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基层各种矛盾叠加、新老矛盾交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化解复杂化”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三水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今年以来,三水区司法局及各司法所以党建为引领,以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因地制宜探索更符合村(社区)发展的人民调解模式,打造“祠堂+乡贤+调解”和“家门口调解工作体系”两种新模式,成为“枫桥经验”本土化的有效尝试,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升级,助推基层治理。
坐标|云东海街道
把调解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作为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党委委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李汝豪经常在各住宅小区之间奔走,除了排查隐患,他更多的是充当“和事佬”,化解街坊之间的矛盾纠纷。
今年1月,李汝豪接到群众来电反映,映海南社区某住宅小区外的电动车商铺时常会在休息时段播放音乐广告,严重影响了该名群众的正常生活。李汝豪立即赶往该商铺,耐心向经营者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在“理”上劝说其切勿因小失大,摊上官司,又从“情”的角度,引导经营者换位思考。最终,经营者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不良影响,纠纷成功化解。
自2019年映海南社区成立以来,李汝豪已成功调解家庭、邻里、物业、装修等各类民间纠纷近百件,成功率高。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豪哥”,“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豪哥调解工作室”正是因此命名,也使其成为云东海街道“家门口调解工作体系”的主阵地。
该体系以映海南社区为试点,依托党建“共享客厅”,按照“1室8站点”的设置进行打造。以个人调解室作为主阵地,并分片区选取8个住宅小区,设立“调解服务站点”,把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日前,“1室8站点”家门口调解工作体系已揭牌并正式启动。
白坭镇富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内景。/部门供图
近年来,云东海街道作为三水新城核心区,产业、城市快速发展,人口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三水区司法局云东海司法所着眼自身职能,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借鉴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阵地向前移、服务向前行,助力创建平安三水建设。
云东海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依托“家门口调解工作体系”培育一支由居委会人员、顾问律师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调解队伍,整合多方力量,培养一批调解服务尖兵,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便利、专业的“家门口”调解服务,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坐标|白坭镇
乡贤助力让调解队伍“接地气”
打造人民调解优质品牌,是白坭镇基层依法治理的一大重点和亮点。三水区首个个人调解工作室——“白坭镇富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李英全调解工作室”(下称“李英全调解工作室”)2019年11月在白坭镇成立。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57宗,成效显著。
日前,白坭镇富景社区某村一名村民与村民小组长及耕地者之间,因租赁土地合同到期后是否按原价续租的问题产生了纠纷,乡贤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陈达荣、陈裕能从村民口中得知了该矛盾纠纷,于是主动联系富景社区居委会了解纠纷情况,并表示希望能发挥乡贤调解工作室的调解职能,参与该纠纷的调解工作,最终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在“李英全调解工作室”作为“头雁”的示范引领下,今年,白坭司法所借力白坭镇丰富的祠堂和乡贤文化,打造“祠堂+乡贤+调解”新模式。
李汝豪(中)在个人调解工作室开展人民调解工作。/部门供图
一方面,由乡贤助力,组建“接地气”调解队伍。推选在当地有威望、热心调解、处事公道的退休回村老干部、老党员、致富领头人等乡贤,让他们担任乡贤调解员,充实和补充基层调解员力量,致力打造一支“接地气”的人民调解队伍,发挥他们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带头作用,同时,加大“以案定补”力度,鼓励共同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目前该调解队伍有乡贤39名。
另一方面,借力“祠堂+”文化,设立乡贤调解组织。白坭司法所积极挖掘本地资源,以富景社区陈氏大宗祠为试点,设立“乡贤调解工作室”,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以祠堂为载体,增加制度上墙及硬件设施,设置法治图书专柜,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乡贤威望高、明乡情的优势,进一步增强矛盾双方当事人的归属感,综合运用法律、人情、乡俗、村规等助力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白坭镇富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宗。
三水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职能,重点围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适时总结工作经验,继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升人民调解服务质效。
原标题:打造新调解模式筑牢“第一道防线”
三水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升级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吴昱萱通讯员何倩雯