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圆桌论坛|如何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与新生态?​

2021-08-02 13:01:11来源:佛山在线

主持人:韦文毅、林润栋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动能,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内生动力。如何占领数字时代制高点,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与新生态,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本期圆桌论坛是“数字化转型观察”系列的第二篇,将从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应用场景以及预防风险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以期为佛山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参考与启发。

单志广:

“四期叠加”下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

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未来的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发展载体,智慧城市的运营和服务业将是最好的数字经济产业。

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产生了很多热门话题,比如数字税、数字货币、智慧法院、智慧服务圈等。这些新的技术、新的建设内容、新的发展方向都给“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在数字经济方面,规划纲要提及“技术支撑”,其中包含科技自立自强和双循环体系推进两层主题。数字经济将为核心技术的攻关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同时也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构建重要的发展支撑力。

此外,在规划纲要里还提及两个点:一个是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另一个是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含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AR、VR等。其中,区块链对于“十四五”期间发展数字经济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构建、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防伪溯源、政务服务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主要涉及的是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未来的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发展载体,智慧城市的运营和服务业将是最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其中涉及很多新发展方向,比如铁路、高铁、民航、港口、航道、停车场等与智慧交通概念的融合。智慧化场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数字时代,按照新的社会结构组织起来新的经济方式,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数据是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云计算则是生产工具。

“十四五”期间,我们所面临的数字经济处于“四期叠加”状态。一是战略机遇期,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已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二是起步拓展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化效应尚未显现。三是交织发展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互交织演进。四是矛盾凸显期,数字经济形态与现有体制对撞,规范、健康、可持续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数字经济已进入到深化应用、规范发展、红利释放新的阶段,要发展数字经济,就要真正抓好数据、算力、算法三个要素,要在算法、模型、场景、应用四个方面做好数据资产相关的四个设计——制度设计、规则设计、机制设计和法律设计。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好五个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应用创新、生态创新、监管创新。特别是生态创新和监管创新。因为做好生态构建,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在监管方面也要有更好的管理机制。

未来,是一个从上网到上云再到上链的转移期,是一个从网联、物联、数联到智联的升级期,是从“互联网+”向“智慧+”的转型。未来20年,将是数字经济高度发展,智慧化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找准切入点、补足短板,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应用能力。

赵白鸽:

警惕数字经济推动社会转型的风险

赵白鸽 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

数字经济具有全面性、聚合性、低碳性和普惠性四大特质,与社会的数据整理和社会契约有着互动关系,有助于建立全方位的信任环境。

数字经济具有四个重要特质:

第一,全面创新。数字经济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可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并且能在城市和乡村同时发力,有助于城乡互动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数字经济深入生活服务,可以通过改变医疗、环境、交通等来广泛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技术聚合。数字经济堪称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技术动因是由电子计算机作为基础衍生的系列技术,其系统性更强,所涉及的每一项技术均表现出很强的聚合性。

第三,低碳环保。以电力为原始动力的数字产业本身就具有显著的低碳性,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也可以很好地降低甚至消除碳排放,所以,数字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

第四,普惠大众。当前,数字技术已相当成熟,具备了低门槛和低成本两大特性,可以激励广大企业迅速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面向广大民众消费需求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数字金融等方式惠及民生,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好处。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具有全面性、聚合性、低碳性和普惠性四大特质,与社会的数据整理和社会契约有着互动关系,有助于建立全方位的信任环境。但是,我们也需要警惕在数字经济推动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

一是新的“数字鸿沟”风险。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人群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一些数字化产品应用不能快速覆盖到每一个人,难以获取和掌握这些新应用、新知识的群体,特别是高龄老人、低学历人群、相对贫困的人群,其与社会的“疏离感”反而会加剧,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二是“信息茧房”强化的风险。科技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社会的影响也在加强。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占据优势的超级平台,可能会出于扩张市场、加强垄断等自利而非公益的目的,对数据和算法进行筛选控制,只向公众提供他们想让公众获得的信息,甚至操控公共舆论,强化“信息茧房”效应,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偏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群体极化,诱发社会对抗与撕裂。

三是“隐私管理”的新挑战。随着数据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资源中的公众隐私信息,对于整个社会,特别是政府治理而言是一项新挑战。一方面,数据颗粒度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数据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公众的“精准画像”可以让个人隐私暴露无遗。我们必须为数据资源的使用划定更加明确的界限,以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控,使用适度适当。

张军:

如何营造数字经济新生态?

张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目前许多地方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把握不够精准,存在浅理解、卡脖子、低安全、弱治理、不平衡等五大短板。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大的形势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也对数字经济提出了新的需求。数字经济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提前布局谋变。

然而,目前许多地方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把握不够精准,存在浅理解、卡脖子、低安全、弱治理、不平衡等五大短板。因此,我们急需营造数字经济新生态。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须牢记达维多定律,在国外深度布局,在国内融合发展。而所有的布局都必须紧紧围绕“双循环”,实现从产业低端走向产业高端,真正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数字经济不仅包括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还包括相应体制机制的设计、法律标准的设计、创新战略规划等,我们要全国一盘棋,体系化推进数字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

三是关键技术攻坚。我们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就是要把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四是加快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需要有基础支撑和场景支撑。目前当我们谈论数字经济时,对后端的平台经济强调比较多,对于数字经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赋能则谈得比较少。但是,无论是要实现数字乡村,还是数字制造,关键都要脱虚向实,其核心就是要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五是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落实主体责任,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要有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跨境流动数字税收管理。在数字货币诞生以后,数字主权越来越重要,但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法规标准、算法、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反垄断以及用户权益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六是加快加强数字技术对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目前,我们在技术驱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赋能第一、第二产业得力度还比较弱。“新基建”有了,但新业态还太少,比如5G技术出来后,车联网变得热门起来了,但新的应用场景还很少。所以,新业态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供给侧改革,使经济脱虚向实。

七是加快破除数据垄断及大数据杀熟。我们要立法制定监管规则,提高监管能力,创新监管的模式,加强监管的权威。

八是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要构建安全可控、合作开放、平稳的新基建,以及监管有力、主体强健、技术先进的数字生态环境,打造新型数字生态。(本期圆桌论坛稿件为记者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根据嘉宾发言整理而成)

原标题:数字化转型观察②|如何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与新生态?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