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千年的沧桑变幻,让她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她成为粤剧艺术的发源地。
充满神妙传奇的琼花会馆,载满情采风骨的红船,饱含家国情怀、书写历史传奇的艺人李文茂,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大戏名曲……佛山粤剧有说不尽的故事,说不完的翘楚。
即日起,佛山日报《绘生活·佛山文史》推出佛山粤剧篇,撷取佛山粤剧发展史中的朵朵浪花,共品意蕴无穷的粤剧故事以及粤剧艺术。敬请垂注。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这首《汾江竹枝词》记载了清末佛山演出粤剧的盛况。
汾江静水流深的岁月长河,饱含多少动人的瞬间。粤剧的形成并非单一的源头,而是融合了各种庞杂源流,吸收了各类艺术的营养,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面貌和气质。而从其三个文化符号可快速了解粤剧艺术的身世和特征。
万福台
名伶辈出余音绕梁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说,万福台上曾有过一副这样的对联,不过已被风雨侵蚀,不可得见。
位于佛山祖庙灵应祠对面的万福台,建于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广东现存最完整、最著名的古戏台,也是佛山粤剧兴旺繁荣的见证。万福台高2米多,为传统的砖木结构,中间一组金漆木雕隔板分成前后台,整个建筑华美矜贵。
万福台最初演出是为了酬神。在佛山百姓供奉的诸神中,北帝在民间享有至高地位。三月三北帝诞,古镇内居民纷纷入庙参神,街坊结彩、演剧,热闹异常。酬神戏之盛行,几乎遍及古镇每个角落。
这些民间自发的活动,有着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抒发着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是对他们辛苦劳作之后的一种告慰。粤剧就这样扎根于民间沃土。每当万福台有演出,祖庙内锣鼓喧天,便给古镇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当年频繁上演的酬神戏内容主要是吉祥喜庆、祈福避邪。这些剧目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粤剧独具特色的“例戏”,包括《天姬送子》《八仙贺寿》《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郭子仪祝寿之醉打金枝》《六国大封相》等。
除节日例牌菜外,粤剧日常舞台上表演的传统剧目更是丰富多彩,有的剧目来自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有些剧目取材于演义小说,还有改编自民间传说、稗官野史等。
当年本地班有个特点,演员流动性非常大,戏班每年六七月都要重新组班一次,组班后首演必在万福台举行,然后乘船到省内各乡演出。据说,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
万福台也见证过无数大老倌的大红大紫。这个舞台上,几代粤剧人都曾披挂上阵,“薛腔”创始人薛觉先、“小生王”白驹荣、红线女、马师曾、罗家宝等名伶都在这古老的戏台展示过他们的风采。
30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万福台仍有粤剧上演。人们凝望万福台,从那斑驳的舞台上,依稀能辨认出传统戏曲的旧貌和聆听到历史的回音。
琼花会馆
瑰丽琼花 歌舞繁华
成立于佛山的琼花会馆,是粤剧的第一个行会组织。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
“琼花”这个寄托美好的词语,后来成为粤剧的代称。
琼花会馆成立的时间、地点、事由等,学界众说纷纭。粤剧研究专家赖伯疆、黄镜明于1988年出版的《粤剧史》认为,明万历年间,粤剧艺人在佛山大基尾创建了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并在其附近的汾江之滨建造了“大明万历琼花水埗”等字的石碑。
琼花会馆最终成为佛山众多会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是本地戏班和艺人投靠和信任的组织,也是艺人们的精神家园。乾隆年间编纂的《佛山忠义乡志》所附的“乡域图”中,琼花会馆是唯一载入地图中的会馆。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粤剧发展中心。
除了供奉粤剧祖师爷华光大帝,粤剧伶人们供奉的另外一尊祖师爷,则是江湖传说的“摊手五”,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江湖伶人。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记载:(张五,绰号摊手五)从北京逃到佛山,把京腔(即弋阳腔)、昆腔和武工教给红船子弟,成立戏班,并在佛山大基尾建立琼花会馆。
古镇城乡,大量的酬神戏都由琼花会馆组织本地班来承演,戏船下乡时,会馆坐地接活。粤剧专家吴炯坚称:本地班下乡演出前,必须在琼花会馆聚头,然后再分散到四乡演出;在重大节日,本地班也有联班演出的聚会。这才有了“万人围住看琼花”的盛景。
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1854年,艺人李文茂反清,清政府迁怒于粤剧和琼花会馆。琼花会馆被毁,本地梨园风声鹤唳,佛山粤剧活动陷入全面停顿和萧条。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琼花之先声,如凤鸣深谷,幽深遥远,令人怀想。琼花之后,粤剧的活动中心随八和会馆转移到广州。
琼花会馆在佛山大地留下的痕迹,渐渐杳然,只剩下相关传说,偶见于发黄的书页里,但“琼花”这一精神遗产已深深铭刻于粤剧之中,将永远流传下去。
红船岁月
苦乐人生相逢江湖
在中国上百种地方戏曲中,红船是粤剧独有的印记。珠三角一带河网纵横,水流平缓,便利的水道交通是粤剧传播的有利条件。
粤剧艺人把船涂成红色,通过水路四乡巡演,所以本地班又称为红船班,粤剧艺人称为红船弟子。
红船载歌而来的岁月,锣鼓声响大概是古镇最激动人心的声音。红船日夜漂流在珠三角密布的河网上,把欢乐传播到四方民间。
长年漂泊在水上,运载戏班全部人员和衣箱杂物的红船便成了艺人们的流动家园。直到20世纪初,红船还是粤剧艺人安身立命的场所。曾经,岭南水乡大小水埗码头泊满红船的情景,是岭南乡土情感记忆中动人的一幕。
在一个长期被主流社会贬低和无视的群体里,大概第一个能够有名有姓载入史册的粤剧艺人,便是李文茂了。清咸丰四年(1854年),陈开率领天地会数百人于佛山附近的蒙清冈起兵反清,一举攻下佛山镇,自称大宁王。李文茂趁机率领红船子弟揭竿起义,并与陈开部队会合,大宁军很快就发展到拥有十万人的起义大军,后攻打广州失败,转战广西。
佛山梨园因此遭受了一次血洗,琼花会馆被查封,大量艺人和家属被搜捕、杀害。本地班被禁演,粤剧艺人们纷纷逃亡。此后,古镇佛山再不闻歌舞锣鼓之声、不见红船泊岸之影,足足有十五年之久。
同治年间,在艺人们多方努力之下,粤剧表演终于得以解禁。红船渐渐重出江湖。到了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衰败、治安恶化,加上“省港班”的崛起,红船越来越少,后来几乎不用。到了抗战期间,红船彻底毁于战火与硝烟。
烟波浩渺的江河上,红船的身影,连同它所承载的苦乐人生,最终淹没在时间的迷雾之中。
红船虽早已逝去,余韵仍绕梁不绝。
佛山是粤剧发源地
现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戏剧节是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而200多年前,佛山“万人围住看琼花”的热闹场面,丝毫不亚于这个戏剧节。
南国有佳音,歌舞话升平。有“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对其形成的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认为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以汾江之滨发现的“大明万历琼花水埗”石碑来判断;有认为始于清代雍正年间,以张五传艺于红船弟子为标志等。但发源地在佛山几乎已成共识。
正如粤剧老艺术家陈非侬所说:“佛山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最具备接受和孕育文化娱乐事业的条件,故此,粤剧萌芽和成长的地方是佛山,佛山才是粤剧的发源地。而且粤剧一直在佛山成长和发展,有很长时间,粤剧在佛山十分兴盛。”
佛山工商业繁荣成为孕育粤剧的种子,在交流融合中得到更好发展。粤剧的最终形成,与外江班入粤密不可分。对此,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这样概括:由外江班的全盛,渐为本地班与外江班的并立,再成为彼此合并,最后本地班独盛,粤剧遂成为独具风格、特点鲜明的大型地方戏曲。(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原标题:粤剧历史三个文化符号
琼花芬芳载红船余音绕梁三百年
来源|佛山日报
策划|莫凡、范银燕
撰文|记者周勤辉
绘图|王淼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