祖师爷张炎雕像。
佛山鸿胜馆由张炎创办于咸丰元年(1851年)。鸿胜馆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和寓意?黄镇江给记者讲述了一段故事:
1841年,17岁的张炎由习武师傅,即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介绍到广西八排山闸建寺青草和尚拜师学艺。张炎在八排山待了8年,得到师傅悉心指导,佛门外八卦掌、拳脚器械、铁打医药,尽得真传。艺成下山时,师傅赠张炎字为“鸿胜”。
藏身于佛山内街小巷的佛山鸿胜纪念馆。
1851年,张炎到佛山创立鸿胜馆,原址在佛山衙旁街15号,由于城市变迁,原址建筑物现已湮没无存。鸿胜馆开馆后不久,张炎便与陈享一起投奔太平天国革命,并在军中任武术教练。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他与陈享一起返回新会。再后来,为了躲避搜捕,两人一起到香港暂住。直到1867年,张炎才重返佛山复馆。
红色力量
热血男儿为革命事业孜孜追求
馆内,整齐的石砖、高飞的屋檐、画满各色水彩的墙壁,都好似在诉说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
黄镇江与蔡李佛结缘,则是因为他的外公从小就给他讲蔡李佛前辈们的侠义故事,他深感蔡李佛拳弟子“道义”“正派”。
他说,张炎为了组织反帝反封建的同盟军,定下“三不教”的馆规:即“官吏不教,土豪恶霸不教,流氓地痞不教”。而当时的背景是,清末民初,佛山手工业受洋货冲击逐渐衰落,工人大量失业,社会动荡不安。资本家和黑社会组织控制了某些武馆,并作为欺压工人的工具。“祖师爷在此时定下的这样馆规,不简单啊,是紧紧依靠和团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啊。”黄镇江说,正是有了张炎这一举措,才有了后来鸿胜馆的弟子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1905 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成员就包括有鸿胜馆的李苏、钱维方等。1922年,鸿胜馆的骨干梁桂华、钱维方加入中国共产党,与王寒烬、梁复燃组成中共佛山组,领导佛山工人运动。1924年5月,佛山革命先辈吴勤以南浦鸿胜社成员为骨干,组成南浦农团军。后来,钱维方、梁桂华、吴勤等坚持地下斗争,参与了广州起义,其中梁桂华在广州起义时任工人赤卫队副总指挥,在战斗中负伤被捕,最后英勇就义。1938年10月,佛山沦陷前夕,吴勤结束鸿胜馆馆务,率200多名鸿胜馆成员到南海石石肯乡组成抗日游击队,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名声远播
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
尽管黄镇江已届古稀之年,但他仍每周五、六晚上坚持到馆内教授学员们练拳,他希望把蔡李佛拳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来。
佛山鸿胜纪念馆馆长黄镇江向记者讲述鸿胜馆的历史。
事实上,佛山鸿胜馆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早在咸丰初年,张炎就到香港设馆授徒,其弟子陈盛、阮懈、雷灿等在清末也先后在香港设馆。大革命失败后,鸿胜馆被查封,大批武术家被迫流亡海外。抗战期间,钱维方在南洋一带设馆授徒,阮懈的弟子刘彬,1939年在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上世纪四十年代,鸿胜馆一批三、四传弟子赴香港发展,成为香港一大拳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鸿胜”足迹进一步扩大,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印尼、南非、越南、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
黄镇江说,佛山鸿胜馆是世界蔡李佛弟子认同的祖馆,每年都有来自全国、世界各地的弟子回到鸿胜馆寻根祭祖。如今,蔡李佛拳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枝散叶,全球学员超过一千万,堪称世界武术的一大宗派。
“近年来,鸿胜馆也一直致力于推广蔡李佛拳,目前与多所佛山的中小学、高等院校开展合作,让蔡李佛的种子埋在青少年心底,期待以后慢慢生根发芽。”黄镇江说。
原标题:佛山鸿胜馆:佛山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罗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