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段俊豪,1985年生于湖南,2007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2011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专职艺术家、第一届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第一届广东省美术后备人才培养对象。
由1650个镜面金属方格组成,高3.7米、跨度近7米的半截环形卷轴,将封存1650个情感盒子。正在南海千灯湖活水公园展出的“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的27件作品中,艺术家段俊豪的这件《情书》,以跨越时空的艺术存在,打破人们对艺术品的常规认识,更打破艺术家与观众的边界。作为一位油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这件艺术品的背后蕴藏着他怎样的艺术追求?
一封寄不出的“情书”
《情书》可谓一件大体量作品,由1650个镜面金属方格组成,以只露出上半部分的卷轴形式呈现。走进它,在镜面金属、玻璃盒子的映射下,树影摇曳,整个作品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参观者还可以沿着卷轴走进去,细细品味封存于玻璃方格里面的物品,想象着发生在它们主人身上的故事。
“这是一封寄不出的情书,是自己对家人、朋友甚至城市的一份回忆或期待。每个参与者都是作者,它是每个参与者最隐秘的‘情书’,深埋于地下。”段俊豪说。
在已经被封存的盒子里,有很旧的黑色运动手环、套着戒指的婚纱手套、带有医院记录的一张新生儿卡片……每一件物品,都会引来参观者的无限遐想。
“希望疫情早些过去,大家都平安。”段俊豪说,他希望能收集到与疫情有关的物件,用作品封存这段时代记忆。
从学院到公共艺术的变化
翻开段俊豪的艺术履历,便会发现,这位从广州美术学院走出的青年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有着令人艳羡的艺术成绩: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创作都获得广州美院毕业创作一等奖,在2010年研究生二年级时参展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足见其绘画的学院派艺术水准。
作品《情书》的观众互动性很强,成为孩子们嬉戏的地方。
从学院到公共艺术,段俊豪的变化缘于什么?原来是一次意外的机会带给了他启迪。那是2016年,他的一个项目被广州喜茶热麦店看中,于是邀请他为该店做了一件装置艺术,在楼梯上空构建一幕山非山、水非水的幻境,取名为《浮光》,作品推出后在大众点评上获得出乎意料的好评。这种突破画展模式,将艺术品搬进纯商业空间的做法,让他发现,艺术发生在非美术馆的空间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
从象牙塔转向公共空间,段俊豪的感受就是思考的边界打破后带来创作无限的自由度,然而也会累很多。在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前夕,由于一边要忙于制作自己的作品,一边协助策展工作,段俊豪最忙的一段时间4天才睡了6个多小时。
作为学院派艺术家,段俊豪的画风是表现主义,这种风格并不被很多人认可,像在佛山的多次展览,他被问得最多的就是“画的是什么”。
幸运的是,从艺术启蒙到如今,对段俊豪艺术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都支持他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一位就是他的艺术启蒙老师李向庭,另一位就是他在广州美院的导师范勃。对于段俊豪来说,无论是在平面上的绘画,还是装置艺术,都是他的一种艺术表达,仅仅是媒介不同罢了。更重要的是,后者能拓宽艺术品与物品的边界,让那些不去和很少去美术馆、画廊的公众也乐于参与其中。“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发。”段俊豪说,这也正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
原标题: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专职艺术家段俊豪: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发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黎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