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聚焦2021高考|三水名师点评2021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题

2021-06-10 19:41:14来源:佛山在线

原标题:2021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三水华侨中学语文科教师黄水根:

始于体育但不能终于体育

当第一时间看到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的语文作文题时,我的第一感觉是“似曾相识”。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都进行过“体育精神”之类主题的写作,但细看之下,这次作文的命制却大有文章,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独运。

作文的材料部分转述了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及的“体育之效”的一段话。首先,发表的时间和《新青年》杂志表明了彼时毛泽东的青年身份和阅读对象为青年。其次,引用内容一共有四句话,第一、二句表述人的身体可以变化,第三句承前阐述强弱转化的条件,最后一句总结“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而应奋发图强的道理。作文的任务部分要求考生理解上述论述的“启示意义”,结合材料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分析之下发现,此次作文的立意不能仅停留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层面,命题者希望引导考生深入理解“强弱转化”和“体育锻炼,让人由弱变强”的启示意义。作文应着眼于当下,深刻思考关于自我的定位与发展、家国情怀的实现途径,甚至世界局势的变幻把握,辩证分析强弱转化的条件,领悟百年前中国青年的自强不息精神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如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施展抱负的借鉴意义。

此次作文,考生不易离题,然而如果只是围绕体育来写就很难讨喜。写作过程中,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考生如能清晰阐述对自我定位的认识,对强弱的转化条件有充分的理解和分析,说理中能体现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并结合当下斐然成章,就不失为考场佳作了。

来源|佛山日报

整理|记者郑泽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