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年龄段的学生即将重返校园。在期盼返校日子到来的同时,如何调整状态、重拾心情成为广大学生、家长非常关注的话题。
营造开学氛围家长应作主导
“学生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进入正常上学的生活节奏。”儿童心理专家、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张杏莲副主任医师认为,从未遇到过的超长寒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一些自我调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需要家长、学校给予较大的帮助和支持。
张杏莲介绍,近段时间,医院门诊陆续接诊了一些因返校在即出现焦虑、担忧情绪的患者。从现在到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学生及家长都应做好心理准备,营造良好氛围,尤其是面临着高考、中考压力的高三、初三学生。
“家长应发挥主导作用。”张杏莲建议,近段时间家长应带着孩子一起为返校做准备,如逐渐把作息、学习、吃饭时间调整到日常上学的节奏。家长可抽时间陪伴子女上几堂网课,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对于返校的想法、期待。如孩子经常愁眉苦脸、出现悲观言语行为,对上学表现抗拒等都值得密切注意,应加以沟通和引导,情况一直未能改善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受疫情影响,不少学生甚少出门,这也容易带来焦虑情绪和身体不适应的现象。为此,张杏莲认为近期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家长可适当增加与子女一起出门的次数,如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一起到书店、图书馆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可能会因一直未能调整到理想状态而感到焦虑和担忧。对此,张杏莲提醒,即使返校后还需至少2~3周时间才能回到较为正常的学习状态,也属正常现象,不必因此过分担忧。
解决心理问题应从管教方式着手
14岁的小琪上初二,自从上网课,妈妈每天都要监督小琪打卡、上课、交作业。只要没有达到要求,妈妈就会一直唠叨,甚至坐在旁边看着她写作业。小琪的手机由妈妈保管,只有妈妈同意了才能用一会儿,而且不允许打游戏。小琪喜欢看漫画书,可是妈妈不喜欢,全部锁了起来。近段时间,小琪和妈妈的冲突越来越多,心情压抑,开始失眠,一遇到上网课或与学习相关的事情,她就头晕、烦躁,无法静心学习。这让家人非常着急,并认为这与一直未能开学和上网课有很大关系。
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黄珺认为,其实小琪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问题,这些状况可能只是折射出原本就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万一孩子遇到类似的心理或情绪问题,除了必要的疏导,还需找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相处方式是否存在问题。
黄珺指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听管教等问题常会激起家长们内心的激烈情绪。其实孩子们的这些“毛病”,和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与父母日常的相处方式有着重要关联。如不少孩子的问题会突出体现在学习方面,其原因在于家长给了太大压力,要求他们达到力所不及的目标。另一因素是家长制定管教规则时过严、过松或包办代替。专横的父母会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依赖性和自卑感。这些对待孩子的方式都不利于自尊心的建立,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
黄珺提醒,只有民主的管教方式才更能有效地激励孩子,包括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孩子有责任感,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等。如果家长不能确定自己的观点、言行和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妨换位思考。
原标题:提前着手缓焦虑收拾心情迎开学
专家提醒调整学生复学状态,应从家长做起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蔡健文、张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