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那些年,我们最爱的“宝贝”

2020-08-19 11:41:43来源:佛山在线

蝉鸣的某个下午,你是否会回想起儿时暑假,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光?迷你四驱车、电视游戏机、干脆面水浒卡、芭比娃娃······那时候的玩具很简单,却又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还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回顾过去的玩具,再打量现在的自己。玩具会远去,我们也会老去,但童年时光的快乐,会一直留存在心中,永远不褪色。

迷你四驱车

儿子,这是父亲童年的快乐

迷你四驱车

“冲啊,冲锋战神!”一个炎热的周末下午,吕振东和他5岁的儿子并排坐在电脑屏幕前,二人专心致志地看着动画片《四驱兄弟》。这对年龄相差25年的父子,背影却像两个在暑假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看完几集动画后,父子俩兴致勃勃地拿出新买的迷你四驱车模型,在客厅中铺好赛道,为迷你四驱车装上电池,启动赛车,随之而来的,是马达和齿轮转动发出的悦耳摩擦声。

“3,2,1,开始!”父子俩的迷你四驱车在起跑线同时出发,如离弦之箭,你追我赶。看着飞奔在赛道上的迷你四驱车,吕振东想起了自己过去玩迷你四驱车的童年时光。

“小学的一次考试成绩很优异,父母就给我买了我的第一辆迷你四驱车,蓝色的,是动画片中主角星马豪所用的迷你四驱车。”吕振东记得十分清晰。

自从有了迷你四驱车,吕振东便可以和同学们来场比赛。“那时候没钱买赛道,我们就用纸皮自制。”吕振东回忆说,几个同学各自从家中带来纸皮,剪折成L形,再用胶纸粘成赛道,迷你四驱车就能在自制赛道中飞奔,这样简陋的赛道就够他们玩一整个下午。

随着对迷你四驱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小时候的吕振东学会了改装“龙头凤尾”和“导轮”来保持迷你四驱车的稳定性;学会升级马达来增强车辆动力;学会镂空车身减轻车重让车辆起步更快······这个过程中与伙伴们热烈讨论、思考研究、尝试改装,乐趣无穷。

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吕振东的儿子如今也对汽车表现出浓厚兴趣。于是,一起组装研究迷你四驱车便成为了父子俩的一项亲子活动。

如今,吕振东手拿的,依然是当年动画主角星马豪所用的蓝色迷你四驱车,而儿子手拿的则是主角哥哥星马烈的红色迷你四驱车。迷你四驱车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时间穿越到过去,让儿子了解到父亲的童年,能让父子如伙伴一般相处,如迷你四驱车一样并肩同行。

高达模型

手握高达模型的快乐从未改变

高达模型

“就是感觉很帅,能摆各种姿势,让动画里面的高达呈现在现实中,能碰得到摸得着。”说到为什么爱玩高达模型,麦衍耀这样解释道。他说,不理解高达模型魅力之处的人很多,包括他的父母。看着他放置在房间里的一个个高达模型,父母偶尔也会调侃,高达模型就只是块塑料,没有实用性,只能“摆在那”。

但对于麦衍耀来说,从一个未拆封的方形包装盒,到整理好安装零件,再到用心一步一步组装,继而最后完成涂色……每一步都是他所享受的过程,而非仅局限于最终成型的结果。完成组装后,麦衍耀还会拍照分享给有着同样爱好的朋友,一起讨论组装的快乐。

回想起自己买的第一个高达模型,那时候麦衍耀还只是个在读小学三年级的10岁男孩。抱着新模型时的那种激动,如今在麦衍耀的脑海中还清晰如昨。之后,为了买更多高达模型,他学会了“延迟享受”,将零花钱节省下来,存起来买新高达模型。一直到现在,麦衍耀的模型已足够铺满一张大床。

转眼间,麦衍耀也从那个三年级男孩,成为了进入社会工作的25岁成年人。工作的忙碌、购房的压力、家人不时的催婚,都让麦衍耀切实感受到身上多了一层又一层的责任。但每当拿起心爱的高达模型,麦衍耀还是犹如当初那个三年级男孩一样,面带微笑,过去那份纯真的快乐依旧没变。

干脆面水浒卡

那时候的我已经足够快乐

干脆面水浒卡

豹子头·林冲、混江龙·李进、立地太岁·阮小二、浪里白条·张顺……回顾小时候收集的干脆面水浒卡,今年30岁的李沛轩依然惊叹,卡片描绘的人物漫画是如此精细,神态栩栩如生,总能恰到好处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卡片正面是人物的彩绘,背面写有人物的绰号、姓名、职位、常用武器等资料,还有人物小传记。”相比起厚重的《水浒传》原著,看精致漫画读简短的人物介绍,对一众学生们来说无疑轻松不少。在收集卡片过程中,李沛轩都会细读每张卡片的资料,了解人物特点。

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小时候的李沛轩也梦想收集一套完整的水浒卡。“可真的太难了。”李沛轩“吐槽”。最开始,他每天放学用零用钱买一包干脆面当零食,顺便集卡。但随着卡越来越多,重复的几率也增大。

“母大虫·顾大嫂、通臂猿·侯健、船火儿·张横这几张概率都很大,多的时候重复5~6张,重复很多的都送给小伙伴或者用于交换其他卡片。”李沛轩介绍,后来为了集卡,都是一箱箱买回来请大伙吃干脆面,然后自己拿卡,陆续收集到比如入云龙·公孙胜、扑天雕·李应、浪里白条·张顺等稀有卡片。

但随着升上初中,学业加重,以及大家收集卡片的热情逐渐消退,一直到最后,李沛轩仍然没有集齐108张卡片。到后来经历多次搬家,李沛轩小学时期收集的水浒卡如今亦已不见踪影。

“没有集齐也不遗憾,因为那时候已经足够快乐了。”李沛轩说,回想起自己当时打开干脆面包装袋的那份期待,以及和小伙伴们一起放学,一起啃着干脆面,一起讨论卡片的情景,不禁会替自己能够过这样一个纯真童年而感到高兴。

毽子

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懵懂

毽子

“我们那时候高考压力真的挺大。”回想起十几年前的高三时光,今年31岁的陈浩林百感交集。黑板上每天倒数的高考时间,接二连三的模拟测试,身边同学们的奋笔疾书……无一不为原本已快节奏的高三时光增加紧张感。

恨不得从吃饭睡觉挤出时间来学习的高三阶段,玩玩具解压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奢望。但毽子因为自带运动器材属性,且方便携带,场地要求低,易玩易收,男女皆宜,很快就成为了同学们课间舒缓压力的宠儿。

“当时上午第三节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下课铃响,三五个同学便会带着一个毽子,在楼梯间踢起来。”陈浩林说,几个同学默契地围成一圈后马上就可以开踢。毽子在圈内飞来飞去,如果有接毽次数少的同学,大家都会默契地踢传给他,因此大家踢的次数都很平均,氛围也很融洽。

“随着大家技术的提升,同学们还逐渐练出盘踢、磕踢、脚外侧倒钩等等招式,连踢次数也越来越多。”陈浩林笑着说,有时候连续十多个来回毽子都不落地,大家便会兴奋紧张起来,一次高难度的救球还会赢得惊叹和掌声,即便是毽子最后落地,大家依旧会乐此不疲。

踢毽需要全身运动和活动眼球,对舒缓学习压力保持健康起到极大作用,也让陈浩林有了和心仪女生接触的机会。“高三学习紧张,自然不允许谈恋爱,但青春的悸动却是真实存在。”陈浩林笑着说,踢毽的时候,他会不时主动将毽子传给那位女生,但为了不让其他同学发现,他还要注意传给其他旁边的同学。

“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懵懂吧。”陈浩林表示,毕业之后,原高三的同学联系也渐渐变少了,那位女同学如今也已成家,但如今回想起当时在走廊边,大家一起踢毽的青葱时光,那份快乐依旧值得回味。

芭比娃娃

在妈妈怀里学针线活分外温暖

芭比娃娃

“女孩子都爱美,都喜欢给芭比娃娃梳妆打扮。”今年25岁的冯婉璇笑着说。说到90后女孩子最爱玩的玩具,冯婉璇认为非芭比娃娃莫属。“过去不少女孩子都有芭比娃娃,大家都为娃娃悉心打扮。”冯婉璇说。

相比起其他女孩子,冯婉璇可谓是“芭比娃娃美装界”的硬核玩家。尝试过各种现成的服装后,她已不满足人有我有的成衣服装,她决定自己设计衣服去装扮芭比娃娃,那时候的她只有10岁。

“当时我妈妈经营一家小卖部,并为街坊提供改裤长等缝纫服务。经常看妈妈修改衣服,我自然也懂得基本的针线活。”回到家,冯婉璇会根据自己的设计偏好,从家中废旧衣服中裁出需要的布料,然后仔细剪出衣服的形状,利用针线缝好。穿针、引线、打结,一气呵成。

但当时的她毕竟还小,在部分裁剪缝线的关键位置,还得要请教母亲“师傅”。“妈妈当时经营小卖部,经常要到晚上10时之后才能打烊回家。”冯婉璇为了请教妈妈,会在床边忍着困意,等她回家。

“妈妈回到家后虽然已近深夜,但无论多累,她总是把我抱在怀里,手把手地指导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冯婉璇突然意识到,妈妈教她针线活时,动作总是很慢,慢慢地穿针,慢慢地缝线,她猜,妈妈当时或者是想让时光过得稍慢一些。

如今,25岁的冯婉璇早已不玩芭比娃娃,但当年的那个娃娃还完好地保存在旧屋的旧物箱中。她不时拿出来看看,那时的温暖时光仿佛仍在眼前。

小霸王学习机

做完作业才可以玩

小霸王学习机

“当时最常玩的有《魂斗罗》《超级玛丽》《双截龙》《坦克大战》……”谈到过去的游戏,今年28岁的张展鹏如数家珍。他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普通家庭拥有的数码产品远远没有现在的丰富,如果谁家中有一台小霸王学习机,无疑会成为同学们的羡慕对象。

“说是学习机,但大家更多的是用来玩游戏。”张展鹏一语道破,每到假期,几个住得近的小伙伴便会聚集到有学习机的伙伴家中,他也不例外,经常和弟弟一起到邻居的小伙伴家中蹭玩。大家麻利地在学习机上插入游戏卡带,连接好电视,开机,大伙便开始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由于手柄只有两个,同玩的伙伴通常会有四五个,所以通常会采取轮流制,这局输了的就换下一个。“因此大家都十分认真,因为赢了可以玩久一点。”张展鹏说。到后来,大家家中都陆续购置了学习机,伙伴们会互相交换游戏卡带,让可玩的游戏变得更多。

到后来,张展鹏也因学习成绩优异,父母给他买了学习机,他和弟弟二人可以在家中玩游戏。遇到一些困难的关卡,兄弟二人便会认真钻研不断尝试,成功通关后,胜利的喜悦分外满足。

在部分家长眼中,游戏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它对张展鹏兄弟二人却丝毫没有影响。“买游戏机之前已规定好,做完作业才可以玩。”这反而让他上课更加认真,课后抓紧时间做作业,然后玩游戏,游戏反而让张展鹏变得自律。此外,他认为,过去的游戏大多讲求观察、预判和快速反应,这也锻炼了他的反应能力,长大后在参与体育运动、驾驶车辆等技能上有很大帮助。

原标题:那些年,我们最爱的“宝贝”

细数高明80后、90后的难忘玩具,回味童年快乐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志业

绘图|区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