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2020年高考将于7月7日至8日进行,距离高考剩下一个月冲刺时间,备考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高考冲刺月,该如何实现高效备考?怎样调整好心态,迎接人生第一个重大考验?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以最佳状态应对高考?本期《优教优学周刊》,将聚焦大家热切关注的问题。
学姐何昕霖
高考冲刺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学情,归纳整理各科知识要点,突破重难点问题,尤其是在攻克薄弱科目上,更要沿袭该类做法,做好突破,争取“弯道超车”。
学姐支招:回归书本归纳整理
2017届高明一中学生何昕霖,高考时以高分考入双一流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她的回忆里,高考冲刺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学情,归纳整理各科知识要点,突破重难点问题,尤其是在攻克薄弱科目上,更要沿袭该类做法,做好突破,争取“弯道超车”。
在她看来,高考前一个月看似时间很短,实际上有限的时间若能充分利用和安排,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冲刺月可以回归书本,在看书的过程中,将自己平时做到的经典考题联系起来,有重点地分析、重读,而文科类的书本,最好能够把重要的知识点背下来,这些在考试中非常实用。
针对薄弱科目,考生一定要在冲刺月有针对性地拔高。在经历过几轮的系统、扎实复习的基础上,考生可以改变复习的重点策略,主要放在对重难点的突破上。考生可以根据多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梳理各科目的重点考点。遇到考试中碰巧做对的题目,一定不能随便放过,而是要仔细梳理背后考核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下一次考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会做错。
另一方面,在高考前期,学校将会安排自由复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消化,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进行针对性训练。可以根据高考时间来同步做考题,提前适应考场上的环境,不能像平时那样没有时间观念。在自我训练中,可以把握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时反思复盘,调整到最佳应考状态。
最后一个月,要记忆、背诵的文科科目,一定要反复加强,比如历史、政治、地理,要将知识点反复记忆,对来源于课本的考点,要建立好知识记忆网络,也可以通过题目加深印象。
2019年高考最后冲刺时刻,当时的高三年级学生在课室自习,备战高考。(资料图片)
“要在高考中突围而出,或者超越自我,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稳。”何昕霖建议,经过长期的备考,不管是哪名考生,都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此时,面对每一次考试、测试,都应该放平心态,把暴露的问题重新梳理、建立知识架构,关注自己的备考进程,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
心理教师张翠娥
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掌控感,可以有更多正能量,树立应对信心。
要相信结果好与坏,都是自己付出努力的结果,与其担心不确定的未来,不如着眼现在,把高考当成人生一个试炼场,要重视但不能过分看重。
名师指引:自我解压劳逸结合
“梳理好自我情绪,给自己恰当的心理暗示。”高明一中心理专职教师张翠娥表示,高考临近,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担忧、烦躁、莫名失落等等,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来源于应考压力,也来源于学生本身。
出现焦虑该怎么办呢?在张翠娥看来,焦虑常被看作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与焦虑对抗,其实往往会耗费更多的心神。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接纳自我的焦虑,静下心来,梳理焦虑情绪,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焦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与焦虑和平共处,把思绪系统地理清楚,就可以清晰知道,焦虑甚至别的不良情绪是可以自我掌控的。“提高自我对情绪的掌控感,可以有更多正能量,树立应对信心。”张翠娥说。
另一方面,高考进入倒计时,训练性考试、模拟性考试比较多,这时候要学会正视考试结果,不管发挥得好还是不好,排名靠前还是靠后,都需要找到积极的归因,即从不同的考试中找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平淡对待考试的分数与排名,正视错题,积极查漏补缺。
同时,遇到不良情绪,可以找家人、朋友倾诉,寻找不同的社会支持,合理地跟身边的人建立联系,接受各方的支持和鼓励,倾听过来人的经历。
“很多同学会担心未来,反而越思考越混乱。”张翠娥建议,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备考,现在的自己,就是最佳状态,要相信结果好与坏,都是自己付出努力的结果,与其担心不确定的未来,不如着眼现在,把高考当成人生一个试炼场,要重视但不能过分看重。“可以适当做一下其他事情,阻断那些会引起我们恐慌的思考,凡事尽量正面思考。”
此外,当自己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比如学习一些自己熟知的基本技巧和知识,进行那些非思维性的学习,或者换个科目学习,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再者,亦可通过有效的冥想与运动,劳逸结合。备考时间比较紧凑,学生精神需要高度集中10余个小时甚至更多。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放松紧绷的神经,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的专注度。
此外,考生要把运动纳入学习计划中,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通过打球、瑜伽、舞蹈、跑步等,减轻自身的焦虑情绪。
原标题:高考冲刺月 考生如何高效备考?
心理教师和往届优秀学生支招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何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