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陈海立,男,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从事明清财政史、明清近代经济史研究,主攻方向为清代州县财政、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出版有学术专著《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与局限:西樵桑基鱼塘农业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前与广东工业大学讲师丁书云合作研究撰写佛山历史文化丛书课题项目《佛山桑园围史》。
横贯南海、顺德14堡的桑园围,是千百年来佛山人民与珠江水系共生共荣的产物。在珠三角地区御水防洪过程中,佛山桑园围是绝对的“主角”。
由陈海立博士生和广东工业大学教师丁书云共同编著的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之《佛山桑园围史》处于收尾中。陈海立认为,当时建造堤围的人不是普通农民,而是有着大量土地的士绅,他们有实力、有动力促成桑园围早期堤围的产生。从基围历史延伸至人居环境适应自然的空间秩序去研究,有助于当代人以更深入的方式了解佛山桑园围的千年历史。
桑园围发展与区域经济息息相关
记者:多年研究中,您对桑园围的发展史有什么看法?这与佛山地区的区域经济有什么关系?
陈海立:桑园围传说兴建于北宋时期,明代把许多宋元时期分散的土堤逐步联结成跨区域的大围。此时的工程基本是利用中下游的山岗高阜作为依托,这就奠定了桑园围部分的格局。但这条大围并不稳定,经常崩溃。应该说整个明代当地的精英,都在不断解决堤围过于分散导致洪水经常“有机可乘”的问题。
清代,特别是十八世纪以后,桑园围的开发进入新阶段。围内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开发也近乎饱和,围内外的许多水域被开垦成沙田,因此造成了围外洪水、围内“内涝”的问题。为了解决排泄和防洪,乾隆五十九年大洪灾之后,终于由政府主导、由地方士绅参与,维持了一个常规性的管理机制,设立了桑园围总局。
进入十九世纪,华南地区融入到世界经贸体系,桑园围水利工程不仅仅应对农业和居民生活,还要面对商业活动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围内河涌在土地开发中越来越小,与愈发频繁的船运产生了矛盾;又如堤围常常是水运的交汇点,往往这些地方都兴建了许多地方市场,由此产生的商业活动也会影响堤围的稳固。比如西樵民乐窦曾是一个发达的丝织品运销市场,也是广州贸易乃至东南亚贸易的一个产地节点。
可以说,桑园围的形成与发展史,是与区域的经济开发史息息相关的,也是围内外许多精英的智慧产物,堤围是一个动态的水利体系,而不仅是一段堤坝。
桑园围是古人工程技术的结晶
记者:在修建和维护桑园围的过程中,古人们拥有怎样的专业知识?
陈海立:古代人对于堤围水利的知识体系是丰厚的。他们共享着黄河堤坝、京杭运河体系和浙江海塘维护的一系列经验,并由此总结出许多针对堤围水利这种特殊水利类型的工程法则。与桑园围水利实践相关的一套专门知识,就保存于道光《南海县志》中。
清代人从“江防”角度认识桑园围,并把“基段”“潦期”“抢救”“助护”“疏浚”视为最重要的五门,用以维持工程运作。基段指的是堤围、窦闸等设施的尺寸、数量等特征,这些都不可以轻易变更。潦期指的是江水涨跌的周期及其影响。“抢救”门类的知识用于应付突发情况,他们也设置了相应的制度和方法监控、应付短期的基段崩溃等灾难。“筑护”指的是如何修筑堤围和维护堤围,这涉及到当时工程技术的许多具体方法。“疏浚”则专门应对堤围以外的水道(包括大江和小河涌)的维护与改造。
民乐窦旧水闸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窦口用红砂岩和花岗岩砌筑,至今保存良好。/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从古人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桑园围的修建与维护,我们可以看到在力学知识尚未传入、工程材料有限的时代,古人有着细致的思路,并将其运用到水利设施上。
历史记载丰富保存完好
记者:至今,佛山桑园围还保留了哪些文献资料?
陈海立:第一是水利志书。桑园围目前有《桑园围总志》《续桑园围志》《重辑桑园围志》三部古籍文献。其中《桑园围总志》是清代约一百多年时间多部志书及官方水利文件的集合。
一个水利工程拥有多部志书,在全国的水利工程中相当罕见;
第二是碑刻遗存。以民乐窦为例,民乐基侧有六方碑刻的实物遗存,而清代的地方志还辑留《重修民乐窦记》等碑文;
第三是家谱等民间文书遗存。桑园围内宗族发达,几乎“村村有谱”,其中不乏记录桑园围工程的资料;
目前关于桑园围资料的刊印,最全面最集中的是近年来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温春来教授主持编辑的《西樵历史文化丛书》,该丛书基本囊括了以上各项内容。
申遗工作应注意桑园围的活态保护
记者:如果申报成功,佛山应该如何保护开发利用桑园围文化?
陈海立:如何保护开发桑园围应该看当地政府的具体规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产和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是因为当地人(包括农民、工人、企业家、华侨和各级政府等多个群体和机构)一直在不懈地维护它们,当地人疏浚河涌、修缮水闸(窦)、重修祠堂庙宇等行为,促使传统的工程并未“失活”,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开发利用时,应该充分听取当地人的意见,结合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要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如今有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简单地由旅游文化公司承包,常常会使当地文化失去“原汁原味”,也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这是值得反思的。
原标题:桑园围:古人堤围水利技术的结晶
———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专家库成员陈海立访谈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