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丁书云,女,河南周口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财政史、岭南史地等,并发表相关论文6篇,其中3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目前承担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中长期课题《佛山桑园围史》的研究撰写工作。
作为珠三角特有的水利枢纽工程,桑园围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桑园围始建于公元1101~1125年(北宋徽宗)年间,2021年正好是建围920周年。
1991年12月4日至6日,佛山市联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广东省水利学会、《珠江志》编纂委员会在当时的南海县召开“纪念桑园围建围880周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国内、广东省、佛山市的水利、科研、大专院校、新闻出版单位等有关专家、学者、教授近50人与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5篇,并结集出版《桑园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讨论会论文集》,有力促进了佛山基围水利遗产保护和相关历史文化研究。
今年年初,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推荐名单。作为佛山市和广东省申报的第一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申遗工作,要求以此为契机整合水利遗产、古村古镇古建筑等佛山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彰显佛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国际形象。
桑园围研究是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中长期规划的重要课题,丛书专家库成员丁书云、陈海立两位博士正在研究撰写《佛山桑园围史》。近日,记者采访了丁书云,听她深入介绍了佛山桑园围对珠三角社会发展史的重要影响。
遗留千年的农业生态经济典范
记者:桑园围是怎样形成的?
丁书云:宋元之前,珠三角地区多水,水每岁为患,此地居民只能“依高阜而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宋元交替之际,珠三角地区尤其肇庆、高明等西江上游地区,陆续修建堤围防水,此地零星的土基逐渐形成。尤其到了明代,海水日益冲击,珠三角地区形成大量冲积平原,加之明朝户籍政策变化,当地居民不断围海造田,并在新开发的田地上种桑养鱼,使得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为保护农业生产,此地居民大规模修建堤围,横跨南海、顺德两区的桑园围亦是为防患护田,而在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互作用之下,逐渐从零星的土基连缀成绵延较长的石堤,农业生产与堤围维护相辅相成,官方与民间均形成了对桑园围的水利管理机制,并不断进行优化。可以说,桑园围在明清时期是制度较为完善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水运等多种效益。它是珠三角人民智慧的结晶,亦是现代人应该予以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
千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沉淀
记者:目前我国已有19处工程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您觉得桑园围与浙江的海塘、成都的都江堰等古代水利工程有怎样的可比性?研究桑园围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丁书云:长江下游的广泛流域,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两省,最知名、规模最宏大的堤围,称之为海塘,最著名的海塘是钱塘江北岸的海宁、海盐段海塘,具有非常高的工程水准。该段海塘一直被各朝代统治者所重视,乾隆皇帝游江南曾亲自视察海塘工程。
可以说,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和长江三角洲的海塘都是明清时期非常重要的国家级工程,中央政权有专项修缮经费的直接注入,这对于财政紧张的政府,可以说享有非常高的“待遇”。
位于西樵民乐村的民乐窦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闸窦。今年5月,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桑园围水利工程体系以及围堤、古闸窦等相关遗产、遗存。/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这些工程都代表了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最高成就。都江堰以“无坝引水”著称,符合成都平原这种内陆平原的防洪、灌溉、航运条件的重要工程。浙江的海塘外有显著内侵的海潮(抑或倒流的江潮),内有发达的圩田系统和运河水道,是结合太湖平原和东海的环境而形成的。而桑园围则属于华南的基围水利系统,这种系统最为适合珠江口既有天然的泥沙淤积,又有充沛的水量,还有广泛的人工沙田的复杂地理环境。三种工程,均是与各自地理环境和人居生存环境进行长期磨合之后的产物,是先民的重要智慧结晶。
桑园围与浙江海塘有同样壮观的人文景观,是佛山生态史与人文史不可或缺的单元,亦是佛山一千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沉淀,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回到历史现场,还原桑园围的真实
记者:著书的进展如何?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告知,你们曾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请谈谈你们调查的过程,去过哪些堤围?这对研究撰写工作有何帮助?
丁书云:《佛山桑园围史》一共有六章,我们已经完成前四章,约12万字,还有最后两章,预计还有两个月可完成。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桑园围的形成并非通行围志中不确定的故事,而是横跨千年有始有终的历史,桑园围的历史其实应该立足于地方的经济开发和管理,这种管理既有国家推行的户籍制度、产权制度与水利制度,又有基于地方习惯形成的经济规则,两类机制相互作用,致使桑园围从依高阜形成的零星土基,走向绵延的石堤,进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
我们的田野调查采取中山大学历史系倡导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注重回到历史现场,解读包括文本、物质遗留、当地视角下的口述历史等广义的文献。我们的足迹遍布桑园围各处,去过桑园围的简村、民乐、河岗、海舟、金瓯、百东、九江、甘竹、龙江、龙山等地的堤围,也实地调查过不属于桑园围的高明十三围西江干堤及鹤山大堤等堤围。
这些考察让我们尝试从当地人的视角去叙述桑园围的历史。我们知道,目前的围志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是高级官员留下的,抑或是当地精英留下的。如果仅仅从他们的文本去解释桑园围的历史,恐怕仅仅能看到桑园围作为国家工程的一面。但事实上,桑园围的修建和维护,在绝大部分的历史时期,均是由个人、村落、宗族、其他组织完成的,民间自有一套对待水利的逻辑。田野考察让我们接近这套逻辑,并最终在研究成果中初步展示。
原标题:桑园围 守卫珠三角的宏大水利工程
———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专家库成员丁书云访谈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